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陳青延
愛民在鄉下擔任扶貧隊長,駐村扶貧五年,最終病倒在了脫貧收官之年的最后一個月。妻子溫馨送他去醫院治療,用他的工資卡刷入院費時,發現他的工資卡里,拿不出幾千元住院費。
溫馨這些年來一直對愛民以駐村為理由,一年到頭食宿在貧困村很少回家有些疑惑,這次他病倒回來住院,溫馨從他的手機里查到,他的工資大部分都以微信轉賬的方式,轉給了一個微信昵稱叫麗霞的女人。溫馨頓時便覺得自己受到了丈夫莫大的欺騙,整個人都要崩潰了,傷心的淚水奪眶而出!
溫馨篤定,丈夫愛民在駐村扶貧的五年中,絕對是在村里找了一個相好,這個相好應該就是微信上叫麗霞的女人,不然的話,他不會天天吃住在村里,還把自己的工資打給她。
溫馨看著躺在醫院病床上,身形瘦了許多的愛民,強忍著心中的不快,裝作什么也不知道。
溫馨很愛自己的丈夫,自從與愛民牽手以來,兩口子一直恩愛有加。為了讓愛民在醫院里安心治病,溫馨不吵不鬧,沒有揭穿丈夫把工資打給麗霞的事情,與此同時,她在心里,更是希望丈夫能夠迷途知返,珍愛自己的家庭。
雖然溫馨裝出一副不知道愛民在駐村幫扶的日子里找了相好的樣子,但溫馨在丈夫住院期間還是請來了自己的母親到醫院照料愛民,自己抽了一天時間,到丈夫幫扶過的貧困村,去了解那個叫麗霞的女人的情況。
這天是一個陽光燦爛的晴天。上午8點時分,溫馨乘坐班車,經過兩個小時的車程,來到了愛民駐村幫扶過的脫貧村。
進入村子里,溫馨發現一些脫貧戶的門板或墻壁上,都張貼著駐村第一書記愛民的責任牌,牌上有丈夫愛民的照片、職務和電話號碼。雖然這些牌子貼了有幾年時間,已經褪了色,但依然很牢固。
溫馨幾經打聽,終于找到了那個叫麗霞的女人家里。原來,麗霞也是一戶脫貧戶。
麗霞是一個殘疾女人,一家五口人,因病致貧。見上面有人來了解她家的情況,麗霞一迭聲地夸贊著幫扶責任人愛民:“愛民真是我們農民的扶貧鐵隊長。自從他進入我家結對幫扶后,自己掏錢幫我家還清了欠下的一大筆醫藥費,還拿錢幫我家發展稻蝦產業和庭院經濟,我家在他幾年的幫扶下,已經走上了脫貧致富之路!”
麗霞在溫馨面前,毫不掩飾自己對愛民扶貧工作的滿意,對他貼心為民的幫扶精神的贊美。
此時,溫馨的眼睛又一次濕潤了,這次是被丈夫扶貧事跡感動而流淚,也是一次幸福的流淚。她覺得丈夫在五年的扶貧工作中,能夠找到麗霞這樣一位“相好”值得,自己接下來要全力支持丈夫對這位“相好”的關愛!
小說是一個扶貧的題材,但寫得很特別,采用了“陰差陽錯”的方法,故意設置了一個矛盾,結尾通過陡轉,揭出事件的真相。這樣寫作,比直接揭示事件的真相,情節更曲折,也更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