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宇佳

蘇潔(右二)一家
理想的田園生活,不只是恬靜安逸,必定還浸透了奮斗的汗水。常熟市辛莊鎮有這樣一個家庭,父親蘇建平是一位農技好手,母親吳寶英則一直負責田間管理,女兒蘇潔、女婿蘇琦都是85后的大學生。2014年,一家人成立了“綠玲瓏家庭農場”,主要種植水稻和小麥。經過不懈努力,綠玲瓏家庭農場被評為“省級示范家庭農場”“常熟市巾幗現代農業示范基地”,蘇潔獲得江蘇省三八紅旗手等榮譽。
大學畢業后,蘇潔在外工作了兩年,城市生活的快節奏讓她愈發懷念家鄉農村的田園生活,萌發了回家幫助父母從事農業工作的想法。在丈夫的支持下,兩人毅然辭去工作,決定返鄉創業。
“大家理想中的田園生活或許是李子柒短視頻中那般恬靜安逸,但真正的農業生產是十分辛苦的,要放棄光鮮亮麗的形象,突破陳舊觀念的偏見,冒著靠天吃飯的風險,這需要勇氣。”夫妻倆滿懷信心埋頭苦干,每天早出晚歸地和父母一起勞作,鍛煉體能,學習種植技術,提高管理能力。一年時間,蘇潔就從一個皮膚白皙、衣著時尚的“都市白領”,變成了小麥膚色的“農家女”。
辛莊鎮的年輕人寧愿去工廠工作,也不愿意從事農業工作,種地的農戶大多是老人。鄉村振興的發展離不開新鮮血液的注入,但蘇潔明白,返鄉創業、振興鄉村的愿景不只是空談夢想和喊口號,需要的是實干,是榜樣。三伏天里,蘇潔和丈夫凌晨4點就開始了一天的工作。到早上8點氣溫已升至38攝氏度,蘇潔的臉被曬得通紅,衣服全濕透了,她就用一只手把冰好的礦泉水捂在胸口,另一只手拉著皮管,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在水田里打農藥。蘇潔說,這是受到父母身上堅韌不拔品質的影響。
蘇潔永遠記得幼年時父親勞作一天后回家的樣子,農忙時母親深夜在廠里加完班還要繼續去田里干活。正是父親母親勤勤懇懇、日復一日的堅持,支撐著這個小家越來越好。
自2014年蘇潔和丈夫成為職業農民后,綠玲瓏家庭農場經歷了大大小小的波折,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一一渡過難關。農場經營剛起步時,小麥大豐收,一家人喜上眉梢。但天氣預報顯示即將迎來連續的陰雨天氣,要么眼睜睜看著小麥爛在地里,要么連夜搶收送去烘干。而村里沒有烘干房,聯系好外村烘干房后,蘇潔一家開始了連夜的搶收,直到凌晨兩點多,狂風暴雨阻礙了收割進度。雪上加霜的是,之前談好的烘干訂單被臨時取消了。3萬多斤的麥子堆在廠里,陰雨連綿下,很快就散發出發酵的氣味,全壞掉了。“下著雨,我拖著麥子問種葡萄的農戶要不要麥子當肥料,可是人家都不要。那年的雨就像下在自己的心尖上,格外冰涼。”蘇潔說。3萬多斤的腐爛小麥被清理干凈了,望著空蕩蕩的廠房儲糧倉,蘇潔忍不住落淚,一家人都很心疼。想到村里還有很多農戶因為沒有烘干房損失慘重,蘇潔聯合農戶去申請。正是因為她和家人的堅持,村里建成了自己的烘干房,提升了農戶防范災害天氣的抗風險能力。
蘇潔一家用三年的對比、試驗,總結出了適合自家生產種植的方法,稻麥產量喜人。種出了好產品,售賣卻又遭遇瓶頸。
蘇潔和丈夫一起學習網絡銷售,通過微信建群,采用預約下單的方式大范圍拓展客戶群,并整合、擴散農戶提貨點至各小區附近。他們還聯合其他農民整合了多種農產品,如大米、大閘蟹、翠冠梨、桑葚和散養禽類等,在社區團購網進行售賣。通過這種共享產品、共享客戶、共享服務的模式,農場逐步實現從傳統模式到電銷模式的轉型。
優質的產品贏得了好口碑,農場也獲得了企業青睞,訂單紛紛而來。同時,農場帶動周邊農戶自產自銷,讓十余人實現了再就業。2016年,蘇潔成功注冊本土品牌“清虞”,并定制了專屬包裝盒。為了向消費者提供更安全更高品質的農產品,他們在成功申請“無公害”認證后,又將目標鎖定在“綠色”上。通過休耕深耕蓄養地力,嚴格按照綠色食品生產要求使用生物農藥、有機肥料……2021年,兩款大米順利通過了“綠色食品”認證。
在專注產銷的同時,蘇潔一家沒有忘記自己的社會責任。2021年,農場成立阡陌“辛”課堂,通過AI技術和現場教學科普“一粒米的故事”,通過農機、農技的科普展示宣傳科技興農,在編草繩、扎稻草人的手工藝課中讓青少年感受先輩智慧。從手工勞動到機械化生產,從傳統的貨郎擔到線上銷售,他們呼吁更多青年人加入農業,同時希望通過各種生動的活動,在孩子們的心田上播撒現代化農業的種子。截至目前,課堂已舉辦二十余期,上千人次參與。
在家人支持下,蘇潔參加了當地“海棠蓓蕾村書記后備人才選拔”項目,通過村委會的平臺來深入實踐鄉村振興的理念。2020年12月正式擔任華欣村黨委副書記,主要負責黨務、紀檢和部分宣傳工作,著力打造華欣村三色花開鄉村旅游路線,將“三色花”黨建品牌引領到村各項實事工作中。作為一名紅色宣講員,蘇潔將特色“招軍岸戰斗”搬到線上,慶祝建黨百年;通過海棠鋪子“中銀嗨購”走進辛莊鎮、海棠鋪子線上直播、農民豐收節等平臺,助力農戶增收,共同致富。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蘇潔和丈夫本著“我是黨員,我先上”的想法爭當志愿者,區域核酸檢測的日子里,在無數個清晨和深夜的切換中,他們穿著防護服維護秩序、運送樣本、錄入信息……
家風,看似無形,卻是一個家庭的精神紐帶,影響著一代代人的成長。蘇潔說,他們一家只是想當好孩子的榜樣,把“勤勞質樸、真誠善良、開拓進取”的家風家訓傳承下去,同時也為更多的人帶去幫助,傳遞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