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 劉艷
日系、韓系、歐系、中國品牌及當地本土品牌汽車企業紛紛加快布局東盟市場。東盟正積極推進汽車產業電動化發展。同時,東盟汽車市場機遇與風險并存。
東盟是一個擁有6.5億人口的巨大市場,自然資源豐富,經濟增速較快,是全球最為重要的經濟體之一。中國-東盟雙邊貿易額呈穩步提升趨勢,中國已經連續十多年成為東盟第一大貿易伙伴。東盟擁有較為發達的汽車產業并積極推進汽車產業電動化發展。近年來,以泰國、印度尼西亞為代表,東盟主要國家電動汽車相關配套基礎設施和政策措施不斷完善。隨著RCEP的正式生效,東盟地區已成為全球汽車產業的新焦點,該地區汽車產業競爭日趨加劇。日系、韓系、歐系、中國品牌及當地本土品牌汽車企業紛紛加快布局東盟市場。
2020年,東盟國家合計分別實現汽車產銷量284.72萬輛和243.2萬輛,是全球第八大和第六大汽車產銷國(地區),全球產銷占比分別為3.67%和3.53%。東盟汽車產業主要以泰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為主,三國汽車產量合計占東盟總產量的90%以上。菲律賓和越南也擁有汽車產業布局。2021年,印尼和菲律賓產銷均實現較快增長。(見表1)

表 1 2020~2021年東盟主要國家汽車產銷情況銷量2020年 2021年 增長率 2020年 2021年 增長率印尼 69.13 112.2 62.30% 53.21 88.72 66.74%泰國 142.71 168.57 18.12% 79.21 75.91 -4.17%馬來西亞 48.52 48.17 -0.72% 52.94 50.89 -3.87%緬甸 1.08 0.2 -81.48% 1.77 0.94 -46.89%菲律賓 6.73 8.38 24.52% 24.42 29.33 20.11%越南 16.56 16.33 -1.39% 26.15 30.41 16.29%新加坡 / / / 5.49 5.77 5.10%合計 284.72 353.85 24.28% 243.2 281.97 15.94%產量國家來源:Marklines.
東盟地區是日系車企的重要海外市場之一。經過數十年的努力,日系產品已占據該地區絕大多數市場份額。日系車企緊跟東盟各國汽車產業政策的發展步伐,在各國推出滿足該國產業發展政策的車型,受到市場廣泛認可。近年來,日系車企也紛紛加快了在該地區各類電動車型的投放。
泰國是東盟地區電動汽車發展最早的國家,在產銷方面領先于印尼和馬來西亞等國。泰國已出臺多項鼓勵電動汽車生產的政策,多個外資車企也已在當地投資并設立電動汽車生產基地,車用動力電池項目也不斷增多。(見表2)

表 2 外資車企在泰國電動汽車投放及生產情況2020年1月,獲得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的投資許可,預計在2023年1月之前開始本地生產PHEV/EV(2020年后開始)雷克薩斯 / / 2020年12月,發布首款EV車型—新款緊湊型跨界SUV UX300e企業 HEV PHEV BEV豐田 本地生產Corolla Altis、Camry、C-HR三款車型的HEV版本(已開展)本田本地生產Accord HEV(已開展);2021年6月,宣布City hatchback混動版e:HEV上市(該車型全球首發)//日產2020年泰國投產e-POWER的HEV版本(已開展),同年6月開始向日本返銷出口SUV Kicks的e-POWER配套車型/未實現本地化生產之前,采用從日本進口整車的方式銷售日產Leaf,目前已實現本地生產三菱 /2019年5月,獲得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的投資許可;2020年12月,三菱Outlander PHEV在泰國首次實現海外投產/馬自達&福特合資公司2020年11月,泰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批準了馬自達與福特的合資公司AutoAlliance Thailand在羅勇府工廠生產PHEV和EV的投資項目,投資額32億泰銖奔馳2021年內推出EV EQS和S級PHEV版本(均為泰國本地生產),并表示將在2030年前實現泰國車型全面電動化寶馬 / 本地生產PHEV車型 /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除日系車企不斷加大在泰國投放電動汽車之外,近年來中國品牌汽車企業也加快了在泰國的投資布局。主要有上汽集團和長城汽車先后在當地實現了本地化生產。2021年9月,奇瑞汽車宣布重返東盟市場,并計劃在泰國實現本地化生產。新勢力合眾新能源也宣布進軍泰國汽車市場,并與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簽署戰略合作協議。(見表3)

表 3 主要中國品牌企業泰國整車產能布局情況企業 地址 主要產品 規劃產能 概況及新動向長城汽車 泰國羅勇府 皮卡和SUV產品,涵蓋混動(HEV)、插電混動(PHEV)和純電動(BEV)等車型 8萬輛/年收購自通用汽車。工廠占地面積81.81萬平方米,擁有1500余名員工。2021年6月,泰國工廠正式投產;2021年10月和11月,分別在當地投放歐拉好貓和哈弗Jolion HEV車型上汽集團 泰國春武里府 名爵ZS、名爵HS、大通T系列 10萬輛/年收購自通用汽車。可同時生產多個平臺的車型。實際年產能約為4萬輛;2020年10月,上汽集團與泰國正大集團(CP)合資的SAIC Motor-CP宣布計劃在泰國建設電動汽車充電設施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印度尼西亞也是外資車企重點布局的東盟國家之一。豐田計劃2022年開始在當地生產HEV,三菱汽車計劃2023年后推出Xpander的HEV車型。印尼是現代汽車集團在東盟本地化發展的重要市場之一(另一個為越南)。現代汽車印尼工廠已于2022年3月竣工,并計劃在該國生產EV。(見表4)

表 4 外資車企在印度尼西亞電動汽車投放及生產情況企業產品投放動態豐田 2021年3月,宣布到2024年將在印尼追加投資28萬億印尼盾,用于包括MPV Innova HEV與EV的生產。計劃到2026年推出10款電動汽車雷克薩斯 產品投放(BEV):2020年11月推出UX300e。首次在東南亞推出,上市時售價為12億4500萬印尼盾。(日本制造)計劃到2025年投資11.2萬億印尼盾。或將用于將年產能從22萬輛提升至25萬輛、開發2款HEV車型(生產Outlander PHEV及Eclipse Cross PHEV的可能性較高)。還計劃開發Xpander的HEV與PHEV版本。預計出口市場將從目前的30個國家增加至39個國家日產 產品投放(HEV):2020年9月推出Kicks e-POWER。這是在印尼首次推出的e-POWER車型。上市時的售價為4億4900萬印尼盾(泰國制造)三菱現代 產品投放(BEV):2020年11月推出Ioniq Electric和Kona Electric。現代汽車是首個在印尼推出BEV的廠商,并計劃在2022年3月之前啟用印尼新工廠生產BEV(原定2021年內開工,受疫情影響延期)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印尼是中國汽車企業在東盟本地化發展的重要市場之一。2021年,繼五菱和東風小康(DFSK)之后,奇瑞決定再次進入印尼市場,并宣布將在印尼開始運營并逐步實現在印尼本地化生產右舵車型。首先上市的車型為Tiggo 4 Pro SUV系 列、Tiggo 7 Pro、Tiggo 8 Pro與電動汽車。(見表5)

表 5 主要中國品牌企業印度尼西亞整車產能布局情況企業 地址 主要產品 規劃產能 概況及新動向上汽通用五菱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Bekasi、GIIC工業園內Confero、Cortez、Formo、Almaz等車型12萬輛/年2017年7月投產,工廠占地面積為60萬平方米,總投資額為7億美元。具有沖壓、焊接、涂裝、組裝設備。2021年3月,在印尼發布全球銀標首款海外車型Wuling Almaz RS,并宣布計劃在該國產銷基于GSEV打造的EV。東風小康 印度尼西亞萬登省西冷市Super Cab、Glory 580 5萬輛/年東風小康與當地Kaisar Motorindo Industri的合資基地。2017年4月投產。占地面積為8萬平方米。隨著工廠成立,投資額達1.3萬億印尼盾。具備沖壓、焊接、涂裝、組裝設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東盟地區造車新勢力發展勢頭迅猛。除外資車企之外,東盟地區也涌現了一批本土電動汽車企業。2021年9月,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與富士康成立了一家合資公司,計劃在泰國生產電動汽車,并建立一座新工廠。而總部位于曼谷的Energy Absolute(EA)原本是泰國一家生產柴油和可再生能源的公司,2019年開始進軍商用電動汽車領域,并希望將業務擴展至電動乘用車領域。越南造車新勢力Vinfast公司近年來加快發展電動汽車,立足越南并輻射全球市場。2021年9月,在印度尼西亞取得了車輛設計權,并注冊設計了三廂車和SUV車型;11月,已向老撾交付了其Hai Phong工廠生產的首批車型,并計劃于2022年底在美交付電動車型VF e35和e36。
隨著東盟汽車產業電動化趨勢推進速度不斷加快,電動汽車配套產業鏈也開始逐漸完善。主要包括各國加快動力電池本地化生產和電動汽車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全球主要汽車零部件企業加大在東盟的投資等。
東盟成為全球重要的EV電池布局基地。
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的核心部件。以泰國和印尼為主要力量,相繼吸引全球重要企業在本國建立電池工廠。泰國擁有汽車產業先發優勢,而印尼希望超越泰國成為東盟EV產業鏈的中心。與此同時,東盟本土電池企業逐漸開始發力。印尼政府規定動力電池正極材料鎳只限于在其國內供應,因此2019年起禁止出口未加工的鎳礦。印尼政府正在致力于在其國內建立涵蓋鎳礦采掘、提取鎳到EV生產的鎳供應鏈。2022年3月,印尼或重新考慮對鎳礦征收出口稅。(見表6)

表 6 東盟主要國家動力電池布局情況印度尼西亞 泰國馬來西亞2021年3月,4家國營企業宣布成立印尼電池公司(IBC)。總投資額為238萬億印尼盾。國營礦業控股公司Mind Id、國營石油公司Pertamina、國有電力公司PLN、大型國營資源公司Antam各持股25%。計劃到2023年投產動力電池,到2030年形成140GWh的年產能,其中50GWh用于出口從2021年6月起,泰國能源公司Energy Absolute (EA)開始在北柳府生產電池,標志著泰國EV供應鏈取得了重大進展;泰國能源公司Energy Absolute(EA)和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旗下的電力巨頭Global Power Synergy在2021年開設電池工廠;2021年12月,泰國能源公司Energy Absolute(EA)在北攬府新建電池工廠,鋰電池年產能可擴大至50GWh 2021年下半年起,Go Charge Go Asia(GCG)將在馬來西亞生產電動汽車電池2020年12月,寧德時代宣布將投資50億美元在印尼建設鋰電池工廠,并計劃于2024年投產2020年初,豐田柳北電池工廠開始生產動力電池2021年6月,三星計劃投資約18億美元,擴大其馬來西亞鋰電池工廠的產能印尼電池制造商International Chemical Industry(ABC)計劃生產鋰電池電芯寶馬公司與德國零部件供應商德科斯米爾集團(DRXLMAIER Group)聯合在泰國新建高壓電池組裝工廠(PHEV使用)印尼電池公司(IBC)與LG共建印尼首家EV電池廠,將于2023年投產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旗下的大型電力公司Thailand Global Power Synergy Public Company (GPSC)于2021年2月宣布將加快對EV電池生產的投資美國EVLOMO公司宣布在泰國東部經濟走廊(EEC)地區建造新工廠,計劃于2024年下半年投產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東盟加快EV基礎設施建設。
5G時代,新基建引領新一輪產業革命和國際競爭。為推動電動汽車在東盟的發展,以泰國和印尼為先導,東盟主要國家開始加快進行EV相關基礎設施建設。(見表7、8)

表 7 泰國、印度尼西亞電動汽車基礎建設情況泰國印度尼西亞針對純電動汽車領域,泰國政府正在加速推廣公共充電基礎設施。2021年,泰國能源部表示,根據國家電動汽車政策委員會的指導方針,泰國公共快速充電網絡將在2030年前擴大至1.2萬個印尼國營電力公司(PLN):加快安裝充電基礎設施2020年10月,上汽與泰國正大集團(CP)合資的SAIC Motor-CP宣布,計劃在2021年增設EV充電設施500臺印尼雅加達首都圈交通機構:計劃到2029年,實現在該國首都圈的公路上每隔2km設置充電設備美國EVLOMO公司計劃在泰國建設1000個快充網點 AKR Corporindo/British Petroleum:合作安裝快充設施2021年11月,合眾新能源與泰國國家石油公司(PTT)簽約,合作內容包括增值服務、基礎設施、用戶體驗以及泰國布局充電網絡的落地等內容 2021年10月,現代汽車宣布將參與印尼基礎設施建設計劃2021年11月,長城汽車宣布在泰國曼谷建立了超級充電站G-Charge Supercharging Station。這是長城汽車在泰國的首個充電站;計劃在2023年前在泰國部署100多個超級充電站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表 8 泰國主要充電基礎設施企業的建設情況(截至2021年底)充電基礎設施企業名稱 充電站數量充電插頭數量AC DC 合計EA Anywhere 417 1062 571 1633 V Charging Station 68 48 32 80 Evolt 49 79 23 102 ChargeNow 42 110 1 111 PEA 32 36 111 147 EV STATION 30 38 10 48 MEA EV 15 24 5 29 EV enEGAT 14 16 21 37 SHARGE 14 65 0 65 PUMP CHARGE 6 18 0 18 EV EN 4 7 0 7 On ionEVen 2 8 0 8總計 693 1511 774 2285來源:泰國電動車協會。
全球主要汽車零部件企業加大在東盟的投資。
日系零部件汽車企業已在東盟占據絕對統治地位。相對而言,韓系及歐美系在當地布局有限。但近年來,日系企業仍在東盟持續增強產業鏈布局。由于2019年印尼與韓國已簽署《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CEPA),韓國零部件企業也加強對當地的產業鏈布局。德系大陸和博世在越南、馬來西亞等國也有新動作。(見表9)
需要注意的是,東盟地區汽車產業供應鏈“競爭力”與“風險”并存。由于東盟新興國家風險相對較低,且擁有大量水平較高的技術工人,并形成了大量以日系為主的零部件供應商,東盟已成為面向全球的重要汽車產品出口基地。而2021年,東盟因疫情蔓延導致全球汽車零部件供應鏈短缺,誘發車企采取工廠停產和大幅減產等情況。其中,以馬來西亞半導體供應延緩以及越南限制開工造成的影響最大。已有業內觀點提出“應分散東盟汽車產業鏈風險”,替代生產成為當務之急。
全球碳中和熱潮下,東盟國家亦展開電動汽車產業制高點的爭奪。2019~2022年,東盟主要國家電動汽車產業加速推進。泰國和印尼已分別推出一系列電動汽車發展配套政策措施,也加快了相關基礎設施的建設。相比而言,馬來西亞在電動汽車推進方面相對滯后,但也推出一系列優惠政策措施。
泰國政府希望在電動汽車產業方面吸收更多的外商投資,并希望將泰國打造為東盟電動汽車中心。2020~2022年,泰國出臺一系列促進電動汽車發展的政策。(見表10)

表 10 泰國電動汽車相關政策出臺部門/政策方向政策概況泰國能源部:促進發展和使用電動汽車十年目標2020年9月,泰國能源部制定促進發展和使用電動車10年目標,即在2030年電動車保有量達到120萬輛,并將泰國打造成為東盟電動車中心。到2035年,在泰國銷售的所有電動汽車均為國產車型投資促進委員會(BOI):宣布對電動汽車生產采取新的激勵措施2020年11月,宣布針對電動汽車的供應鏈推出綜合激勵措施。該措施涵蓋純電動車(EV)、主要零部件的生產等及各類商用車。新的激勵方案取代了第一代方案(2018年到期)國家下一代汽車委員會2021年5月,根據EV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批準了EV充電和換電業務的投資激勵措施。目標是在泰國各地安裝至少1.2萬個充電樁和1450座換電站。激勵方案包括稅收減免、財政支持和非稅收優惠政策泰國政府:計劃2035年起僅銷售電動汽車2021年3月,泰國政府將使泰國成為電動汽車生產樞紐(國內銷售的EV均為國產車型)的目標達成時間相比原計劃提早五年,確定為2035年。泰國政府提出了“30/30政策”,目標是到2030年國內生產的30%的汽車是電動汽車;2021年4月,階段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電動汽車在所有新車登記中占50%,而不是之前計劃的30%;為內燃機車輛銷售設置固定期限之后,將出臺一系列電動汽車獎勵措施,如減稅、購買補貼等泰國汽車協會:建議修改與中國自貿協定(FTA)中EV進口關稅2020年12月,泰國汽車協會(TAI)要求泰政府修改與中國的自貿協定(FTA),預計將增加中國產EV的進口量。截至目前,中國產EV可以零關稅進口至泰國,這與泰國政府要在泰國國內推動EV生產的方針相違背電動汽車政策委員會:大力降低純電動汽車、摩托車和皮卡的關稅、消費稅并提供補貼大力降低關稅、消費稅以及提供補貼:汽車售價不超過200萬泰銖,可減免整車進口關稅最高達40%(2022~2023),消費稅由8%調至2%(2022~2025);電池容量低于30千瓦時,可獲7萬泰銖補貼;電池容量30千瓦時或以上,可獲15萬泰銖補貼;汽車售價為200~700萬泰銖,可減免整車進口關稅最高達20%(2022~2023),消費稅由8%調至2%(2022~2025)電動皮卡優惠政策:售價不超過200萬泰銖且電池容量為30千瓦時或以上的純電皮卡車可免征消費稅以及獲補貼15萬泰銖/輛(僅限泰國生產)(2022~2025)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2020~2021年,印尼政府相繼頒布了系列政策,包括對電動汽車的金融、稅收優惠政策,并于2021年6月明確了到2050年在印尼銷售的汽車均為電動汽車的目標。2021年10月,印尼工業部發布了該國EV發展藍圖,并基于此藍圖于2022年初出臺了EV進口零部件零關稅的優惠政策。(見表11)

表 11 印度尼西亞電動汽車相關政策政策概況印尼金融服務管理局(OJK):放寬電動汽車相關融資標準出臺部門/政策方向2020年9月,印尼金融服務管理局(OJK)宣布放寬購買電動汽車的貸款和制造業相關的業務融資標準,以促進對汽車行業的投資2021年3月,印尼財政部宣布將繼續對電動汽車免征奢侈品銷售稅(PPnBM),同時還發布了一項將PHEV的稅率從0%提高至5%的提案。HEV產品的稅率將從2%~12%提高至6%~12%,保持BEV零關稅,實施對象為印尼國產汽車印尼政府:發布免征奢侈品消費稅的國內采購零部件目錄印尼財政部:為國產電動汽車提供稅收優惠政策2021年3月,印尼政府公布了作為汽車奢侈品消費稅免征條件之一而規定的115種本土采購的零部件。奢侈品銷售稅免征的要求包括必須使用至少70%的印尼國產零部件,這115種零部件適用于國產化率的計算印尼能源部:計劃到2050年銷售的汽車和摩托車新車均為電動汽車2021年6月,已明確到2050年在印尼銷售的汽車和摩托車均為電動汽車的政策。以此取代燃油車,減少CO2排放。預計到2040年以后銷售的所有摩托車、2050年以后銷售的所有汽車都將是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生產線路圖 2021年7月宣布計劃2025年生產40萬輛,2030年生產60萬輛,2035年生產100萬輛電動汽車;計劃到2050年所售新車均為電動汽車電動汽車產業鏈建設 國企民企共同構建電動汽車電池生產體系;除了2023年開始生產電池電芯外,還將構建印尼豐富的鎳礦開采和精煉、前驅體和正極的生產以及回收等供應鏈電動汽車發展藍圖 工業部將制定關于EV本地采購率和KD套件進口的兩項新規定。根據EV發展藍圖,截至2024年將優先考慮CKD生產,之后將促進過渡到本地采購的IKD(不完全本地組裝)電動汽車零部件零關稅 2022年2月25日起,EV IKD(未完全組裝的零部件)零部件的關稅降至0%(適用于四輪以上的EV)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馬來西亞電動汽車產業推進速度雖不及泰國和印尼,但是近年來該國逐漸重視電動汽車產業的發展,國產電動汽車也已于2019年提上日程。國產電動客車不僅將面向國內市場銷售,還將出口東盟其他國家。2022年,繼續對進口電動汽車實施較為優惠的消費稅率。(見表12)

表 12 馬來西亞電動汽車相關政策出臺部門/政策方向政策概況馬政府:新車銷售稅減免繼續延長 宣布2022年將購買新車的銷售稅減免2022年開始全面免征電動汽車進口關稅、消費稅和銷售稅;電動汽車的道路稅最高可豁免100%;到2022年,針對EV的整車進口,最多可免除1萬輛的進口關稅和消費稅,2023~2025年將減免一半稅費。到2022年,PHEV將全部免稅,2023-2025年將減免3/4的稅費,2026~2030年將減免一半。但是PHEV需要滿足純電續航里程的條件,2021年超過30km,2022~2024年超過55km,2025~2027年超過75km,2028~2030年超過100km鼓勵本地化生產 當地組裝乘用車(CKD)免征銷售稅,進口車(CBU)免征50%。MPV和SUV也將作為乘用車得到減免馬政府:對進口EV實施優惠的消費稅率 2020年9月,馬來西亞汽車協會確認,所有品牌的電動汽車消費稅統一為10%,而內燃機乘用車的消費稅為60%~105%推遲在全國啟用生物柴油B20 2020年4月,決定在全國推遲啟用混合有20%生物柴油的B20計劃,但疫情蔓延導致油價急劇下跌,決定推遲啟用日程。開始執行日期初定為2022年初電動汽車優惠政策2022年免征EV進口稅、消費稅和銷售稅馬政府全面免征EV的進口稅、消費稅和銷售稅;EV的道路稅最高可豁免100%;購買、安裝、租賃和每月使用EV充電設備,最高可減免2500林吉特的所得稅來源:根據公開資料整理。
根據2021年6月聯合國發布的《2021年世界投資報告》,新加坡、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分列全球TOP 20 FDI流入國的第 3、17和 19位。2020年,RCEP地區已超越USMCA、CPTPP等,成為全球重要的FDI流入地區之一,該地區貿易比重已實現穩步提升。作為全球重要的汽車市場之一,近年來各大汽車企業加快東盟汽車產業布局,該地區產業競爭呈加劇態勢。預計該地區汽車產銷量的全球占比以及在全球汽車產業鏈中的重要性均將獲得有效提升。
建議利用東盟國家已簽署的FTA,打造中國之外的東盟生產及出口基地,向尚未與我國簽署FTA的國家(如印度、加拿大、墨西哥等)出口汽車產品。我國已全面放開股比限制,可鼓勵東盟當地品牌在華設立純電動整車企業,并充分利用東盟技術與資源優勢,聚焦芯片產業帶動中國產業鏈補齊短板。鼓勵我國整車及零部件企業加強中國-東盟產業鏈布局,帶動RCEP區域汽車產業融合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