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曉汀


“劇情化綜藝”
《新游記》的前幾期中,明星要以普通的外來務工人員身份進行48小時的城市生存體驗,成為房產中介的岳云鵬、張若勻需要上街發傳單,王彥霖則前往電子廠從事擰螺絲等簡單工作,屢屢犯錯的他最后被派去拆包裝,然而他們在節目中的“打工人”身份并沒有得到普遍認可。
不少觀眾對《新游記》的期待來源于《極限挑戰》,盡管后者主打的并非明星體驗打工人生活,而是“劇情化綜藝”,但其中“極限男人幫體驗打工人生活”成為《極限挑戰》最受好評、給觀眾留下記憶最深的部分,相比之下《新游記》的評論區不乏質疑:“很討厭明星來體驗生活的橋段,隔著屏幕都能感覺到他們給別人添的麻煩,沒有幾個是真正把工作完成的。”
事實上,《新游記》陣容中不乏綜藝感備受稱贊的“綜藝咖”,明星體驗打工人生活在國內綜藝中也不罕見,按照節目的最初構想,《新游記》不再寄情于山水,而是展現人生百態。盡管導演組前期做了大量準備工作,希望明星卸下“偽裝”,但錄制過程中明星們還是會受到“優待”:黃子韜和陳飛宇節目中沒有賺到打車錢,只能去快餐店過夜,經理不僅端來了“退單食物”,還請他們喝了兩杯飲料。
過去也有許多綜藝主打明星體驗生活,但從主創到觀眾都心照不宣一綜藝是有劇本的,只要做出真實感,觀眾看得開心就好。但當《新游記》不再注重燒腦、搞笑,而是真的把明星“逼”到極限,打回原形,問題就來了,讓一直泡在蜜罐里的明星感受真正的人間,反倒無法達到預期效果。更重要的是,觀眾對待明星真人秀的態度,早已經徹底轉變。
明星從“下凡”到“賣慘”
2013年《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真正將真人秀概念帶入觀眾視野,節目中明星帶著自家孩子錄制節目,多機位24小時不間斷拍攝,真實呈現明星卸下光環回歸普通人的樣子。這樣的節目形式讓觀眾大為滿足。一時間各路體現明星普通人一面的真人秀大量涌現:湖南衛視的《真正男子漢》主打明星體驗軍營生活,《花兒與少年》讓明星們組團旅行,江蘇衛視的《我們相愛吧》主打明星在節目中談戀愛……
那時的明星真人秀雖然多,但大部分的收視不盡人意,一方面是觀眾審美疲勞,另一方面是觀眾很快反應過壽:所謂“明星真人秀”還是一場有劇本為“秀”。于是新一輪明星真人秀開始不再追求過度獵奇,而是從生活中尋找選題:湖南衛視的《中餐廳》中,黃曉明等明星開起餐館;《親愛的客棧》中,劉濤夫婦帶著明星打理民宿;《女兒們的戀愛》中,女明星與素人們配對……但觀眾的新鮮感很快又隨著節目劇本的“露餡“而迅速褪去。
最近幾年,隨著真人秀熱度不斷退潮,許多制作方劍走偏鋒,試圖通過讓明星賣慘重新吸引收視。優酷的《演技派》走進真實片場,讓觀眾看到腰部演員的右子并不是那么輕松有趣;去年的《再見愛人》則讓觀眾看到明星在婚姻戀愛中與普通人一樣遭遇困境;到了《新游記》,讓明星體驗打工人生活也就變得順理成章。
港綜“真實”:“代購”等1小時才接到單
相比體驗打工人落得“添麻煩”的評價,幾個職業真人秀成為小熱點,例如消防體驗真人秀《一往無前的藍》和《我們的滾燙人生》。但小熱點并不能解決明星真人秀的根本問題,在這方面,或許港綜能夠為內娛提供一些思路。
香港Viu TV制作的《中佬唔易做》節目概念與《新游記》非常相似:讓明星體驗真實的打工人生活,但參加節目的是6名幣年不紅的男演員,比如港劇里黃金配角麥長青,演技不俗但無法擔角的敖嘉年。
雖然都是打工,但這款港綜的真實性超乎觀眾想象:節目連造型師都沒有,所有嘉賓素面朝天,麥長青當政腿代購,站在太陽底下等了近1個小時才接到第一單,長途跋涉、手提肩扛的他只獲得15元港幣(約合12元人民幣)的報酬。有觀眾評論說,真實的“秀”能以小見大,讓嘉賓和觀眾一起共情。▲
環球時報2022-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