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玉潔
(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院重癥醫學科,湖南 衡陽 421001)
心力衰竭是由于各種心臟結構或功能性疾病引起心室充盈和(或)射血功能受損,導致心排血量不能滿足機體組織代謝需要,并以肺循環和(或)體循環瘀血及器官、組織血液灌注不足為主的一組綜合征,主要表現為呼吸困難、體力活動受限和體液潴留[1]。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心力衰竭常出現在許多急危重癥患者中,其進展迅速、病死率極高[2]。急性腎損傷(AKI)為臨床上短時間內腎功能受損癥狀。結合臨床并發癥,AKI可由多種因素如灌注不足、腎毒性藥物等導致,可由慢性腎臟病急性進展而成[3]。AKI注重病情的根本變化,強調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AKI在重癥監護室患者中的發生率可高達30%,是腎臟病中的急危重癥[4]。當藥物無力糾正AKI癥狀時,連續性腎臟替代治療(CRRT)成了主要的治療手段,其可以持續性減少體內多余水分,保持有效的血液循環,同時清除人體產生的廢物、毒物等物質,供給人體所需要的物質,以維持人體內環境穩定。CRRT是一種特殊類型的血液透析,臨床上廣泛使用連續性靜-靜脈血液濾過(CVVH)模式。目前,CVVH已成為標準治療模式[5]。本研究將精準護理干預方式應用于心力衰竭合并AKI患者取得了顯著效果,現報道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本院重癥醫學科一區心力衰竭合并AKI并行CRRT治療的患者110例,其中男61例,女49例;年齡18~82歲,平均(57.7±14.6)歲;急性生理學及慢性健康狀況評分系統Ⅱ評分(25.3±6.8)分。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將研究對象分為對照組(55例)和觀察組(55例)。納入標準:(1)年齡大于或等于18歲;(2)入院時間大于24 h;(3)符合2018年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診斷標準[6]和2006年AKI網絡發布的診斷標準[7];(4)行CRRT治療;(5)自愿參加本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排除標準:(1)入院24 h內死亡;(2)合并急性心肌梗死、嚴重心律失常、腦血管意外、Ⅴ期慢性腎臟病、癌癥;(3)合并焦慮癥、抑郁癥、精神分裂癥或其他自主認知缺陷疾病。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
1.2方法 (1)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干預模式。在CRRT治療過程中觀察并記錄患者神志、心率、血壓、血氧飽和度等生命體征,嚴格管理血液透析管路,及時處理CRRT機各種報警及異常情況。呼吸困難患者保持呼吸道通暢,必要時行機械通氣。對于心功能有問題的患者,注意監測心率、心律變化等。CRRT治療設備為德國貝朗機及配套管路,采用CVVH濾過模式。(2)觀察組采用精準護理模式干預。成立標準化團隊,團隊成員包括心內科、腎內科、重癥醫學科醫生和ICU專科護士,以及已接受嚴格規范CRRT培訓的護理人員等。制定精準細化管理制度,明確各成員分工及職責,在干預前進行病例討論,加強各成員間的協作能力,建立微信交流群,實時共享患者各項檢查結果等信息,并及時作出評判及處理。團隊成員共同討論并制訂個體化精準方案,確保治療、護理各項措施有效落實,根據患者病情動態調整治療方案及護理計劃。ICU專科護士嚴密監測患者意識、生命體征,并動態監測血氣分析、腎功等指標,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對癥處理。有資質的CRRT專科護士確保血液透析管路通暢,密切觀察CRRT治療中的異常情況,并及時處理。對患者心理狀態進行評估,了解患者負面情緒,必要時由心理咨詢師用專業方式進行心理疏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和自信心。由營養師為患者制訂個體化營養方案,提高患者機體免疫力。待患者生命體征平穩、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后,由康復治療師指導患者進行早期康復鍛煉,促進患者心肺功能恢復,縮短ICU住院時間。
1.3觀察指標 比較2組治療后B型鈉尿肽(BNP)、C反應蛋白(CRP)、血肌酐(Scr)水平及治療依從性、ICU住院時間,同時對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分析。治療依從性采用科室自行擬定的患者依從性調查量表進行調查,包括患者是否按時服藥、是否嚴格規范調整出入量、是否積極主動恢復鍛煉等[8-9]。該量表信效度為0.8,其中完全依從為患者嚴格遵循醫囑并完全配合臨床醫護工作;部分依從為患者在護理人員提醒下可配合部分臨床醫護工作;不依從為患者不配合臨床醫護工作,且存在擅自停藥或減藥等情況。

2.12組治療后BNP、CRP、Scr水平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BNP、CRP、Scr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2組治療后BNP、CRP、Scr水平比較
2.22組治療依從性、ICU住院時間比較 2組治療依從性、ICU住院時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2組治療依從性、ICU住院時間比較
2.3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2組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床旁CRRT治療可凈化血液中炎癥因子,調整血液中氫離子、碳酸氫根離子、鉀離子、鈉離子等,維持內環境酸堿平衡,促進內環境穩態,保證重要器官臟器功能的恢復,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及死亡。精準護理以疾病特征為基礎,綜合患者身體狀況和客觀條件,在循證醫學指導下為患者提供科學、規范、合理的個性化治療[10]。通過組建標準化護理團隊,可集中各個學科專家,通過定期和(或)不定期會議,針對某一疾病提出護理意見,全面促進了護理質量的改善和提升[11]。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后BNP、CRP、Scr水平顯著優于對照組。提示在精準護理模式干預下,患者血液透析效果有了明顯提升。近年來,該護理模式已經推廣于各類慢性病的管理中。較常規護理而言,精準護理模式更有利于改善患者臨床結局。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治療依從性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并發癥發生率、ICU住院時間顯著優于對照組。相比于單一的護理模式,精準護理模式的診療方案更細化、護理干預更全面,能更快促進患者病情恢復[12]。精準護理模式可整合醫院相關優勢資源,為相關科室交流合作搭建平臺,從而有效提高醫院醫療救治水平,更好地為患者提供規范、全面的治療和護理服務。該模式加強了各亞專業的聯系,建立了全面的綜合治療體系,改變了傳統的單一救治觀念。個體化的綜合方案更有利于患者疾病的康復,有利于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大大提高了患者住院期間治療依從性,最終可改善患者臨床結局[13-14]。
綜上所述,對于心力衰竭合并AKI患者,采用精準護理模式可提升血液透析效果及治療依從性,縮短ICU住院時間,減少并發癥發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