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劃:本刊編輯部 執行:洪江市黔城鎮芙蓉小學科學組、語文組

表里的生物
◎文:馮至
我小時候住在一座小城里,城里沒有工廠,所以也沒有機器的聲音。我那時以為凡能發出聲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早晨有鳥叫得很好聽,夜里有狗吠得很怕人,夏天蟬在綠樹上叫,秋晚有各種的蟲在草叢中唱不同的歌曲。鐘樓上的鐘不是活的,有時卻洪亮地響起來,那是有一個老人在敲;街心有時響著三弦的聲音,那是一個盲人在彈。哪里有死的東西會自己走動,并且能自動地發出和諧的聲音呢?
可是父親懷里的表有時放在桌子上,不但它的秒針會自己走動,而且它堅硬的表蓋里還會發出清脆的聲音:嘀嗒,嘀嗒……沒有一刻的休息,這聲音比蟬鳴要柔和些,比蟲的歌曲要單調些。
一天,我對父親說:
“我愛聽這表的聲音。”
我一邊說一邊向著表伸出手去。父親立刻把我的手攔住了,他說:
“只許聽,不許動?!?/p>
停了一會兒,他又添上一句:
“小孩兒不許動表?!?/p>
他這么說,就更增加了表的神秘?!安辉S動”,里邊該是什么東西在響呢?我對于它的好奇心一天比一天增加。樹上的蟬,草里的蟲,都不會輕易被人看見,我想:表里邊一定也有一個蟬或蟲一類的生物吧,這生物被父親關在表里,不許小孩子動。
(選自統編教材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有刪減。)
嘀嗒,嘀嗒
◎文:姜雪日(洪江市黔城鎮芙蓉小學校長)
曾毅(洪江市黔城鎮芙蓉小學科學教師)
鐘表里邊一定有蟬或其他蟲一類的生物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那么它為什么能發出如此美妙的聲音呢?
目前,人們主要使用的鐘表有兩種:石英表和機械表。這兩種鐘表中,石英表是不會發聲的,只有機械表會發出“嘀嗒,嘀嗒”的聲音。這聲音不是蟬或其他蟲類發出的,而是由于鐘表內部的“擒縱機構”在工作的緣故。
鐘表最為重要的部分是游絲和擺輪。在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擺輪左右來回擺動一次的間隔時間是相等的,制表師們將擺輪擺動的次數進行累積,進而顯示時間。比如規定擺輪左右來回擺動3 次為1 秒鐘。但擺輪是左右擺動,而齒輪、指針是朝一個方向旋轉的。于是“擒縱機構”被發明了出來,它的作用就是將擺輪左右擺動的規律性運動轉化為齒輪單方向的旋轉。
當擒縱輪齒碰上擒縱叉的一端,便會發出“嘀”的一聲。然后,隨著擺輪的擺動,擒縱叉會“松開”擒縱輪,直至碰到擒縱叉的另一端,便會發出“嗒”的一聲。如此反復銜接,當我們把機械手表放到耳邊,就會聽到規律的“嘀嗒,嘀嗒”聲(如圖所示)。
擒縱機構是現代機械鐘表的核心,最初的擒縱機構誕生于15 世紀。隨著技術越來越精湛,如今已經有了超靜音的鐘表。當然,很多人仍對這樣的“嘀嗒,嘀嗒”聲情有獨鐘。

(擒縱機構示意圖)
掌控聲音,把握時間
◎文:劉志群(洪江市黔城鎮芙蓉小學語文教師)
嘀嗒,嘀嗒……
時間的速度恒定不變,但人的感受卻非如此??斓臅r候,時鐘是“嘀嗒嘀嗒嘀嗒……”;慢的時候,時鐘的響聲便是“嘀——嗒——”。
因此,在相關文學及影視作品里,用時鐘的聲音來感知時間的例子比比皆是。
散文:《時鐘》
作者:[蘇聯]高爾基
全文共八節,作者在每一節的開頭都如實地描述了時鐘的聲音:“嘀嗒,嘀嗒!”這種聲音,像數學一樣精確,如恒星一樣不知疲倦。高爾基從時鐘的“嘀嗒,嘀嗒”聲出發,寫出了時間的意義,突顯了生命的短暫。
電影:《送你一朵小紅花》
導演:韓延
該片講述了男孩韋一航與女孩馬小遠兩個家庭的抗癌故事。電影的開頭,用緩慢的鐘表“嘀嗒,嘀嗒”聲將觀眾帶入情境中,也為電影墊定了悲傷的基調。整部電影多次用不同節奏的鐘表聲來推動情節的發展,這樣的方式也提醒生命已進入倒計時。
廣告:《時鐘嘀嗒》
世界似乎給了每個生命一只秒表。主人公在各種場合不停地奔波,秒表的“嘀嗒,嘀嗒”聲不斷響起,時間在流逝。秒表記錄的是他和父母最近交談的時間總和。令他驚訝的是,近三個月他只和父母交談了2 分09 秒38。好在他及時改變了自己的生活節奏,爭取一切機會和父母相處,相互陪伴的時間越來越長。
“偷懶”的小人兒
◎文:向翊軒(洪江市黔城鎮芙蓉小學五年級五班)
我知道,電視機里住了許多小人兒,一打開電源,便換好服裝出來表演;打印機里也住著許多小人兒,他們一聽到指令,就趕緊拿起筆開始寫字。
鐘表里肯定也住著小人兒,不然,你說是誰在敲出“嘀嗒”聲呢?
一天,父親讓我整理家里的玩具。舊箱子里居然躺著一塊懷表!我將耳朵湊上去,沒有聲音,再看看指針,也沒有動。我想:肯定是小人兒偷懶啦!
“啥,你要把表拆啦!”父親一聽我說要拆開懷表,連忙搖頭。他搖腦袋的時候,我好像聽到了他腦袋里的“嘀嗒”聲。
“這個小人兒偷懶哩,我要把他揪出來才行!”我爭辯。
還沒等父親反應過來,我已經打開了表蓋。果然,里面就坐著一個小人兒,不過好像精神不太好,耷拉著腦袋,衣服上全是灰塵。外面的強光突然照到他身上,他本能地往旁邊躲了躲。
“嗨!你好!”他的聲音有氣無力。
“你為什么不工作呢?”
聽到我的詰問,小人兒面露難色。再看看他旁邊,那些輪子都生銹了,發條也用完了最后一點力氣。我有點同情他,卻又束手無策。
“ 先讓他出來待會兒吧!”父親站在我旁邊,不知道他從哪里弄來一些工具,正準備大干一番。
小人兒從懷表里走到桌面上,也許是憋得太久了,他儼然是個話癆。
“你知道嗎?我開始住到這只懷表里的時候,你還沒出生,你的父親也才幾歲。
“你知道嗎?那時候啊,我每天都賣力地工作,主人每天都會給我擰緊發條,也就是你的爺爺。
“你知道嗎?我有時候想打個盹兒,忘記了工作,主人還以為鐘表出了問題。
“你知道嗎?其實沒有多少人知道我的存在,因為我不想見他們?!?/p>
我不知道小人兒這句話是什么意思,我是他想見的人嗎?
“是的,我想見你。我雖然不工作,但我聽得見。我總是聽他們夸獎你是個珍惜時間的好孩子。我想看看你到底長什么樣?!?/p>
一翻滔滔不絕的講述后,小人兒依依不舍地回到了懷表里。
就在此時,我看到懷表里面完全變了樣,所有的零件整潔如新。小人兒也驚喜異常,整了整上衣,認真地敲打著——
嘀嗒,嘀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