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建梅
【摘要】目的:分析在骨科手術患者術后給予其鎮痛泵的應用風險,并對其術后的護理方式進行探究。方法:選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58例行骨科手術進行治療的患者進行分析,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用常規鎮痛方式處理,觀察組采用鎮痛泵止痛,對比兩組鎮痛情況。結果:觀察組的術后5h、8h、12h、48h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對照組低(P<0.05)。結論:在進行骨科手術治療的患者中,通過給予其術后鎮痛泵應用下,能有效緩解患者的疼痛感,起到了較好的鎮痛效果,但依然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有一定的風險存在,還需加強術后護理。
【關鍵詞】鎮痛泵;骨科手術;應用風險;護理對策
Analysis on the Risk Analysis and Nursing Strategies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Pump in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pedic Operations
MIN Jianmei 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 Gejiu People’s Hospital, Honghe Hani and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 Gejiu, Yunnan 661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isk of applying analgesic pump to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pedic surgery, and to explore the postoperative nursing methods.Methods:One hundred and fifty-eight patients who underwent orthopedic surgery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9 to January 2020 were selected for analysis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conventional analgesia,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analgesia pump. Comparing the analgesia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The VAS scores at 5h, 8h, 12h and 48h after opera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In patients undergoing orthopedic surgery, the application of postoperative analgesic pump can effectively alleviate the patient’s pain and achieve a better analgesic effect, but it will still cause some adverse reactions,there are certain risks, and postoperative care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
【Key words】Analgesic pump; Orthopedic surgery; Application risk; Nursing strategy
骨科手術是醫院中常應用的一種治療方式[1]。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導致骨科中接診的患者數量不斷增多,接受骨科手術治療的患者數量也在不斷增多。在骨科手術的開展下,常會引起患者出現明顯的術后疼痛,導致這種情況發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手術的開展期間,會損傷到患肢周圍組織,會引起細胞釋放出致痛物質。患者在術后的疼痛若無法得到有效的緩解,會嚴重影響到其機體的內環境穩定性,導致術后康復受到較大的影響。過去常應用的常規鎮痛方式包括靜脈注射、肌肉注射、口服鎮痛類藥物等,往往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導致其鎮痛效果受到較大的影響,而這些藥物的應用下由于其劑量的不確定性又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的風險被大大增大[2]。有研究發現,鎮痛泵的應用能起到更好的鎮痛效果,能減少鎮痛藥物的劑量,減少其不良反應,但依然會引起一些不良反應的發生[3]。本研究主要就骨科手術術后鎮痛泵的應用進行觀察,對其應用風險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護理對策,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158例患者,隨機分為兩組,各79例。觀察組,女性37例,男性42例,年齡41歲~82歲,平均年齡(68.17±13.54)歲;對照組,女性36例,男性43例,年齡40歲~80歲,平均年齡(68.22±13.61)歲。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給予常規鎮痛方式,采用肌肉注射、口服止痛藥的方式處理。觀察組給予術后鎮痛泵止痛,給予患者舒芬太尼170mg+0.9%氯化鈉注射液配置為200mL進行靜脈持續泵注鎮痛,給藥速度為2mL/h,在為其鎮痛48h后將裝置撤離。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術后5h、8h、12h、48h的VAS評分(VAS評分總分為0分~10分,1分~3分為輕度疼痛;4分~6分為中度疼痛;7分~10分為重度疼痛)及不良反應發生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3.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χ±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VAS評分
觀察組的VAS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2 不良反應發生率 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骨科手術的開展會給患者的機體造成程度不同的創傷,從而引起其術后出現明顯的疼痛反應[4]。這些疼痛反應的出現會給患者帶來較大的痛苦,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狀態,對患者的術后康復造成了較大的不良影響。雖然在鎮痛泵的應用下,能起到減輕患者疼痛的作用,但研究發現,這種方式的干預下,也存在一些風險,可能引起患者出現一些不良反應。因此在為患者治療期間,還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這些風險的發生,以促進患者術后的恢復。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術后各時間段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鎮痛泵的應用雖然可以有效減輕疼痛,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但依然會出現一些不良反應,比如出現的惡心嘔吐、頭暈嗜睡,尿潴留,呼吸抑制,對于這些風險進行以下分析:①惡心嘔吐:在手術治療中及術后鎮痛泵中應用的一些藥物,如阿片類藥物的應用會導致患者延髓中樞興奮度提升,從而會對催吐化學感應區造成刺激,而在手術干預前需要禁飲食也會導致其出現一些惡心嘔吐的不適感。②頭暈嗜睡:這種情況的發生是因為鎮痛泵中阿片類藥物有鎮靜的作用,給藥劑量過大引起。③呼吸抑制:導致這種不良反應發生的主要原因為使用阿片類藥物,該類藥物的應用會引起呼吸頻率下降,在應用過程中劑量過大,需要為患者進行持續泵注射等都會導致患者的呼吸抑制發生風險增大。④尿潴留:在給予患者鎮痛泵后,由于鎮痛效果較好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一些尿急等不適感,從而引發尿潴留的發生。同時給予患者嗎啡之類的藥物會影響膀胱括約肌,造成其擴張,從而導致其尿潴留的風險增大。此外導致這些不良反應的發生與患者的個人心理因素等也有關,在治療過程中需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狀態。
通過對鎮痛泵使用風險的原因分析,提出了以下幾點護理對策:①加強不良反應護理。在為患者使用鎮痛泵的過程中,若患者出現尿潴留癥狀,則采用按摩膀胱、熱敷等方式緩解患者癥狀。頭暈嗜睡、呼吸抑制的患者還需對患者的各項生命體征進行嚴密的監測,記錄患者的呼吸情況、血壓指標、血氧飽和度,積極預防呼吸抑制并加強患者訪視及溝通以便及時發現問題減小鎮痛泵藥物劑量。若患者存在惡心嘔吐等癥狀,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體位狀態進行調節,幫助其平躺,使其頭部偏向一側,以免嘔吐物反流引起誤吸窒息,及時清理嘔吐物,我們應當及時給予患者止吐藥或同時應當減小鎮痛泵藥量嚴重的應該先暫停鎮痛泵的使用,還可以在一開始使用鎮痛泵時在鎮痛泵藥盒中加入一定劑量的止吐藥進行干預,以減少其惡心嘔吐的發生。②加強鎮痛泵的管理。在應用鎮痛泵的過程中,醫護人員應加強巡查,每間隔2h~4h對其疼痛評分進行評估。積極與患者溝通,對患者的心理狀態及需求進行了解,并給予患者心理護理,及時疏導患者的情緒,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防止患者產生緊張焦慮的情緒。為患者進行健康教育,使其了解鎮痛泵的正確使用方式,告知其在使用過程中的要注意事項。③加強血液循環護理。在接受手術后的患者,受手術后長期臥床及麻醉藥物的使用等因素的影響,易導致其發生下肢麻木,護理人員需為患者講解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注意觀察患者的患肢狀態,是否發生腫脹、患肢皮膚顏色是否正常等,若發現存在異常,需及時告知醫師及時處理。
綜上,在骨科手術后給予患者鎮痛泵應用能起到較好的緩解疼痛的效果,但依然存在一些使用風險,在使用過程中還需采取有效的護理措施進行干預,以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1] 王慧,韓沖芳,楊文曲,等.前饋控制護理干預在行胸腔鏡肺葉切除術使用術后靜脈自控鎮痛泵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華現代護理雜志,2021,27(21):2909-2912.
[2] 傅志玲,張澤.曲馬多聯合酮咯酸氨丁三醇尼松用于婦科腹腔鏡手術后患者靜脈自控鎮痛30例[J].醫藥導報,2019,38(2):213-217.
[3] 曾媛,王東信,岳云,等.布洛芬注射液用于全麻患者術后鎮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前瞻性,多中心,隨機,雙盲,陰性對照臨床研究[J].中華麻醉學雜志,2020,40(9):1096-1100.
[4] 郭建麗,朱婧,楊峻嶺,等.無線遠程監控鎮痛泵在腹腔鏡腸癌根治術后患者自控靜脈鎮痛中的效果[J].中國臨床研究,2020,33(5):95-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