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可
摘 要:“安吉游戲”是指浙江省安吉縣幼兒園的游戲教育,是2000年以來,程學琴老師等人立足中國文化,發揮本土優勢,探索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全新學前教育。怎樣才能夠設計和組織好“安吉游戲”,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幼兒教師及時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依照“安吉游戲”教學的要求,真正落實“安吉游戲”的教育任務,擔負起新時期的學前教育使命。文章分析幼兒教師知識結構優化,并提出幼兒教師知識結構的優化策略。
關鍵詞:“安吉游戲”;知識結構;幼兒教師
“安吉游戲”是指浙江省安吉縣幼兒園的游戲教育,是2000年以來,程學琴老師等人立足中國文化,發揮本土優勢,探索以游戲為基本活動的全新學前教育。“安吉游戲”不使用統一編寫的幼兒園教材,讓兒童在“大自然”中自由探索,突破了單向傳遞、知識灌輸、強調讀寫的傳統教學模式,形成了富有地方特色的學前教育新模式。安吉幼兒園的游戲教育對教學環境、主體、方式進行了重大革新,顛覆了中國傳統的幼兒教育形式。2005年以來,“安吉游戲”的成功實踐被國內大面積效仿學習,同時也引起了國外同行的興趣。美國、加拿大等國組織大批幼教專家前來安吉實地觀摩。2017年5月23日,在浙江省安吉縣舉行的全國學前教育宣傳月啟動儀式上,安吉游戲展示現場用“愛、冒險、喜悅、投入、反思”五個關鍵詞。怎樣才能夠設計和組織好“安吉游戲”,這對幼兒教師提出了新的挑戰。
一、對幼兒教師知識結構優化的分析
(一)幼兒教師與小學教師知識結構的不同
社會普遍認為幼兒教師的知識水平低于小學教師,這種考核標準評價幼兒教師的方法,顯然是不科學的。小學教師資格證分為小學語文、小學英語、小學社會、小學數學等11個類別,幼兒園教師資格證是不分類別的,對幼兒教師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這種評價忽略了幼兒園與小學在培養目標的差異,在培養目標方面,幼兒園和小學有很大的區別。所以,幼兒教師知識結構優化與小學相比也更具獨特性。
(二)幼兒教師知識結構的優化要注重文理滲透
當前,在現代化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具有綜合性,使幼兒教師必須開展文理交叉的綜合研究才能應對問題、解決問題。幼兒教師在學習中要注意學科之間的平衡,注重文科和理科的交叉滲透。教師不但要掌握豐富的人文社會學科知識,而且要掌握基礎的自然學科知識,甚至還應該主動學習新興學科的知識。只有這樣,幼兒教師的知識結構才是全面的,才不會出現知識結構單一、片面的狀況。
(三)幼兒教師通過學術交流活動提升知識水平
不少幼兒園提出“學術強園、學術興園”,以學術促進教師隊伍的專業發展。幼兒教師要積極參加學術交流活動。學術活動中學者云集,教師可以從不同方面闡述自己在教學研究和實踐中所積累的經驗和面臨的問題。教師之間可以對當前教學改革與實踐中碰到的問題進行深入廣泛的交流與探討,可以明確自己今后的方向與目標。在學術交流過程中,新思想、新觀點、新方法和學科前沿知識的傳遞與交匯,有助于激發教師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能力。現代科學技術日新月異,學科之間互相交叉和滲透,科學技術信息不斷增長,教師只有加強學術交流,才能夠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四)通過培訓學習來促進幼兒教師知識結構的完善
教育部門應該加強對幼兒教師的系統培訓,完善幼兒教師的知識結構。通過學習可以拓寬幼兒教師學習領域,可以促使教師的知識結構從經驗型向科學型轉變,可以促使幼兒教師的知識結構從單一型向綜合型轉變。通過學習可以增加幼兒教師學習深度,使幼兒教師知識結構從“粗放型”向“精專型”轉變。在學習活動中,幼兒教師不僅能活躍思想、修正想法,而且能夠提高科研能力和認知能力。
二、幼兒教師知識結構的優化策略
(一)幼兒教師知識結構要向綜合型的方向發展
幼兒園的教育內容是全面的、啟蒙性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把幼兒園教育內容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領域,要求各領域的內容相互滲透,從不同的角度促進幼兒情感、態度、能力、知識、技能等方面的發展。只有具有綜合知識的幼兒教師,才能夠更透徹地理解教學內容,才能夠科學地處理教學內容,才能夠開拓幼兒的視野,才能夠培育幼兒的創新精神。幼兒教師僅僅通過理論學習不可能真正成為綜合型教師,還必須多參與教學實踐活動,才能夠提高將理論應用于實際的能力,才能夠成為一名綜合型知識結構的教師。
(二)幼兒教師的實踐性知識要具有幼兒特色
幼兒教師的實踐性知識除了教師共性化的實踐性知識以外,還應該具有幼兒特色的個性化的實踐性知識,如“技能操作知識、技能指導知識、技能運用知識”。幼兒教師對技能的熟練程度,既是技能的體現,更是實踐理念的體現。技能實踐是一種典型的緘默性知識,幼兒教師能夠熟練地操作,還不等于能夠把技巧說清楚并讓幼兒全部掌握。另外,幼兒在具體的操作實踐中經常會出現一些“出乎意料”的問題,為指導幼兒解決這些問題,促使著教師不斷地加強自己的學習。幼兒教師只有通過學習才能夠積累教學所需要的職業知識、專業技能,才能夠開闊眼界,才能夠領略前沿性知識,從而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三)幼兒教師知識結構要從被動型轉化為創造型
很多幼兒教師在專業發展中缺乏主動性,沒有根據自身知識方面的缺陷和弱點完善知識結構,而是采取被動的方式去接納知識。幼兒教師在沒有明確目標的情況下形成的知識結構是無法適應當前教學的要求。在新形勢下,幼兒教師必須重新審視自己的知識結構,要不斷更新教育觀念,不斷探索,大膽創新,不斷豐富充實自己的知識。幼兒教師要不斷學習,積極主動地鉆研拓展學科知識,及時了解學科前沿動態,注重新理念的借鑒和匯通,不斷拓展自己的知識空間。幼兒教師在掌握學科知識和常規教學方法、手段的基礎上,要掌握與學科有關的現代教學方法和手段,真正做到“常教常新”。
(四)幼兒教師要提高運用信息技術的知識水平
信息技術克服了傳統教學情景方式上單一、片面的缺點,為幼兒提供良好的個人化學習環境。教學中,信息技術日益成為教師所必須掌握的一項核心技能。信息技術的運用能夠提高幼兒的學習興趣、學習速度、學習質量,能夠極大地提高教學效能。信息技術的使用要依靠教師,如果教師對現代信息技術不熟悉,運用的時候就會出現困難,當系統出現問題的時候無法獨自解決而需要向電教中心提出幫助。目前,幼兒園中教師信息技術的水平也參差不齊,能夠熟練掌握并在實踐中能充分運用這些現代信息技術的教師不多。這就要求幼兒園要加強對教師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現代信息技術業務培訓學習,提高教師的運用能力,讓每一位教師都能夠熟練地把信息技術有效地運用到教學中。
(五)教師要具備陶冶人格情操的生命文化知識
《幼兒園教師專業標準(試行)》明確提出要高度重視幼兒的生命與健康,并從專業態度、知識和能力三個層面相互呼應,全面提出了具體要求。如教師要將保護幼兒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熟知幼兒園的安全應急預案,掌握意外事故和危險情況下幼兒安全防護與救助的基本方法;能有效保護幼兒,危險情況下優先救護幼兒。學習生命文化知識可以啟發幼兒教師的生命智能,可以幫助幼兒教師整合知、情、意、行,從而建立完整的人生觀與價值觀,并內化陶冶人格情操。在幼兒教師中普及生命文化知識,既是提升教師生命意識的需要,也是提升幼兒教師素質的必然要求。只有在幼兒教師對生命有正確認識的情況下,幼兒教師才能夠在工作、生活中引導幼兒樹立健康的生命意識。
參考文獻:
[1]葉瀾.新世紀教師專業素養初探[J].教育研究與實驗,1998(01).
[2]辛濤,申繼亮,林崇德.從教師的知識結構看師范教育的改革[J].高等師范教育研究,1999(06).
[3]鐘啟泉,王艷玲.教師知識研究的進展與啟示[J].大學(研究與評價),2008(01).
[4]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
[*本文系嘉應學院2021年度基礎教育研究課題《基于安吉游戲背景下幼兒教師知識結構存在的問題及構建策略研究》(課題編號:JCJY20212009)的成果之一]5D23928C-3911-485C-A020-DBB3A572B8F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