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圖_董鵬磊
4月的原野,桃花粉嫩、梨花雪白,油菜花漫山遍野鋪了一層鵝黃。在這春暖花開的季節里,110千伏溫莊變電站內,國網原陽縣供電公司運維檢修部變電檢修班一個個忙碌的身影,裝點著不一樣的春色。
“今天的檢修工作是溫35千伏南母缺陷處理、耐壓試驗和溫福1間隔預試定檢……”4月7日10時,在班前會上,變電檢修班班長陳永杰交代了工作內容、完成時間和安全注意事項后,按照變電檢修工作方案的分工,3人一組依次展開工作。
在35千伏溫09板溫福1間隔預試檢驗現場,工作人員利用春檢設備停電時機給電流互感器施加一次電流,檢驗繼電保護動作的準確性和正確性。如有故障,可以第一時間切開線路,保證站內電氣設備可靠運行。
“注意一下,操作儀器時,儀表指示必須為零。”陳永杰一邊仔細觀察著工作中的每一個細節,一邊不忘提醒工作人員要操作規范。

國網原陽縣供電公司工作人員察看線路保護裝置。
“先別操作儀器,建明,你剛接的導線電路是并聯還是串聯?”剛入職不到4個月的新員工趙建明,把兩根導線分別連接在大電流發生器最外兩端的接線柱上和電流互感器A相兩側后,心里一時慌亂,忘了用鉗形電流表測量導線的電流,就直接示意同伴進行儀器操作。陳永杰看到了這些,皺起了眉頭,立即制止:“強調多少次了,工作中要細之又細。就算是導線接的位置不錯,測電流這一步驟也不能少。安規知識學哪里去了?”趙建明被陳永杰嚴厲地呵斥,羞愧得滿臉通紅。之后,趙建明謹聽他的指導,嚴格按照安規進行電流互感器換相操作,伴隨著高壓室內傳來“砰”的跳閘聲,達到保護定值的溫福1開關實現了正確跳閘。
與此同時,在35千伏南母母線排橋架內,一個不到1平方米的空間里,44歲僅有110斤的周新海鉆進去,勉強調整位置后,一直貓著腰靠探照燈的光線觀看絕緣套管、母線套管有無放電痕跡,對母線排連接處裸露部分纏繞絕緣繞包帶,用棉紗清掃母線灰塵。自參加工作以來,他已記不清這是多少次在狹小的空間里干活了。
“每天這樣忙,習慣了。”周新海頭也不抬,繼續忙碌。20分鐘后,他扒著母線橋支架露出頭,利用臂力支撐從里面鉆出來,看到同伴把已打開的母線橋封蓋后,又迅速跳進去,加急對下一段南母消缺處理。直到12時47分,他在母線排橋架內連續工作了近3個小時。
待南母母線消缺處理和耐壓試驗結束已是16時27分,但是一天的工作并沒有真正結束,直到17時,坐在車里返回單位的師傅們聽到“變電站35千伏南母母線和溫福線已恢復送電”的消息后,變電檢修任務才算圓滿完成,大家懸著的心也終于落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