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文曄 孟凡旭 許嘉藝
本文主要從專業音樂社會演出活動的角度進行調查研究,通過實地調查南昌市各大演出場所的場地對專業音樂表演類活動的使用情況,以及演出上座率等來分析南昌市音樂社會活動的普及情況,并對南昌市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優勢、劣勢、面臨的機遇和威脅等進行分析,然后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議。
南昌市轄區的音樂社會活動調查
本文就劇院所在位置的劃分、劇院以及劇團的規模、成立時間、影響力、營業狀態等進行篩選,選取了南昌市部分音樂表演演出場所以及劇團進行實地考察和分析。
江西省文演集團及下屬藝術單位
江西省文演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成立于2017年8月16日,是南昌市乃至江西省內“知名”的一家演藝企業,其在2021年9月入選第十三屆“全國文化企業30強”提名企業名單。江西省文演集團旗下有12個子公司,其中江西藝術中心是目前江西省體量最大的藝術殿堂,也是南昌市的一個地標性建筑。
江西藝術中心位于南昌市高新區內,是江西省迄今為止建設規模最大、投資最多、功能最全的文化設施重點建設項目,內含美術館、劇院、音樂廳、綜合排練場、電影院以及演職員公寓,可以承接各類大型演出。藝術中心目前提供了線上訂票、線下現場購票以及電話購票專線三個購票方式,并與大麥網、永樂票務等平臺有所合作;不僅引入了國外熱門的音樂劇《貓》《歌劇魅影》等,還計劃在2022年7月引入春晚大熱節目《只此青綠》,由此可證江西藝術中心具有與時俱進的審美以及營銷、宣傳和策劃的能力。
除此之外,江西省文化演藝集團旗下還有江西省歌舞劇院、江西省京劇團、江西省雜技團、江西省木偶劇團、江西省首支職業交響樂團——南昌市交響樂團以及江西省話劇團。
江西省歌舞劇院于1957年11月成立,包含院辦公室、業務處、演出處、后勤處、歌隊、舞蹈隊、交響樂團等機構。江西省歌舞劇院曾多次受邀為黨和國家領導演出,還出訪過匈牙利、南斯拉夫等國家進行文化交流,在2019年春節聯歡晚會助力江西分會場,2020年,江西省歌舞劇院在江西藝術中心音樂廳舉辦新年音樂會“江山多嬌”,成功上演肖斯塔科維奇第五交響曲第四樂章等高水平作品,展現了江西職業交響樂團的音樂實力。
江西省話劇團是1952年10月28日在原江西省文工團和江西省文藝干部學校部分學員的基礎上正式成立的。組員前去調研時,正逢話劇團成員前往井岡山參加2021年中國紅色旅游博覽會大型情景交響音詩畫文藝晚會(同去的還有南昌市交響樂團),在經過話劇團負責人的同意之后,調研組成員得以進內參觀。話劇團擁有大、中、小三個劇場,即經典劇場、戲劇場和小劇場,分別能容納600、200和88名觀眾觀看演出。據了解,話劇團的演出會經常邀請各高校師生、業內人士以及外界人士前來欣賞,例如話劇團最近演出的劇目《支部建在連上》邀請了北京銀行南昌分行、省紅十字會、江西警察學院省委等工作人員前來觀看,據劇場內的工作人員描述,演出那幾晚話劇團燈火通明,座無虛席,可以想見,這對話劇的宣傳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南昌市采茶劇團位于南昌市東湖區中山路323號,與南昌市愛樂合唱團和南昌市合唱協會處同一地址,但該地址僅是劇團的宿舍樓所在,并無排練或演出上班場所,也無獨立可供使用的劇場,其多數時間在省歌舞劇院排練廳里進行排練活動,演出也多以外出任務為主。
南昌劇場建于1953年,隸屬于江西省京劇團,劇場內可同時容納五百名觀眾。南昌劇場能夠保證每年一定場次的演出,既有江西省京劇團本身的演出,也會有償提供場地供外界的演出團體使用。2021年6月,南昌劇場舉辦了“慶祝建黨百年現代京劇名段名家票友演唱會”,并在同年10月24日、25日進行“麒麟劇社·紀念京劇表演藝術家程英奎先生專場公益演出”。京劇是較為“小眾”的一門國粹藝術,不過演出在開始之前劇場就已座無虛席,雖然觀眾多以中老年人為主,但也有較為年輕的京劇學員前來參觀。不過這僅僅是公益演出帶來的效應,南昌劇場工作人員表示由于京劇的普及力度不夠,并且大部分前來欣賞的觀眾多數是受到公益演出的吸引才來接觸京劇表演,且當時京劇的演出機會也不是特別多,所以他們并未嘗試過售票演出。
江西藝術劇院
江西藝術劇院建于1956年,直屬于江西文化和旅游廳,兼具歌劇、舞劇、音樂會、電影放映以及會議等功能。據其工作人員描述,江西藝術劇院曾舉辦過多場大型演出,并承辦過江西省人大會議、黨代會及江西省委、省政府等重要會議。隨著經濟不斷發展,南昌市也建立了其他的演出場所,這些演出場地之間存在一定的競爭關系。而且目前江西藝術劇院的設備已較為陳舊,同時受其他因素影響,近幾年江西藝術劇院的場所利用率有所下降。
南昌市工人文化宮
南昌市現有兩所工人文化宮,一個位于南昌市東湖區廣電路與綠茵路交叉口,另一個位于南昌市東湖區象山北路232號。兩個工人文化宮均有合適的排練場所,但無專業的音樂表演排練或演出活動,其主要是以為退休職工提供游樂休閑場所為目的,所進行的音樂活動項目也以自娛為主。
其他藝術演出排練場所
調查顯示南昌市區內絕大多數藝術演出排練場所都位于南昌市東湖區,處于南昌市西湖區的藝術演出排練場所有新中原大劇院、寶麗大劇院、南昌群星劇場以及江西省贛劇院等,但實地調研結果卻發現,由于經營不善等原因,新中原大劇院、寶麗大劇院在2019年至2020年期間關閉營業,其中寶麗大劇院的場地目前已被改造成一間酒吧。
江西省贛劇院成立于1953年,是江西省第一個獲梅花獎、第一個獲文華獎、第一個走出國門率先奪得“三個第一”的重點演出院團。目前江西省贛劇院正在重建新院,預計占地15畝,總建筑面積為9300平方米,未來勢必會成為南昌市一處文化新地標。
南昌市下轄縣的社會音樂活動調查
根據實地調查,南昌市區的演出場所中上演的劇目會針對不同年齡的客戶群、特殊的演出時間段等安排各種劇目種類,劇種較為豐富多樣,并且會與許多全國乃至世界知名的演出團體合作,嘗試與國際接軌。而南昌市各下轄縣就場地、經費以及當地居民的接受度和喜好等方面而言,可能更加傾向于具有本地特色的音樂活動。
進賢縣盛中國藝術劇院、李渡鎮文化活動中心
盛中國藝術劇院位于南昌市進賢縣李渡鎮李渡大道15號,因祖籍江西臨川的小提琴演奏家盛中國命名,是李渡鎮鄉村特色文化旅游開發項目中的一個重要景點。整個展館占地400多平方米,內置盛中國雕像以及部分珍貴的演出服裝和演出資料事物以供展覽,其由李渡鎮文化活動中心主管。
調研組成員于實地調研中了解到,盛中國藝術劇院平時作為景點,免費供游客參觀,并無演出場次的硬性要求。最近一次舉行的較為大型的演出活動是2021年6月1號舉辦的“星光學校慶祝建黨100周年六一文藝匯演”,由此可見劇場的使用率有待提高。
李渡鎮是進賢縣最富有的下轄鎮,李渡燒酒、李渡煙花以及李渡的醫療器械是李渡鎮的支柱產業,它們都為李渡鎮帶來了巨大的經濟回報,而與最早在國際上為中國爭得榮譽的小提琴家之一盛中國同名的藝術劇院卻似乎未能得到充分利用,也沒有給李渡鎮帶來較大的經濟效益或文化效益。
主管盛中國藝術劇院的李渡鎮文化活動中心下轄部門有文化藝術教育培訓中心、文化旅游接待中心、綜合文化站、老年人體育協會等。據了解,該文化活動中心主要負責鎮上較為大型的演出節慶活動,其場地的主要功能是為鎮上老人、在職和退休工作者提供休閑娛樂的場所。
南昌縣文化中心
南昌縣文化中心位于東祥路以東、撫河古道以西、匯仁大道以南、小藍大道以北。南昌縣文化中心原本計劃于2021年國慶節前竣工,由于一些其他原因,工地還未能完全交付,不過調研組成員得到了入內參觀的許可。據工作人員介紹,文化中心共有七個建筑物,包括劇院、藝術展覽中心、廣電圖書中心、檔案館、活動中心、游泳池等,活動中心內還包含有文化館、青少年活動場所等,占地面積214畝,總建筑面積約為95408平方米。但因為筆者進行調研時場館尚未建設完成,所以開館之后要開展的項目和計劃還未可知。
對南昌市音樂社會活動普及情況的調查總結及分析
從對南昌市內的演出場所以及演出團體的調研來看,處于江西省文演集團公司旗下的幾所劇院和劇團的發展勢頭較好,無論是自己使用還是租賃給外部人員,場地的使用和維護都較為良好。只是大部分場地還是租賃給外部人員較多,自身開展演出活動的次數較少,這其中的原因包括在劇場觀看音樂作品和其他作品的形式還未被大眾所接受,因此很難實現賣票制度;也包括由于管理較為分散,除了演出任務較多的南昌市交響樂團以及江西省歌舞劇院交響樂團外,很多演出團體沒有較為完善的排練演出計劃。大部分劇場就宣傳力度來說還是不如江西藝術中心。因此,劇場要和多個平臺合作推廣自己特有的劇目,在提升自身專業水平的同時,也要提高營銷能力。
南昌市進賢縣李渡鎮盛中國藝術劇院本應該可以借助盛中國先生的影響力吸引人才進行教育培訓,但目前看來其并未有相應的計劃。進賢縣李渡鎮有五六所中小學,完全可以以盛中國藝術劇院為中心,針對中小學生開展相關藝術教育活動,以提高當地人們的音樂文化素養,同時避免盛中國藝術劇院只作為一座地標性建筑而存在。但就其發展的困難來說,交通是一大難題,只有外面的人進得去,才能夠推動當地傳統文化、特色文化的發展,才能給當地帶來新鮮的教育資源,才能有效地開發當地的音樂文化產業。
南昌市音樂文化產業的發展,優勢在于江西具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以及文化遺產。然而,江西省總體的經濟發展水平較為落后,對于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還不是特別到位,所以不適合大型文化產業的開發,相反,應當從小微企業入手,逐步形成音樂文化產業群,并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南昌市不少演出劇院和劇團都是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產物,以前其創作、生產、演出等活動都是按政府下發的任務而進行的,缺少藝術活動該有的活力?;谶@一情況,江西省文演集團率先進行了事轉企,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這加劇了各個單位之間的競爭,大大刺激了文化藝術生產的動力,是值得其他文化藝術單位學習的地方。
目前,南昌市整體都在推進音樂文化產業的建設與發展,如南昌縣文化中心、新建區文化中心等都在建設當中。總之,應當抓住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機遇,時刻關注國家對文化產業的優惠政策以及指導意見。當然,在項目完成后也要注意對后續銜接的策劃、推廣等方案的制訂和實施。
總體來說,南昌市的音樂表演場所以及演出活動在不斷進行改善,演出場地與演出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但是其目前發展的方式較為單一,在前期的宣傳和后期的管理上還存在較大的欠缺,這也是導致演出活動青黃不接的重要原因之一。要想長久地發展音樂社會活動,就必須有較為綜合的考慮,必須打破傳統思想觀念,打破專業之間的局限性,不僅要讓自身從專業上進行發展,還要從管理學、傳播學、社會學等視角尋找突破口,從而實現對江西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重塑。
參考文獻
[1]龍有成,范燕華.阿壩州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現狀分析[J].北方音樂,2020(19):236-238.
[2]王金海,李霜.江西音樂文化產業發展與創新研究[J].當代音樂,2020(09):163-164.
[3]靳甜甜.新型音樂劇場(廳)對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以陜西大劇院為例[J].大觀(論壇),2020(03):13-14.
[4]張偉芳.我國音樂文化產業的現狀、問題與發展路徑[J].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9(05):134-138.
[5]王媛媛.關于音樂文化產業現狀的思考[J].戲劇之家,2019(13):88.
[6]岑勉,黃爵斌.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現狀與思考[J].藝術品鑒,2018(32):151-152.
[7]岳悅.多元格局下我國民族音樂文化產業發展的研究[J].藝術品鑒,2018(23):162-163.
[8]張浩.當代音樂文化產業發展路徑研究[J].知識經濟,2018(1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