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蘇平

7 位“奮斗者”精神抖擻地從縣領導手中接過鮮花和獎杯,收獲如潮掌聲;3 個“躺平者”單位負責人則紅著臉上臺各領取一面黃旗,旗上印著:“不做躺平者 勇做奮斗者”。這一幕發(fā)生在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畬族自治縣新年初召開的全縣工作會議上。
一段時間以來,不擔當不作為的“躺平式”干部成為熱議話題。“躺平”是時下頗為流行的網(wǎng)絡熱詞,它原指社會上一些年輕人放棄理想和奮斗,選擇佛系的人生態(tài)度,以“躺平”姿態(tài)面對生活。然而,現(xiàn)實中少數(shù)干部不擔當不作為,缺乏信心與斗志,面對工作任務左躲右閃,甚至直接“躺平”,被群眾稱為“躺平式”干部。
“躺平式”干部是典型的不想干、不能干、干不成事業(yè)的干部。黨員干部選擇“躺平”,看似心態(tài)豁達,實則是在試探制度底線,是不擔當不作為的表現(xiàn)。近年來,隨著作風建設的深入推進,過去一些干部身上的不良風氣得到根本性扭轉(zhuǎn),但在一些基層干部中潛伏著一股“躺平”的暗流。
現(xiàn)實中,諸如提拔無望式“躺平”、推脫繞躲式“躺平”、偷奸耍滑式“躺平”、擔心問責式“躺平”、未老先衰式“躺平”等種類干部不在少數(shù)。歸根到底,無論哪種“躺平”,其本質(zhì)都是喪失了理想信念、淡忘了初心使命。“躺平式”干部以虛字當頭、空字掛帥,嚴重損害了政府形象,傷害了人民群眾的心。
“掃帚不到,灰塵不會自己跑掉。”對基層黨員干部中存在的“躺平”現(xiàn)象,我們不能姑息遷就,必須深挖根源、找準癥結(jié),采取有力措施,進行精準“靶向”治理。對不珍惜崗位、不愿作為的干部,該調(diào)整的調(diào)整,該問責的問責,對“躺平”者亮劍,讓“躺平”干部付出代價,下猛藥治頑疾。健全績效考核機制,獎勤罰懶、獎優(yōu)罰劣,破除“大鍋飯”思維和“鐵飯碗”現(xiàn)象,讓自以為端上“鐵飯碗”的“躺平式”干部無處容身。
干部是黨的事業(yè)骨干、人民公仆,敢于負責、勇于擔當既是政治品格,更是從政本分。各級黨組織要加強基層黨員干部監(jiān)督管理,教育引導黨員干部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厚植人民情懷,踐行群眾路線,把“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責任扛在肩上、刻在心里、落實到行動中,從思想深處摒棄“躺平”,真正當好人民群眾的公仆,在工作崗位上展現(xiàn)擔當、實現(xiàn)作為,不斷取得工作實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