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仕禹
市場在4月27日見到2863點,這是否是市場底呢?可能現在誰都不敢說,但是也有敢預測的,不過預測被打臉的比比皆是。筆者在這之前曾說過,3000點以下就是誘空,可以大膽抄底。市場事實正在不斷佐證我們的分析預判是對的。
美股在五一節后不斷下跌,而A股不再跟隨,走出了自己的獨立行情,從這一點就可以判斷出,A股市場的階段性底部應該是出現了,但是如果需要技術信號上的判斷,可能仍然需要時間。因為判斷市場真正的底部確立,需要股指突破站上并站穩60日均線作為信號,而目前市場并未出現這一信號。
因此,想要等市場的右側買入信號出現還需要時間。但是,我們目前看到部分板塊或者個股都已經出現了底部信號,比如之前的醫美板塊,以及現在的汽車板塊,特別是以比亞迪、廣汽集團、長安汽車、小康股份、長城汽車等為代表的白馬股見底回升了。它們的技術見底特征是很明顯的。當然了,見底第一波是趨勢扭轉,但是并不等于上升趨勢的到來,只能說汽車產業目前作為國民的支柱產業,確實在發揮著極大的穩定經濟的作用,它們擔當著消費的“主力軍”。
題材概念股仍然還在橫行,比如這波4月27日以來的反彈,浙江建投、中交地產等前期妖股走出了第二波行情,而湖南發展、新華制藥、雙成藥業、安徽建工、愛旭股份、瑞和股份、徐家匯、宏潤建設等又走出了它們自己的行情。總之,題材概念股百家齊放,游資重新又活躍起來了。這對維持市場人氣肯定是有作用的,但是對于指數的構筑和拉升則沒有任何的幫助。
所以,大盤想好轉,指數想健康,那必須要拉白馬藍籌股才行,但是現在的上證50指數走得比滬指還弱,所以想讓藍籌股出來擔綱有點難度。
創業板指數的走強,最終還是要靠賽道股支撐,特別是鋰電、光伏等新能源,以及半導體、芯片和集成電路等,還有東方財富、邁瑞醫療等創業板的藍籌股。
根據筆者之前的技術分析,4月份市場所探出的低點大概率是中期底部的低點;即使不是,那么滬指的2850-2650點之間內也是存在非常大的可能見底。所以,基于此預判,筆者認為此時再度行割肉空倉出局之舉實在是不理智的。
雖然說五月份的第二天大跌,使得很多人的心態再度出現變化,悲觀情緒再次主導著市場,但大家現在如何克服自己的悲觀情緒是關鍵。我覺得此時過于悲觀,肯定是不理智的,但是耐不住人性驅使,很多人還是會繼續在回調的過程當中割肉清倉出局。
如果是好股票,此時只能躺平,或者適當補倉,而絕不是現在清倉出局。真的要清倉出局,要確定市場還有很大下跌空間,市場半年或者1年內徹底無望反彈修復,才能“斷臂求生”。
市場的好轉需要時間,市場的底部也是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所以,現在大家還需要耐心等待,繼續觀察跟蹤市場。當然,一部分提前走好、領先市場行情的板塊個股,現在可以短線或者波段低吸操作,如筆者上面提到的汽車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