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網站5月10日文章,原題:沙特阿拉伯與中國一友誼之花盛開隨著沙特阿拉伯和長期盟友美國之間的關系變得越來越緊張;中國可以與這個中東王國發展更強的聯系。沙特是中國的最大石油供應國,其次是俄羅斯。由于西方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使該國石油出口受限。北京必須與石油資源豐富的阿拉伯國家保持良好關系。面對國內的經濟問題和日益強硬的西方,中國的能源安全問題越來越重要。
回顧中沙兩國的外交歷史,大多數時候是一種純粹的生意關系——以石油換取金錢和軍火。事實上,沙特是最后一批承認中國政府的中東國家之一。近年來,隨著兩國尋求擴大雙邊關系,這種情況發生了變化。對沙特來說,中國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潛在盟友。
俄烏沖突可能推動兩國加快建立更緊密的友誼。《華爾街日報》今年3月報道稱,沙特正討論以人民幣而非美元結算出口到中國的石油。由于中國購買了沙特25%以上的出口石油,這種變化將大大提升人民幣的地位。兩國可以擴大人民幣使用,作為應對美元優勢以及西方對俄制裁的變通辦法。
目前,沙特與其他盟友之間并無食樣的密切關系。美國政府和公眾對沙特的批評聲不斷。而在俄烏沖突爆麥后,美國與沙特的關系緊張愈發明顯。沙特拒絕了美方提出的增產要求,導致西方國家的油價上漲,也迫使歐洲國家繼續使用俄羅斯石油。
沙特在尋找一個新的、強大的合作伙伴,而中國符合這一要求。沙特提出了重大戰略倡議“2030年愿景”,目標是減少對石油依賴和實現經濟多元化,這與中國“一帶一路”倡議不謀而合。中國的建筑公司已經開始在沙特參與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麥加的地鐵線。華為公司也在沙特參與了許多項目,包括建設云設施,將互聯網普及到偏遠地區等。▲(作者埃文·弗賴丁,陳俊安譯)
環球時報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