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 苗,高小瞻
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超聲科,湖北 宜昌 443000
中國是全球范圍內肝硬化、肝炎、肝硬化患者數量最多的國家之一[1]。病理學檢查能夠提供準確的肝癌細胞分型、TNM分期、新生血管形成等信息,但創傷性大,難以作為常規項目廣泛應用。近年來,隨著超聲技術的快速發展,超聲彈性成像異軍突起并在多種疾病診斷與鑒別診斷中取得了理想的成效,如甲狀腺結節[2]、乳腺腫塊[3]、深靜脈血栓[3]等。不同TNM分期的肝癌患者預后不盡相同,TNM分期越小,其預后越好[4]。超聲彈性成像為不同彈性系數組織受壓后形成的實時影像,能夠客觀地反映腫瘤病灶血流豐富程度[5]。由于超聲彈性成像具有無創性特點,明確其參數與肝癌患者TNM分期間的關聯性有助于疾病診斷以及治療方案的制訂,但目前此方面的研究較少,故本研究圍繞超聲彈性成像參數與肝癌患者TNM分期的相關性進行分析,旨在為超聲彈性成像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宜昌市第二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肝癌患者為肝癌組,80例肝臟良性病變患者為良性組,另選同期收治的80例非肝病患者為對照組。肝癌組中男性67例,女性13例;年齡48~69歲,平均年齡(58.50±10.50)歲;病程2.5~7.0年,平均病程(4.75±2.25)年;病灶直徑1.5~6.8 cm,平均病灶直徑(4.15±2.65)cm;細胞分型:肝細胞型70例,膽管細胞型10例;病因:病毒性肝炎55例(乙型42例,丙型10例,丁型3例),肝硬化20例,黃曲霉菌感染5例;TNM分期:Ⅱ期11例,ⅢA期45例,ⅢB期及以上24例;Child-Pugh分級:A級20例,B級38例,C級22例;分化程度:高分化22例,中分化45例,低分化13例;新生血管形成69例,無新生血管形成11例。良性組中男性66例,女性14例;年齡48~68歲,平均年齡(58.00±10.00)歲;病程3個月~5年,平均病程(2.85±0.85)年。對照組中男性65例,女性15例;年齡50~68歲,平均年齡(59.00±9.00)歲。納入標準:① 符合《原發性肝癌診療規范(2019年版)》[6]者;② 肝癌患者細胞分型、TNM分期、新生血管形成(免疫組織化學法證實)、肝臟良性病變患者均經臨床證實者;③ 患者和/或家屬充分理解此次研究方案內容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 患者數過少的罕見原發性肝癌病理學類型;② 繼發性肝癌;③ 腹腔積液量大,影響超聲彈性成像檢測結果者;④ 病灶位置距離肝臟表面8.0 cm(含)以上者。3組患者性別、年齡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3組患者均接受超聲彈性成像檢查,采用的儀器設備為美國GE公司的Logiq C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凸陣探頭頻率為4~8 MHz。協助患者取平臥位或側臥位,將凸陣探頭置于患者的肋間或肋緣下。先實施常規超聲探查,獲取病灶位置等信息。之后開啟彈性成像模式,基于患者靜息狀態下的血管搏動促使其肝臟組織處于壓縮狀態并進行彈性成像。選擇的感興趣區以大于病灶體積2~3倍為宜,同時盡量避開肝臟內大血管以及肝管對彈性成像帶來的影響。
選取超聲彈性成像參數為觀察指標,包括彈性圖像壓放指數、彈性應變率比值。彈性應變率比值=肝癌病灶面積/相同深度周圍正常肝臟組織面積[7]。同一病灶連續采集5次數據后取其均值作為最終測量結果。所有操作均由同一經驗豐富的醫師完成。
采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多組間比較采用F檢驗,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超聲彈性成像參數與肝癌患者TNM分期之間相關性以Spearman相關性分析法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組患者彈性圖像壓放指數、彈性應變率比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3組患者超聲彈性成像參數比較 ±s
表1 3組患者超聲彈性成像參數比較 ±s
*:與對照組相比較,P<0.05;#:與良性組相比較,P<0.05。
組別 彈性圖像壓放指數 彈性應變率比值對照組(n=80) 0.50±0.10 0.45±0.05良性組(n=80) 1.20±0.15* 1.40±0.20*肝癌組(n=80) 4.25±0.25*# 6.88±0.30*#F值 3.085 3.397 P值 0.024 0.001
肝癌組不同TNM分期患者彈性圖像壓放指數、彈性應變率比值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各期超聲彈性圖像見圖1。
表2 肝癌組不同TNM分期患者超聲彈性成像參數比較 ±s
表2 肝癌組不同TNM分期患者超聲彈性成像參數比較 ±s
*:與Ⅱ期相比較,P<0.05;#:ⅢA期相比較,P<0.05。
TNM分期 彈性圖像壓放指數 彈性應變率比值Ⅱ期(n=11) 2.35±0.11 2.21±0.11ⅢA期(n=45) 4.23±0.27* 6.86±0.14*ⅢB期及以上(n=24) 6.20±0.18*# 11.57±0.34*#F值 3.289 5.348 P值 0.007 0.000
圖1 不同TNM分期患者超聲彈性成像
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提示,彈性圖像壓放指數、彈性應變比值與TNM分期呈正相關(P<0.05,表3)。
表3 超聲彈性成像參數與TNM分期的相關性
肝癌已經成為臨床常見的惡性腫瘤,在消化系統惡性腫瘤中僅次于胃癌、食管癌而位居第三[8]。目前病理學檢查仍然為肝癌診斷“金標準”,但在實際工作中卻并不具有推廣應用的可行性[9]。隨著影像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影像學檢查在臨床診療工作中發揮的作用越發引起醫學界的重視。超聲檢查是目前中國醫療衛生機構十分常用的影像學檢查手段,具有操作簡便、經濟性好、診斷結果可靠等優勢[10]。然而,以往所用的灰階超聲檢查盡管能夠識別出病灶位置,卻無法作出準確的定性診斷[11]。彩色多普勒超聲能夠清晰地顯示病灶內部血流分布情況,但對腫瘤病灶新生血管形成的靈敏度較低,尚達不到滿足臨床診療需求的水平[12]。超聲造影雖然已經被現行指南列入肝臟占位性病變診療工作檢查方法中,并且超聲造影可以發現腫瘤病灶新生血管形成,但其不足之處在于診斷過程中需要建立靜脈通路并使用造影劑,不僅會給機體帶來一定創傷,還會因造影劑而增加急性不良反應(惡心/嘔吐、皮疹、支氣管痙攣、迷走神經反射等)、造影劑急性腎損傷發生風險且操作更加費時[13]。
超聲彈性成像則是目前一種新型診斷技術,主要對病灶組織的硬度或彈性進行分析,以明確與病變的內在關聯性[14]。由于該技術能夠將病灶硬度或者是彈性信息實時呈現在診斷人員面前,并且不同組織彈性系數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在受到外力壓迫后組織形變亦不盡相同,轉化為彩色圖像后即可以判斷局部組織是否存在病變風險[15]。生物組織彈性或者是硬度的改變與病灶生物學特性存在著極為密切的關聯性,而此方面恰恰能夠為疾病的診療提供可靠的參照依據,故超聲彈性成像一經問世就受到了醫學界的高度關注并已經被應用于甲狀腺疾病、肝臟占位性病變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工作中。
盡管已經有超聲彈性成像應用于肝癌診斷及鑒別診斷的研究,但未見各參數與肝癌TNM分期相關性的研究報道,因此圍繞這一問題進行研究對于臨床判斷患者TNM分期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發現,與對照組、良性組相比,肝癌組彈性圖像壓放指數、彈性應變率比值均更高,提示肝臟病變發生后超聲彈性成像參數會發生顯著改變,并且良惡性病變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性,這是該技術能夠區分肝臟良惡性病變的重要依據,所得結果與高莉等[16]研究成果相吻合。進一步研究顯示,肝癌組內不同TNM分期患者彈性圖像壓放指數、彈性應變率比值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異??傮w變化趨勢如下:彈性圖像壓放指數、彈性應變率比值隨著TNM分期的升高而呈現出明顯上升趨勢。由此可知,超聲彈性成像在判斷肝癌患者病情嚴重程度方面能夠提供較為可靠的參考依據。Spearman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彈性圖像壓放指數、彈性應變率比值與TNM分期均呈正相關性(P<0.05),明確了超聲彈性成像參數與肝癌患者TNM分期的關聯性。TNM分期為當前國際上通用的腫瘤分期系統,在經過不斷豐富和完善后已經廣泛應用于腫瘤患者的診療、預后評估工作中。TNM分期中Ⅱ期腫瘤細胞尚未發生擴散,仍局限于病灶之中,ⅢA期則是在原有病灶基礎上發生了同側的縱隔和/或隆突下淋巴結轉移,但尚無對側縱隔或對側肺門或鎖骨上/前斜角肌淋巴結轉移,簡而言之,未發生遠處轉移[17]。ⅢB期及以上則代表著腫瘤細胞已經從病灶處向周圍的胸壁、膈肌、縱隔胸膜或心包浸潤或轉移。隨著TNM分期的提高,病灶內致密度以及堅硬度均隨之提高,并且腫瘤細胞侵犯周圍組織時亦會引起纖維組織增生,發生粘連后進一步限制病灶的活動空間,使得彈性圖像壓放指數、彈性應變率比值明顯改變[18]。
綜上所述,超聲彈性成像參數與肝癌患者TNM分期密切相關,對判斷TNM分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