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佳鋮


2022年3月6日至12日,云南選手楊洪瓊在北京冬殘奧會越野滑雪女子短距離、中距離、長距離坐姿組三項比賽全部摘金,成為中國體育代表團在冬殘奧會歷史上首位“三冠王”。
? 從山村姑娘到殘奧冠軍,楊洪瓊一路坐著輪椅登上了世界舞臺。戰勝自閉情緒,克服訓練短板,走出戰績低谷,以32歲的高齡進軍殘奧會,這名南方姑娘終于在冰雪天地里創造出了屬于自己的精彩。
運動,讓殘疾姑娘“站”起來
楊洪瓊的家在云南羅平縣鐘山鄉的一個小山村,這是一個屋前屋后都種滿了油菜花的世外桃源,尤其到了春天,村里的孩子們喜歡在一片金黃色的花海里奔跑嬉戲。
楊洪瓊從小活潑好動,像個假小子,三四月份的季節,在油菜地里一玩就是大半天,傍晚回到家滿身都是花瓣,被媽媽拎進屋子,從頭到腳洗上一遍。
然而,一場意外打破了美好的年少時光。13歲時,她失足從山上摔了下來,背部狠狠砸在一塊石頭上。“當時,我感覺不到腿的存在,用手摸摸,就像摸木頭一樣。”改變人生的那一場變故,楊洪瓊記憶猶新,由于當時年紀小,即使腿部已經失去知覺,她也沒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心里唯一的擔心就是怕被媽媽罵,囑咐一起玩耍的小伙伴:“別告訴我媽說我摔跤了。”
可是,這并不是楊洪瓊想象中的“小傷”,過了好一會兒,腿腳也沒“緩”過來,她開始有些害怕。當天晚些時候,楊洪瓊被父母急送到醫院,經查,她的整個胸腰椎骨折,治療后,由于傷勢過重,雙腿還是癱瘓了。
飛來橫禍,給楊洪瓊的身心造成巨大創傷,她變得悶悶不樂,長期處于自閉狀態,拒絕出門,逢年過節家里來了親戚,她躲進自己房間,不愿說話更不愿見人。
父母特別擔心,但無論怎么開導,也沒辦法把女兒變回那個活潑開朗的樣子。他們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始終堅持讓女兒讀書,希望校園生活能讓她變得積極向上一些。
2012年9月,楊洪瓊進入云南省華夏中等專業學校讀書,這是我國西南地區唯一一所以招收殘疾學生為主的特殊普通中等專業學校。機緣巧合之下,進入學校不久的楊洪瓊開始接觸殘疾人舉重和輪椅籃球運動,命運由此迎來轉折點。
運動,帶著一股神奇的魔力,給楊洪瓊的生活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尤其是在大大小小的比賽中獲獎后,她開始有了信心,不再自暴自棄,逐漸走出封閉的小世界,臉上有了笑容,也會主動和家人朋友聊天了。看著女兒的變化,父母懸著的一顆心才稍稍放下,他們鼓勵女兒,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盡情享受運動帶來的樂趣。
那時的楊洪瓊父母,只希望運動能幫助女兒走出身心創傷的陰霾,萬萬沒想到,女兒會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甚至走向世界……
2014年,楊洪瓊參加云南省殘疾人運動會,獲得舉重第二名。她反應敏捷、動作靈活,被教練相中,選拔進入云南輪椅籃球隊里。
4年后,抱著好奇的心態,楊洪瓊跨項成為一名越野滑雪運動員。這個很少見到雪的云南姑娘逐漸發現,冰天雪地并沒那么多詩情畫意,摔倒的疼痛和刺骨的寒冷,都是冷冰冰的現實和必須克服的困難。
之前的籃球運動是在室內,現在的滑雪訓練完全在室外,無論是三十多度的酷暑還是零下二三十度的嚴寒,訓練一天也不落下。
轉項并不容易,賽場節奏和比賽方式完全不一樣,如果說之前的輪椅籃球是一半技術、一半體能的話,那么滑雪運動就是對體能有更高的要求,想要擁有強大的體能儲備,除了練,還是練,楊洪瓊必須重新適應和學習。
鄉情鄉音:為征途抹上勇敢的底色
楊洪瓊每前進一步,付出的代價就是摔跤。剛開始練習滑雪,她坐在輪椅上,通過撐雪杖,帶動身體和輪椅前進。最初幾次練習下來,上肢力量薄弱的短板很快暴露無遺。
一次上坡時,楊洪瓊雙手使勁一撐,因為力量不夠,再加上沒掌握好平衡,她沒能堅持住,連人帶椅朝后翻了過去,兩只手都磕破了。其實,這樣的摔跤從她一開始接觸滑雪運動,就已成了家常便飯。
日子一長,大家只要聽到有人摔倒了,就會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向楊洪瓊的方向。最嚴重的一次,楊洪瓊在一塊U型區域訓練時,因為下坡時沒控制好重心,重重地摔倒,輪椅順勢壓在她身上。當時,楊洪瓊明顯感覺到心臟震了一下,短暫地昏迷過去。
在這一瞬間,后面同樣在訓練的隊員為了避免撞上她,緊急改變方向,結果接二連三摔倒,場面一度混亂,有一名男隊員甚至直接摔進了路旁的溝里。事后,清醒過來的楊洪瓊意識到因為自己的不足連累了隊友,內疚了好一陣子。
每次跌倒,無論多疼,楊洪瓊從來不吭一聲,可隊友們看著都疼,她反過來笑著安慰大家:“在哪里摔倒,我就要把哪里碾平。”教練和隊友都很佩服這個堅強的姑娘,還給她起了一個外號:楊美嬌,取“楊每跤”的諧音,意思是每天摔一跤。
在雪地里摸爬滾打的日子,楊洪瓊沒打退堂鼓,但2021年的全國殘運會,差點讓她放棄了心愛的越野滑雪。當時,楊洪瓊剛在北方結束一場集訓返回云南,立馬又啟程趕往西安參賽。一路奔波勞頓異常辛苦,再加上裝備遲遲沒有寄到賽場,她既擔心又焦慮。
各種因素影響下,楊洪瓊在比賽中發揮失常,成績倒數第一。當時的她雖然不奢望爭冠軍,但沒想到竟會墊底,她備受打擊,一度懷疑自己的能力,甚至萌生出放棄滑雪的念頭。
“我是不是不適合這項運動?練了那么長時間,成績還是不行。”之后的很長時間,楊洪瓊每晚都會像放電影鏡頭一樣,一幀幀回放那天比賽的場景,輾轉反側一夜無眠,嚴重影響第二天的訓練狀態。周而復始,楊洪瓊陷入惡性循環,無論是精神狀態還是訓練效果,都陷入了低谷。
為了從失意的情緒中走出來,她打算回老家調整。那半個多月里,雖然父母遠在外地打工,沒能陪伴左右,但家鄉的一草一木、一茶一飯,撫慰著楊洪瓊失落而糾結的內心。
“瓊瓊,我們在電視里看到你了,真厲害,加油!”父老鄉親淳樸的話語,給楊洪瓊的征途抹上了一層勇敢的底色,她終于再度振作起來。
回到賽場,楊洪瓊還是那個不服輸的倔強女子,她不斷地告訴自己:怎么能這樣放棄呢?必須再努力一把,看看到底能不能成。輪椅成了她的翅膀,在雪地上盡情追逐夢想。
回歸之后的楊洪瓊比之前更加拼命。在一次體能訓煉中,原本身體不適的她一聲不吭,咬牙完成訓練后,由于體能消耗太大,突然虛脫暈倒了……
正是楊洪瓊身上這種不拋棄不放棄的精神,感動了教練,推薦她進入北京冬殘奧會的備戰集訓隊伍。
世界冠軍:“小透明”的一鳴驚人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在進軍2022年的北京冬殘奧會之前,楊洪瓊的狀態恢復到了最佳狀態,雖然是這一屆參加冬殘奧會的云南運動員中年齡最大的,但她依然斗志滿滿,一下子填報了三個比賽項目。
賽前,楊洪瓊仔細分析,很多隊友都比自己優秀,她的實力不足以拿下金牌,只要進入前三名就夠了。于是,比起隊友的緊張,楊洪瓊反倒輕松許多。在奧運村,她該吃吃該睡睡,把訓練和生活安排得有條不紊。不過,畢竟是第一次參加那么大規模的比賽,上場前一晚,她還是有些焦慮加小興奮,只睡了四五個小時,直到3月6日來到賽場,她還能聽到自己“咚咚咚”的心跳聲。
在這天的越野滑雪女子長距離坐姿組比賽中,楊洪瓊一直處于領先狀態,沖過終點線的那一刻,她情不自禁地振臂高呼“中國萬歲”。超常的發揮讓她意外收獲金牌,登上領獎臺的那一刻,她熱淚盈眶:“是強大的祖國讓我們站在了世界最高領獎臺!”
消息傳來,整個羅平縣沸騰了!三天后,楊洪瓊參加越野滑雪女子短距離坐姿組比賽,羅平縣殘聯領導、她的母校師生和她的親戚齊聚一堂,一起在電視機前為她加油。遠在廣東打工的楊洪瓊父母,也通過視頻,和大家一起見證這歷史性時刻。
在平時的日常交流中,楊洪瓊的父母對滑雪或多或少也懂得一些,他們知道,相比長距離比賽,短距離項目靠的是瞬間爆發,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把身體的各個機能拉到最高的戰斗值,難度很高。看到女兒出場,兩人情不自禁地抓著彼此的手,屏住了呼吸。
“楊洪瓊,第一個沖過終點啦!”隨著解說員的歡呼,大家都跟著激動起來,楊洪瓊再次奪金!她的大伯楊龍才忍不住熱淚盈眶:“又激動又高興,希望她再接再厲,再為祖國增光添彩。”
其實,屏幕前的所有人并不知道,決賽結束后,楊洪瓊的身體已經達到了極限。早飯只吃了一點粥和面包,中午時分她到餐廳轉了一圈,完全沒有食欲。回到宿舍,她只喝了一點兒水,整個人直接從輪椅上滑到了地上,她干脆把輪椅墊子拖下來當枕頭,在地上直接躺平,身體和心情都急需緩一緩。
隱藏起不為人知的疲憊,楊洪瓊只要一上賽場,就立即滿血復活。在3月12日下午的越野滑雪女子中距離坐姿組項目決賽中,她再次奪冠,這是她在這屆冬殘奧會上獲得的第三枚金牌,成了中國體育代表團獲得金牌數量最多的運動員。
撫摸著閃閃發光的金牌,楊洪瓊忍不住感慨這些年自己一路走來的不容易,說這三塊金牌是自己“摔”出來的。除了金牌,冬殘奧會的頒獎花束也被她珍藏起來,這是采用絨線編織而成的永生花,還帶著印有“BEIJING2022”字樣的蝴蝶結絲帶,非常有意義。楊洪瓊打算把這束永不凋謝的花帶回老家,讓父老鄉親們感受到自強不息、永不褪色的殘奧精神。
榮譽鑄就輝煌,3月13日晚的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上,楊洪瓊擔任旗手,壓軸出場,陽光和自豪寫在這個冠軍姑娘的臉上,雖然失去雙腿,但她依然能“昂首闊步”,這一幕成了她人生的高光時刻,精彩而絢爛。
面對撲面而來的掌聲和鮮花,楊洪瓊第一時間和父母分享:“我一直都希望自己悄悄努力,當個小透明然后一鳴驚人,現在我終于做到了,還好沒有放棄,我現在的腦子還是有點嗡嗡的。” 電話那頭,父母都很激動,不善言辭的他們一時間不知道說什么,媽媽擠出三個字“好了嘛”。楊洪瓊笑了,這是母女之間的默契,媽媽從小就是這么表揚自己的。
比賽結束,楊洪瓊最想回家一趟,陪陪正在讀高三的妹妹,妹妹這些年很不容易,父母長年在外面打工,這么多年只能自己照顧自己。她還計劃著,姐妹倆再去吃一碗云南米線,這一口記憶中的味道,她已思念太久了……已經四年沒在家過年的楊洪瓊和父母約定,2023年的春節一定回家,一家人好好過一個團圓年。
編輯/宋凌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