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孫夢婷 周峰宇
4月的洛陽城迎來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牡丹花競相開放,姹紫嫣紅。在這美好的季節里,國網洛陽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團支部榮獲全國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這是共青團中央授予基層團組織的最高榮譽。
變電檢修中心是電網核心生產業務機構。該團支部現有共青團員11名,35歲及以下青年39名。該團支部牢牢抓住為黨育人的根本任務和服務大局這一工作主線,團結廣大青年以“頂梁柱、頂得住”的服務擔當,將團支部建設成企業的堅實堡壘。
國網洛陽供電公司變電檢修中心團支部著力建設“五室五品”紅色陣地,積極打造青年培養示范基地。2021年,結合建黨百年“學黨史、強信念、跟黨走”主題活動,支部創新開設“黨史微講堂”“安全基本功微教學”“技術攻關微筆記”“科技成果微分享”四微融合式云課堂,組織青年員工學習660人次,構建學思踐悟政治理論教育體系。
變電檢修中心團支部結合春季大型綜合檢修工程,以黨建帶團建,開展“黨課進一線”活動,從黨的發展歷程中發掘解決實際問題的“金鑰匙”。深化青年大學習,以百年黨史中的優良家風為“紅色養料”,引導青年傳承革命前輩的紅色家風,樹新風、作表率。開展“我心向黨”紅色故事會,匯聚廣大青年新生力量以書為伴,汲取“紅色養分”。
變電檢修中心團支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支部采取“書記帶頭示范學、責任區分組討論學、聯系實際主動學”模式,帶領青年深入挖掘各個歷史時期偉大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時代價值,學思踐悟“如何傳承紅色精神,助力電力檢修干精彩”,在各項綜合檢修工程和重大保電任務中匯聚檢修鐵軍力量。
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變電檢修中心團支部青年舍小家為大家,對給141家重要客戶供電的變電站開展不間斷特巡特護,為抗擊疫情和居民生活、企業復工復產提供可靠的電力供應保障。
29歲的亓學忠是商丘人,在變電檢修中心二次運檢一班從事繼電保護工作。2021年1月24日,婚后第三天,他就帶著妻子趕回洛陽。回來后,他立即換上工作服,一頭扎進洛陽220千伏衡山輸變電工程二次驗收工作中。經過20多天的鏖戰,順利完成試驗。面對就地過年倡議,亓學忠沒有猶豫,和妻子一起留洛過年,并利用春節期間整理試驗報告和設備臺賬,同時為保障春節期間可靠供電、巡檢消缺而時刻待命。
去年7月河南暴雨水災期間,變電檢修中心青年孫道麟、戚弘亮、武巖松主動加入國網洛陽供電公司首支救援搶險隊。2021年7月23日14時40分,救援突擊隊抵達安陽220千伏易都變電站,此時的變電站門口已站滿居住在附近的群眾,他們期盼地問道:“什么時候有電啊?”隊員們堅定回答:“竭盡全力,最快速度恢復送電。”

變電檢修中心青年員工。
次日凌晨,經過救援隊近15小時不眠不休的連續努力,安陽220千伏易都變及鄴南變等5座110千伏變電站送電完畢,易都變及其所帶的110千伏系統全面恢復正常運行方式,湯陰縣工業園、山西中南部鐵路(瓦日鐵路)通電了。首戰告捷!汗水浸濕了電力鐵軍的工裝,可此時的他們還來不及停歇,便又要奔赴下一個戰場!
變電檢修中心團支部以服務大局為本,助推“共青團+安全生產”“共青團+精益檢修”工程落地,真正把團支部建設成為助力企業發展的堅強集體。近兩年,該團支部青年高質量完成730項電網檢修項目,第十四屆全運會場地自行車賽等371項保電任務,積極服務洛陽地鐵1、2號線等一大批重點項目建設,為洛陽城市建設提供堅強電力保障。
變電檢修中心團支部制定《青年培養大綱》,搭建“一對一精準幫扶”專家指導平臺,建立青年專業帶頭人團隊,構建技術總結傳承體系。
2021年,該團支部簽訂師徒合同15份,每月開展專業技術分析總結會、駐廠拆解異常設備教學、新技術“百家講壇”、專業技能競賽等活動,積極打造“思想覺悟高、業務能力強、創新創效靈”復合型人才培養基地。依托鄭雷勞模工作室、繼電保護實驗室等平臺,建立青年科研攻關柔性團隊,以支部為橋梁將各專業優勢資源聚零為整,打造“產—研—學”創新品牌陣地。
近年來,該團支部堅持創新引領,廣泛動員青年立足本職崗位,積極探索,深入開展創新創效系列活動。該團支部先后申請專利11項,發表論文8篇,出版論著2部,1項成果獲國際質量管理創新大賽最高獎項鉑金獎。2021年,該支部獲河南省五四紅旗團支部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