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現代外交》網站5月15日文章,原題:中國與中東一健康絲綢之路中國在中東的經濟利益眾所周知,但中國為增加政治和文化影響力而參與中東事務則是一個新現象。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后,中國提出打造“健康絲綢之路”。該項目應被視為“一帶一路”倡議在中東的延伸。通過打造健康絲綢之路,中國希望在中東地區傳播其軟實力影響,從而拓展外交空間。
中國對中東的外交歷來持謹慎的態度,以確保伊朗和沙特等中東國家始終如一地滿足其能源需求。同時,宙國選擇與大多數中東國家建立強有力的經濟關系,中國將中東視為其商品市場。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在該地區產生影響,崛起中的中國正以新的活力與中東國家接觸。中國發布了對阿拉伯國家政策白皮書,支持與所有阿拉伯國家建立合作共贏的關系。中東也是中國投資增長的一個重要地區。例如,在2018年,中國僅在中東的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就投資了200億美元,另有30億美元的貸款用于該地區的銀行業。這些發展拉近了中國和中東國家的距離。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一直強調與中東國家互相支持以及提供醫療援助。疫情早期,科威特向中國運送了價值30億美元的醫療設備;沙特向中國提供了醫療設備、防護服和口罩。中國投桃報李,向中東國家提供醫療援助, 首先是提供醫療用品和貸款,然后是供應疫苗6比如,中國向伊朗和土耳其提供了必要的醫療用品,如醫用口罩、檢測設備和個人防護設備。阿聯酋、巴林、埃及等國紛紛批準使用中國生產的疫苗。
這些醫療合作使中國和中東國家的關系得到擴大和深化。可以肯定的是,隨著美國在中東的影響力減弱,中國將在該地區崛起,而打造健康絲綢之路等舉措將有助于這一發展。▲(喬恒譯)
環球時報2022-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