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西南寧某小區一名7旬老人因8年來每天頻繁搭乘電梯撿垃圾被物業催繳費用近3萬元,引發網友熱議。
5月4日,事發小區物業公司負責人何先生表示,涉事業主姓巫,今年79歲,是小區某棟29樓的一戶業主,在小區住了10多年。平日里, 巫阿婆獨居,每天喜歡撿垃圾,最多的時候一天乘69次電梯進出撿垃圾,平均每天乘60次電梯。
老人將垃圾帶回家中存放,氣味熏人,影響樓棟環境。其周圍鄰居不堪其擾,多次找物業反映情況,要求物業對其行為進行制止。物業曾多次上門勸說老人,但老人拒不聽勸。
近期因為疫情原因,老人撿垃圾的行為更是讓部分小區居民擔心。社區居委會、派出所、住建局、城管、消防、物業等多個部門多次上門勸說,但老人仍不聽。
無奈之下,物業想出了向巫婆婆催繳其使用電梯費用的方法。前不久,物業將繳費通知單張貼到巫婆婆的家門口,但巫婆婆拒絕繳納這筆費用,還將繳費通知單撕下后張貼到物業辦公室門口。老人告訴物業工作人員,她已經繳納了物業費,不會繳納這筆費用,讓物業到法院起訴她。
何先生介紹,如果巫婆婆以后不再撿垃圾,物業將不會向其催繳這筆費用。但如果巫婆婆拒不停止撿垃圾,他們將考慮通過法律途徑催討這筆費用。
對此,湖北好律律師事務所陳亮律師認為,電梯是公共使用的設備,由全體業主共有,由物業公司維護,從來沒有說對電梯使用有任何的限制,只要在防火和安全的范圍之內使用,不可能根據電梯使用的頻率和損耗的程度對某一個業主進行單獨收費。這樣既沒有法律上的規定,也沒有雙方合同中的約定,這樣的訴訟應該不會得到法院的支持。
但業主們可以以相鄰權受到侵害為由到法院起訴,依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對于小區住宅內有人不斷撿拾收集廢品的行為,即使是在自家住宅內,由于環境氣味、蟑螂滋生等原因,也同樣侵犯了鄰居的合法權益。
(據光明網5.7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