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苗
湖南省新華書店成立于1949年,現隸屬于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改革開放以來,湖南新華積極創新,成長為多元復合的大型圖書發行集團。梳理湖南新華的創新歷程,為實體書店轉型提供經驗或借鑒,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由單一經營走向多元經營
單一經營是指湖南省新華書店的業務單一——經營圖書。多元經營最早由美國經濟學家安索夫提出,是企業同時生產兩種以上基本經濟用途不同的產品或勞務的一種發展戰略。本文所述的多元經營,是指湖南省新華書店以圖書發行為基礎,調整經濟結構,拓寬經營業務,以實現長期可持續發展的經營戰略。
湖南省新華書店最初主營黨政類圖書,經營類別相對單一。隨著改革開放,我國圖書事業步入正軌,教材教輔成為書店主營業務。此后大眾文化需求日益增長,市場活力不斷提升,國家陸續出臺發行體制改革相關政策,指導出版發行事業有序、健康運行。湖南省新華書店順應市場和政策變化,積極推動事業單位轉企、書店集團化,實行“一業為主,多種經營”的戰略,從而形成多層次、多領域的綜合性經營格局。主要創新措施有:
購銷形式多元化
1978年以來,湖南省打破征訂包銷的單一形式,相繼推出寄銷、包銷、經銷和初版試銷等多種購銷形式。從1982年至1985年,省內6家出版社與31家新華書店建立了寄銷關系,加強了書店與讀者及出版社之間的聯系,同時賦予出版社總發行權,對提升發行生產力具有重要意義。
改革經營管理機制
1984年全省新華書店人事權收歸省店,1996年湖南新華并入湖南出版投資控股集團,1997年推出“模擬市場行為,實行二級核算”的經營模式,1998年湖南新華實施利稅大包干,使基層店得以自主經營。基于此,湖南新華有效整合全省資源,于2001年成立了湖南新華書店集團,為跨界發展其他領域奠定了堅實的經濟基礎。
調整產業結構
湖南新華從1993年成立華章國際貿易有限責任公司開始,通過成立子公司、并購、合并等方式拓寬經營范疇,先后進軍餐飲、圖書外貿、印制、房地產等行業,以鞏固集團運營實力。2002年提出“三個三分之一”的發展目標,形成了文化用品、旅游休閑、酒店餐飲、空間裝飾、購物超市等多元化經營格局。湖南省新華書店的多元產業結構基本形成。
1978年至2002年,是湖南新華的改革萌芽期。政策利好下,湖南新華經過了多方嘗試,較為完整的多元經營體系逐漸顯現,綜合化成為其顯著特征。至此,湖南新華完成由單一圖書銷售向多元經營的轉變。
由分散經營走向連鎖經營
分散經營是指以湖南新華為核心,各分店作為相對獨立的實體進行分散決策、獨立經營。而連鎖經營是將省內各新華書店組成聯合體,由省店統一規劃、集中管理,以期實現規模效益。湖南新華走向連鎖經營的過程,是企業擴大業務、優化組織結構、規范經營體系的過程。
盡管經過了一定改革,但書店自身機制仍存在較大問題,制約了書店的進一步發展。集團內部信息流通受阻,各分店標準不一,發展不均衡,書店整體處于分散的狀態。20世紀80年代以來,連鎖經營成為企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方式,這也是出版業發展的契機。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外資進入和國內民營、專業書店的崛起給國有新華書店帶來了雙重沖擊。同時由于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經濟水平不斷提升,國內文化產業態勢良好,新華門店又基本處于中心地段,構建連鎖經營平臺具備極大的優勢。因此,湖南新華于2003年提出“八大工程”戰略,并調整內部產權結構,自2005年起實施全平臺連鎖,致力構建統一化、規模化、集中化、網絡化的連鎖體系,并逐步加以完善。具體措施有:
全力搭建連鎖經營平臺
湖南新華通過“統進分銷”,以集團總部為龍頭,以連鎖門店為終端,借力信息技術和網上銀行的全覆蓋營銷網絡,實現規模效益。據統計,2005年完成了全省339個門店的盤存建網工作。2006年導入新的企業形象識別系統,并推進門店硬件全面升級,擬打造100家規范連鎖店和100個優質農村網點。
補充連鎖銷售網絡
2007年開始,湖南新華開始建設校園書店,以此打造品牌效應,助推連鎖規模不斷擴大。書店還開展“百萬圖書進農村”活動,捐贈上千家農家書屋,實現向農村的滲透。同年9月,湖南新華創新使用汽車書店,并于2010年完成“100家湖南省新華汽車書店計劃”,汽車書店在全省已基本實現全覆蓋。由此,湖南省新華書店連鎖網點得到延伸。
創新績效考核和人員聘用制度
2006年“三項制度”改革,規范整合了集團經營管理模式。集團管理人員大幅縮減,勞動用工、干部聘用制度具備透明性和競爭性,落崗人員實行離崗休息、內部退養的方式。此外,首創崗位工資和績效工資制,實行按貢獻取酬的分配方式。“三項制度”改革是穩步推進、逐步擴大連鎖規模的制度基礎,有利于書店的現代化發展。
2003年至2007年,為湖南新華的調整鞏固期。這一時期書店創新管理制度,調整企業規模,促進企業集約化發展,鞏固了集團的經濟實力。湖南新華經此完成了由分散經營向連鎖經營的轉變。
由產品經營走向讀者經營
產品經營是指為謀取利潤而進行的產品生產與銷售的活動,企業以市場為導向。讀者經營則是湖南新華由注重產品銷售走向以讀者為中心提供服務或體驗,并不斷完善自我的經營方式。
隨著網絡書店的沖擊,市場營銷觀念發生變化,從以產品售賣為中心向以服務讀者為中心的轉變,是新華書店在互聯網時代的長遠走向。湖南新華實行統一化經營以來,率先對門店進行了統一化改造,并積極引進互聯網技術,書店服務質量和體驗觀感均有所提升,書店也由此過渡到規范化、多功能的階段。具體創新措施有:
股份制改造與上市
根據湖南新華發展需要,改制上市能更好實行企業化運作,適應復雜多變的市場情況。2008年湖南新華與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共同出資組建了湖南科學技術電子音像出版社有限公司,同年將印刷業務獨立出來并成立湖南天聞新華印務有限公司,以股份制方式提高印刷利潤。此外還成立華宏房地產公司來處理集團內部房產。集團于同年12月16日完成改制,正式更名為“湖南省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2010年,中南傳媒在上海上市,股份制改造成功完成。
門店標準化規范
從2008年開始,書店進行了多地調研走訪,并對門店管理進行多次討論實踐,于2015年形成了門店標準化系統的建設,根據不同級別、不同維度的規范化操作,對門店的布局、搭配、服務等方面作出了規定,改善了書店視覺效果,提高了服務質量。此外,書店推出了2至5星級的標準考核,以規范門店規模和標準,給予讀者更好的線下體驗。
讀者服務多元化
首先體現在對信息技術的初步探索。2010年湖南新華自主創立中小學生網購平臺“閱達網”,為讀者提供了線上交易平臺,“天聞”點讀筆及服務網站也隨之上線運行。其次,初步實現跨界經營。2011年全資子公司閱讀花園成功實現與餐飲業的對接,是湖南新華面對復合化趨勢的重大跨界,傳統新華賣場體驗升級,書店實現品牌形象的創新。此外,依托校園書店,湖南新華開展了校園讀書節、名家進校園、讀書交流會、創意作文大賽等多種活動,將書店打造成為多功能的文化綜合體,書店得到提升改造。
2008年至2014年,是湖南新華的規范建設期。2010年實施的“二次創業”戰略,為轉型時期的湖南新華提供了建設方向。面對實體書店衰落的狀況,湖南新華積極探索,推陳出新,既堅持了線下售書的初衷,又實現了賣場的轉型,并由此完成由產品經營向讀者經營的過渡。
由線下經營走向立體經營
線下經營即實體經營,立體經營則是指線上平臺與線下實體融合發展的立體經營模式。湖南省新華書店在發展線下經營的同時,也在不斷促進線上電子商務的創新發展。
2010年以來,部分書店因經營不善,無法適應出版數字化的新形勢而被行業淘汰。電子商務的興起,網絡書店市場份額逐漸擴大。價格劣勢、成本壓力及碎片化閱讀的出現都促使湖南新華必須迫切更新發展理念,完成線上線下的融合轉型。而盡管此前在跨界層面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面對深層次、全方位的轉型,湖南新華仍舊存在體制不夠靈活、資金短缺、轉型較難的問題。2016年中宣部聯合11部委下發《關于支持實體書店發展的指導意見》等文件,鼓勵扶持實體書店轉型發展。在政策支持與政府資金補貼下,湖南新華緊跟市場變化,及時創新經營模式,實體建設與線上拓展同步推進,以應對數字化挑戰。自此,新華書店的運營完成了由量向質的飛躍。具體創新措施有:
開創電子商務平臺
2015年湖南省圖書城淘寶旗艦店營業,湖南新華正式向電子商務進軍。2016年先后研發了“閱達·智慧書城”和“閱達教育”的移動端應用。前者以連鎖門店為依托,實現線上圖書銷售,主打“半日達”本城服務理念,為廣大讀者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后者是針對中小學生的在線教育平臺。同年5月,湖南新華旗下中南迅智科技有限公司揭牌運營,實現在線教育的重要戰略布局。此外,書店還積極在門店投入使用數字技術商務系統。2017年數據采集專家LDA正式在門店投入使用,長沙市分店“A+教育”學業測評中心投入運營。
實行復合經營模式
湖南省新華書店復合經營主要體現在旗下獨立子品牌的多元復合經營模式。為打造現代化書店,完成創意賣書、享受文化的愿景,集團推出子品牌“樂之書店”。2016年第一家樂之成立,其顛覆傳統經營觀念,在跨界復合的模式上突破創新。幾年來,樂之書店協同各類文化資源,從“賣圖書”轉向“賣文化”,打造“閱讀+”的復合模式,跨界咖啡簡餐、文創、沙龍等。2017年打造體驗店BOOLINK,配備科技感的軟裝修和現代化的設施,以獨具特色的售賣方式和復合型的體驗功能吸引著大眾。2019年落地的24小時智能書屋則運用自主結算和人臉識別完成全程自助購書。2021年的樂之書店雨花店集文化、生態、休閑、商業與服務為一體,真正實現了連鎖而不復制的湖南新華。
從2015年至今,湖南新華積極創新,推進建設電子商務工程,完善在線教育,使“掌上新華”成為現實。同時,湖南新華通過推出獨立子品牌,創新營銷和服務模式,建設多元業態的新型書店。這些舉措讓老牌新華年輕化,集教育、餐飲、休閑等功能于一體,真正實現了新華書店的創新轉型。
立足全文,從改革開放至今,湖南省新華書店集團在市場經濟體制改革和國有企業改制的大背景下,適應市場發展趨勢,在政策的引導下實現了多方面創新。目前,湖南省新華書店集團已經從主營教材教輔等轉型為以連鎖體系為依托的大型發行企業。整體來看,湖南省新華書店集團基本實現了品牌的再打造,已成為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的立體化圖書發行集團。
參考文獻
[1]黃華.企業多元化經營戰略研究[J].經濟問題,2008(07):71-73.
[2]蔣敦雄.湖南省圖書發行體制改革概述[M]//陳滿之.出版科學探索:第7輯,長沙:湖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5:362-371.
[3]周亦翔.湖南新華書店集團“三個三分之一”多元化成效顯著[J].出版參考,2004(21):14.
[4]劉紅梅.新華書店協同物流配送模式分析——以湖南新華書店為例[J].中國出版,2014(06):40-43.
[5]章紅雨.管理高手助湘軍后起稱雄[N].中國新聞出版報,2007-06-07(005).
[6]徐莉.統一店招標準增強維護意識[N].新華書目報,2015-07-20(C03).
[7]熊遠帆.實體書店在寒風中突圍[N].湖南日報,2010-10-12(008).
[8]易春花.湖南新華:閱讀推廣進校園[J].新閱讀,2018(09):41-42.
[9]李思之.湖南省新華書店打造半日達APP“閱達·智慧書城”線上運營平臺[EB/OL].新華書店,(2016-12-30)[2022-04-15].http://www.zncmjt.com/2726/show-2726.html.
[10]紅網.在文化強省建設中不斷譜寫新的華章[EB/OL].(2019-08-28)[2022-04-15].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3118220354945823&wfr=spider&for=pc.
[11]人民網.湖南首家智能書店——樂之書店·24小時智能書屋正式上線[EB/OL].(2019-02-02)[2022-04-15].https:// www.sohu.com/a/292965718_114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