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 碩
安徽省市嬉子湖鎮畜牧獸醫站,安徽桐城 231441
鴨疫里氏桿菌病是一種傳染病,能夠經由呼吸道、消化道進行傳播,因此該疾病高發和養殖環境有關。該疾病出現后,患病鴨會出現腦炎、鼻竇炎、肝周炎、氣囊炎、腹膜炎等多種疾病。由于養殖環境差,容易導致細菌、病毒滋生,導致疾病發病率和傳播率更高,所以需要養殖人員營造良好的養殖環境,有效降低疾病的發病率。
鴨疫里氏桿菌病的病原血清型種類多樣,當前市面上可選擇疫苗比較多,但是部分疫苗其免疫效果并不好,同時由于養殖人員其免疫過程不夠規范,所以難以獲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另外,很多較為先進的檢測技術得以研發,但是卻沒有獲得廣泛的推廣與應用。由于養殖人員并沒有結合實際養殖情況,科學選擇和接種疫苗,再加上接種流程不夠規范,往往難以獲得有效的免疫效果[1]。
使用藥物進行疾病防治的時候,當前一般會進行藥敏實驗去指導用藥,但是現階段并沒有將藥敏實驗的作用發揮到最大,用藥的科學性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對最終的治療效果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同時,盲目用藥的情況依然存在,不僅難以獲得有效的防治效果,還可能導致出現毒副作用,貽誤最佳的治療時機,致使后期進行疾病治療時存在較大的難度。
當前依然有很多的養殖場在養殖鴨子的時候,沿用粗放式的管理方式,對于很多的飼養管理細節有所忽視,未能及時做好禽舍的清理等工作,消毒工作有所忽視,同時養殖環境比較差,環境中有一些安全隱患可能對鴨的健康生長產生威脅。
溫度變化幅度較大的季節,是養殖疫病高發的季節。同時若是養殖環境中空氣相對比較潮濕,鴨子長期處于空氣質量不佳的環境下,容易導致呼吸道疾病高發,導致其免疫力受到影響。在鴨子出現患病病例后,若是養殖場的養殖密度不科學,容易導致疾病在短時間內迅速傳播。
養殖過程中要注意科學免疫,免疫工作進行前,對養殖場內病原菌的血清狀態做詳細的了解,有針對性地選擇滅活疫苗做好免疫工作。當前市面上可供選擇的疫苗比較多,實際應用時對于抗原起到的作用存在一定差異,所以在應用時要有針對性地進行選擇。現階段我們常見和經常應用的疫苗種類有蜂膠佐劑苗、油乳劑滅活苗、氫氧化鋁佐劑苗等。其中,蜂膠佐劑苗的免疫效果較好,但存在時效性短的弊端,油乳劑滅活苗的時效性長,但是免疫效果比蜂膠佐劑差;鋁膠佐劑苗的副作用比較大,因此一定要注意科學選擇。另外,雛鴨易患鴨疫里氏桿菌病,因此免疫接種工作需要結合養殖實際制定科學的免疫接種制度,及時做好免疫接種。一般2 ~5 日齡的雛鴨需進行首次免疫,可應用蜂膠佐劑苗,劑量為0.3 mL,2 周后可應用油乳劑滅活苗做二次免疫。還可以在母鴨產蛋前為母鴨進行免疫,使得雛鴨能夠從母源抗體獲得免疫能力[2]。
當前要將藥敏實驗在臨床防治中的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應用藥物進行臨床治療的時候,藥敏實驗針對性和靈活性強,有助于進行精準用藥。要注意控制好藥敏實驗菌株的數量,合理應用抗生素,同時更加關注應用中獸醫的方式進行治療,黃連和金銀花等中草藥都能夠有效防治疾病;其次,選擇藥物的時候,主要會應用磺胺類藥物做有效治療。
首先,養殖過程中要控制好養殖密度,為鴨子創設良好的養殖環境;日常養殖工作中,要注意控制好禽舍的溫濕度,保證禽舍處于一個通風的狀態。在溫差大或是潮濕的氣候下,要注意控制禽舍中的溫度,并且注意做好防潮工作;保證鴨群的健康生長能夠獲得充足的飲水以及干凈且營養豐富的食物,定期做好消毒清潔工作,及時清理養殖產生的各種糞便等污物,合理應用各種消毒藥物對禽舍進行徹底的消毒,除了養殖環境的消毒,還應做好養殖器具的消毒工作。鴨疫里氏桿菌病發病的高峰期,可適當增加消毒頻率。保證土地的平整度,避免環境中存在各種不良因素會對鴨子的健康生長產生威脅[3]。
綜上所述,在高溫多雨季節是鴨疫里氏桿菌疫病流行的高峰期,該疾病的出現會對養殖工作造成極大的不利影響,制約養殖效益的提高。結合當前該疾病的臨床防治現狀來看,防治工作還存在很多問題,還需結合問題采取有效防治措施,降低疾病對養殖業造成的不利影響,促進養殖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