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百花齊發:131篇會計碩士(MPAcc)優秀學位論文研究

2022-05-18 06:59:00張俊瑞博士生導師秦小桅
財會月刊 2022年10期
關鍵詞:案例理論研究

張俊瑞(博士生導師),林 靜,辛 星,秦小桅

一、研究背景、目的與意義

(一)我國會計碩士(MPAcc)專業學位論文的基本要求

全國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委員會(簡稱“會計教指委”)在《會計專業學位基本要求》中對學生獲得會計專業學位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掌握的基本知識、接受的實踐訓練和具備的基本能力提出了明確要求。其中,第二部分第五條明確指出“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要體現專業學位特點,突出學以致用,注重解決實際問題。學位論文應當體現學生已系統掌握會計理論、專業知識和研究方法,具備綜合運用會計等相關學科的理論、知識、方法,分析和解決會計相關領域實際問題的能力,并具有一定創新性和實用價值”。此外,會計教指委在《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指導意見》中更是對論文流程規范、內容要求、評價指標體系、格式規范等進行了詳實、明確的規定,成為各培養院校指導學生完成學位論文的重要依據。

(二)優秀學位論文評選的基本情況

寫作學位論文是研究生培養教育過程中的重要環節,學位論文水平是綜合反映研究生培養質量的重要標志[1]。為進一步規范MPAcc的教學工作,提高MPAcc 專業學位項目人才培養質量,自2008 年起,會計教指委發起了全國MPAcc專業學位優秀學位論文評選工作,并由全國會計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指導中心和會計教指委秘書處協助實施,至今已評選了十屆,共選出131篇優秀學位論文。

會計教指委于2013年10月發布《全國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優秀學位論文評選辦法(試行)》,2018 年10月發布《全國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優秀學位論文評選辦法》,2019 年10 月再次發布最新的《全國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優秀學位論文評選辦法(2019 年修訂)》。2018 年版較2013 年版的區別在于每屆評選的優秀學位論文數量從10 篇增加到20 篇。2019 年版與2018版并無太大差異,只是表述更加簡潔。

《全國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優秀學位論文評選辦法(2019 年修訂)》規定,優秀學位論文評選工作秉持科學公正、優中選優、寧缺毋濫的原則,每年組織一次評選,評選程序為:論文推薦——形式審查——匿名通信評審——會議集中評審——會計教指委審批——公示——批準。

根據會計教指委《關于開展2021年全國MPAcc優秀學位論文評選工作的通知》,2021年MPAcc專業學位優秀學位論文的評選范圍是2020年9月1日~2021年8月31日通過學位論文答辯并獲得MPAcc專業學位的畢業學員的學位論文。評選形式為網上報名參選和網上專家評審。參與評選的培養單位需在系統上傳參選論文、作者承諾書(掃描件)、企業推薦意見(若有,掃描件)、中國知網文本復制檢測報告單(簡潔版)等文件,且以附件形式上傳的論文中不能出現學校、姓名、指導老師等相關信息,論文總文字復制比須低于15%。

(三)研究目的與意義

MPAcc 專業學位論文作為反映MPAcc 培養單位人才培養質量的具有較強綜合性的指標,成為MPAcc 專業學位項目專項評估和質量認證指標體系中占比最高的指標,獲評優秀論文的多寡自然也成為培養單位培養質量的代表性標簽。本文旨在通過對2008 ~2020 年會計教指委十次評優中評選出的131篇MPAcc優秀學位論文的分析,總結MPAcc專業學位論文的特點,汲取論文撰寫的經驗,實現指導學生掌握論文寫作方法、規范論文寫作過程,提高學位論文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和能力提升的目的。

為了深入探究MPAcc 專業學位優秀學位論文的背景及培養單位情況,本文擬對MPAcc 專業學位論文進行如下描述性統計:優秀論文年份分布、培養單位區域分布、培養單位院校類型分布、論文篇幅、摘要、致謝詞等(限于篇幅,部分圖表未列示,統計結果留存備索)。為了深入探究MPAcc 專業學位優秀學位論文選題領域,本文擬基于會計、審計、財務三大選題領域,進一步將研究領域細分為績效評價、成本管理、投融資、會計準則熱點問題、企業并購、公司治理等。為了更加生動直觀地呈現數據,本文根據選取的關鍵詞制作了詞云圖。同時,本文也包含有關MPAcc專業學位論文的理論基礎分析和研究類型(方法)分析。通過基于不同角度、運用不同方法的分析,探索優秀學位論文作者的研究方向、研究方法和研究內容,總結已獲優秀學位論文的發展歷程,預測未來MPAcc 專業學位項目的發展方向,并期望通過本研究為我國MPAcc 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和發展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二、MPAcc 優秀學位論文的描述性統計

(一)年份分布

2018 年10 月8 日,會計教指委發布了《全國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優秀學位論文評選辦法》。鑒于MPAcc 培養院校的大幅擴張和招生人數的急劇增長,在第六條獎勵辦法中,將優秀學位論文獎的數量由之前的10 名增加到20 名。優秀學位論文組織獎仍保持兩名。從2008 ~2020年歷屆評選的優秀論文來看,除2014年因有2篇論文得分相同而評出11篇優秀學位論文外,2008 年、2012 ~2017 年每年均評出10 篇優秀論文,2018 ~2020 年每年均評出20篇優秀論文。

根據會計教指委評獎辦法的規定,各培養單位對評選范圍內的學位論文進行篩選,向會計教指委推薦參選論文,原則上每家培養單位每屆可提交2篇參選論文。評選年度被授予學位的學員人數在100 人(含)以上的培養單位,或上一屆有學員獲得優秀論文獎的培養單位,可再增加2 篇參選論文。評選年度被授予學位的學員人數在20 人(不含)以下的培養單位,每兩年參加一次評選。

基于此,每一屆評選的投稿論文數量存在差異。近些年每年申請評優的論文數量高達幾百篇,最終只有20篇論文能夠從通信評審、會議評審等各個環節戰勝對手、脫穎而出,足見競爭激烈、難度極大。如表1 所示,2008 ~2020 年一共有131 篇優秀學位論文、1218 篇投稿,總體獲獎率為10.76%。總的來看,優秀學位論文獲獎率呈下降趨勢,2020年達到最低,獲獎率僅為6.99%,表明優秀學位論文評選的競爭日益加劇,獲得優秀學位論文獎的難度正不斷加大。因此,獲得一篇以上優秀學位論文,亦成為很多培養院校彰顯其培養質量、宣傳其培養成果的標志性指標。

表1 MPAcc優秀學位論文獲獎率

(二)培養單位分布

基于MPAcc 培養單位的增加,申報并獲得MPAcc 優秀學位論文獎的院校也與日俱增。截至2020年末,累計已有50所培養院校的131篇論文獲得優秀學位論文獎,校均2.62 篇。表2列示了131篇優秀論文在培養單位之間的分布情況。

表2 MPAcc優秀學位論文培養單位分布

縱向來看,中山大學鶴立雞群,一覽眾山小,共有10 篇論文獲優秀學位論文獎;東北財經大學、暨南大學緊隨其后,各有8 篇論文獲優秀學位論文獎;武漢理工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各有7篇論文獲優秀學位論文獎;北京交通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各有6 篇論文獲優秀學位論文獎;西安交通大學有5 篇論文獲優秀學位論文獎;蘇州大學、南京審計大學、廈門國家會計學院各有4 篇論文獲優秀學位論文獎;北京國家會計學院等7 所院校各有3 篇論文獲優秀學位論文獎;廈門大學等8 所院校各有2 篇論文獲優秀學位論文獎;北京林業大學等22所院校各有1篇論文獲優秀學位論文獎。從橫向來看,自2018年優秀學位論文由之前的10 篇增加到20 篇后,有多家培養單位每年獲獎2 篇論文。其中:武漢理工大學的表現最為亮眼,2018 ~2020 年連續三年各有2 篇論文獲獎;中山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暨南大學、西南財經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浙江財經大學也分別取得一個年度有2篇論文獲優秀學位論文獎的佳績。這充分體現了以上培養單位高度重視學位論文工作,在學位論文規范建設、學位論文指導、優秀論文獎勵等方面都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取得了令人艷羨的成績。

(三)培養單位所在行政大區分布

在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劃分了六大行政區,分別是東北區、華東區、華北區、中南區、西北區、西南區。截至2021 年末,共有296 家MPAcc 培養單位,分布在六大區的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統計表明,MPAcc培養單位中,華北區有63家,東北區有31 家,華東區有86 家,中南區有60 家,西北區有29 家,西南區有27 家。按省級行政區,MPAcc培養單位排名前五的分別是:北京34 家,占比11.5%;江蘇21 家,占比7.1%;湖北19 家,占比6.4%;山東17 家,占比5.7%;陜西15 家,占比5.1%,這些省份可被稱為MPAcc培養的“大戶”。相反,西藏、寧夏僅有2家MPAcc培養單位,青海、海南、貴州僅有1 家MPAcc 培養單位。統計結果還表明,MPAcc培養單位的數量與各地的人口、政治、經濟地位及高等教育發達程度存在直接關系。越是西部地區,越是經濟不發達省份,MPAcc培養單位越少,這反映了在MPAcc培養單位分布上,仍存在著“胡煥庸線”問題。

從131 篇優秀論文所在行政區的分布來看(見圖1),分布在中南區的最多,優秀學位論文數量高達41 篇,占比31.3%,其中位于廣東省的中山大學、暨南大學“羊城雙雄”貢獻巨大,成為優秀論文的佼佼者。分布在西北區、西南區、東北區的優秀學位論文數量則相對較少,僅有9篇、10篇、10篇,分別占比6.88%、7.63%、7.63%。

圖1 MPAcc優秀學位論文行政大區分布

自1986 年起,根據地理位置和經濟發展水平,黨中央、國務院將我國劃分為東部、中部、西部三個地區。從131篇優秀論文的地區分布情況來看,東、中、西部分別有91 篇、21 篇、19 篇,東部可以說是“一騎絕塵”,大幅度甩開中部和西部地區。這充分反映了我國東西部發展不平衡、教育資源分配不合理的現象在MPAcc 人才培養領域也有突出體現,西部地區高校受區域經濟發展、地理位置、資源條件等因素所限,在MPAcc 人才培養方面與東部發達地區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2]。

(四)培養單位獲批批次(年份)分布

從MPAcc 培養單位數量變動情況來看,2004年,會計教指委公布了首批24 家MPAcc 培養單位,2007 年、2010 年、2011 年、2014 年、2016 ~2020年增設了培養單位,其中2010 年增加最多,達79家,2020 年又新增25 家。至此,全國共有296 家MPAcc培養單位。

在統計2004 ~2020 年優秀學位論文培養單位獲批批次(年份)及比例的基礎上,本文進一步按照培養單位獲批批次(年份)對每年的獲獎論文進行了統計,如表3 所示。可見,首批培養單位的獲獎論文最多,占比超過半數。

表3 2004 ~2020年MPAcc優秀學位論文培養單位獲批批次(年份)及比例

此外,2008 ~2020年前兩批培養單位共有76篇獲獎論文,占比58.02%,遙遙領先于第三、四批的35.11%和第五批的6.87%。其中一些培養單位當年獲獎論文超過1 篇,如2020 年暨南大學、武漢理工大學、浙江財經大學和上海國家會計學院4 家培養單位各有2篇優秀論文,故共有16家培養單位貢獻了20篇優秀學位論文。

(五)培養單位隸屬部門分布

圖2 列示了131 篇優秀論文培養單位隸屬部門及獲獎論文占比。

圖2 MPAcc優秀學位論文培養單位隸屬部門及獲獎論文占比

從整體來看,我國高校的隸屬關系分為兩種類型:中央部委直屬和地方所屬。中央部委包括教育部、財政部、中央統戰部等部門(除此之外,還有工信部、國家體育總局、交通運輸部等十多個國家部委管轄部分高校。但這些高校或者未成為MPAcc 培養單位,或者未獲得MPAcc 優秀學位論文獎)。本文進一步按照教育部直屬,省、地屬,財政部直屬,中央統戰部直屬高校的分類標準對樣本進行了劃分。131 篇優秀論文中,有65 篇(占比49.62%)來自教育部直屬高校,這與獲獎論文培養單位多為985/211和雙一流院校有關;有48篇(占比36.64%)來自省、地屬高校,占比也較高,說明省、地屬高校實力也不容小覷;有10篇(占比7.63%)來自財政部直屬培養單位,包括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廈門國家會計學院、上海國家會計學院;有8篇(占比6.11%)均來自隸屬中央統戰部的暨南大學。

從MPAcc 優秀學位論文在雙一流高校與非雙一流高校的分布情況來看(見圖3),優秀論文來自于雙一流高校的數量高于非雙一流高校,但差距在縮小。近年來,非雙一流院校優秀論文數量增長迅猛,大有趕超雙一流高校之勢;尤其是2018年,非雙一流院校優秀論文數成功反超,以11 篇超過雙一流高校的9篇。

圖3 MPAcc優秀學位論文在雙一流高校與非雙一流高校的分布

(六)論文篇幅

論文篇幅一般用頁碼和字數表示,是反映論文工作量和工作實效的重要信息。通常來說,論文篇幅越長,論文的字數越多,工作量越大,但論文工作量大小還受論文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樣本量、調查工作、選題難度的影響,篇幅并非衡量論文工作量的唯一指標。表4 是對131 篇優秀論文篇幅的統計,從中可以看出優秀論文的篇幅存在差異。以頁碼計,論文平均篇幅為78.79 頁,最大篇幅來自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一篇論文,高達126 頁,西南財經大學、上海財經大學、西安理工大學、東北財經大學有幾篇優秀論文篇幅也超過110頁,而最小篇幅僅40頁,優秀論文中72頁出現的頻次最高。圖4為優秀論文篇幅區間分布情況,可以看出多數論文介于62 ~95頁。

表4 MPAcc優秀學位論文篇幅的描述性統計

圖4 MPAcc優秀學位論文篇幅區間分布

本文通過箱線圖來描述131篇優秀論文篇幅的變化趨勢,見圖5。可以看出,2008 年論文集中分布在55 ~104 頁,2020 年論文集中分布在72 ~82頁,這表明優秀學位論文的篇幅呈穩步增長趨勢,論文篇幅的集中度也在增加。雖然論文篇幅長短并不能代表論文質量,但從統計分析來看,兩者仍存在較強的正相關關系[3]。

圖5 MPAcc優秀學位論文篇幅變化趨勢

(七)論文摘要分析

論文摘要是對論文寫作的主要觀點、主要研究結論的總括性描述,一般要開門見山、簡明扼要,高度凝練。摘要不宜過長,一般500 ~800字為宜。

本文對131 篇優秀論文摘要字數的分析見表5。可以看出,論文摘要平均為851.24 字,最多為2970字,最少為165字,普遍為198字。方差較大,表明摘要字數變化幅度較大,各培養單位對摘要的要求差異較大。圖6為131篇優秀論文摘要字數的區間分布情況,可見分布區域主要介于165 ~1185字。

表5 MPAcc優秀學位論文摘要字數的描述性統計

圖6 MPAcc優秀學位論文摘要字數區間分布

本文通過箱線圖來描述131篇優秀論文摘要字數的變化趨勢,見圖7。可以看出,2008 年論文摘要集中分布在618 ~1559 字,2020 年論文摘要集中分布在660 ~1122字,2013年和2015年論文摘要字數最為集中。總體來看,優秀論文摘要的字數較為穩定,摘要字數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區間逐漸縮小。

圖7 MPAcc優秀學位論文摘要字數變化趨勢

(八)致謝詞分析

致謝詞是論文的一個組成部分,反映了作者在完成論文過程中需要感謝的人和事,以及作者完成論文的心路歷程。出于論文評審的需要,部分論文的致謝詞未予公開。131 篇優秀論文中,可供進行描述性統計的有66 篇論文的致謝詞,其字數的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6。從表6 可以看出,這些優秀論文致謝詞的質量參差不齊。致謝詞字數最多的為2508 字,最少的僅165 字,中位數為544.5 字。另外,本文經過對致謝詞內容的分析,將其分為中規中矩(26 篇)、真情流露(25 篇)、簡潔真摯(4 篇)、言簡意賅(4 篇)、缺乏新意(4 篇)和虛情假意(3 篇)六種類型。雖然致謝詞對論文質量的影響不大,但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學生對論文的重視程度和態度,對論文重視程度較高和態度端正的學生致謝詞往往真情流露、文采飛揚,而非簡單地生搬硬套他人模板或三言兩語應付差事。研究發現,66篇優秀論文中大部分論文的致謝詞質量都很高,說明論文質量與致謝詞質量具有一定的正相關性。

表6 MPAcc優秀學位論文致謝詞字數的描述性統計

三、MPAcc優秀學位論文選題領域(方向)分析

MPAcc 專業學位論文選題應有一定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觀點和研究結論應有一定的創新,應反映出作者有獨立擔負專門技術工作或解決實際業務問題的能力[4]。《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基本要求》中指出,學位論文應能夠體現學生在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的學業成果,MPAcc專業學位論文應倡導學生運用理論知識解決實踐中的管理問題,論文要具有創新性和實用價值。

論文選題是撰寫論文漫長征程中的第一步,對論文的質量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論文選題應體現《會計碩士專業學位基本要求》和《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指導意見》的要求,做到“緊密結合會計實務,解決會計實際問題”。選題的創新性和實用價值體現為運用新穎的研究方法解決管理中的現實問題,以及有明確的職業背景和行業應用價值。

下面以131篇MPAcc優秀學位論文作為研究樣本,從選題領域、熱點關鍵詞和選題行業三個方面進行論文的選題研究。

(一)選題領域

會計教指委提出,MPAcc專業學位論文選題的方向“一般應集中在會計、財務、審計以及與之交叉的相關管理、稅務、咨詢、內控、戰略、風險管理、信息技術等相關、相近領域”。段洪波等[5]認為,我國會計學碩士論文選題呈現多樣化的趨勢,但是總體圍繞會計學、審計學和財務管理。根據2021 年《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必修課程參考性教學大綱》總結的MPAcc的理論知識,本文將MPAcc學習內容劃分為會計(財務會計和管理會計)、審計和財務三大知識領域,核心知識點如表7所示。

表7 MPAcc理論知識方向與核心知識點

根據研究內容及運用知識點情況,對131 篇優秀論文選題領域進行分類,如表8所示。

表8 MPAcc優秀學位論文選題領域統計

由表8可知,在歷屆MPAcc優秀學位論文選題三大領域中,會計領域獨領風騷,以54.20%占據半壁江山;其次是財務領域,占比為39.69%;審計領域最少,占比僅為6.11%。顯然,MPAcc 學位論文以會計問題作為主要研究領域,與該專業學位類別是高度吻合的。審計選題較少的原因在于:一是在“大會計學科”概念中,會計包含審計在內;二是我國另有審計碩士專業學位項目,審計從會計中分離并做大做強的趨勢較為明顯,故MPAcc 學位論文中審計論文的選擇較為局限。

在選題方向的劃分上,將明確歸屬于風險管理、稅務管理、審計與內部控制等方向的論文單獨進行分類,其他則根據2021 年《會計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專業必修課程參考性教學大綱》總結的知識點進行劃分,具體選題方向如表9所示。

表9 MPAcc優秀學位論文選題方向

從表9可以看出,在所有研究領域中,成本/管理會計方向的論文占比最高。由于管理會計在不同企業或主體應用的個性化特征明顯,缺乏標準化和規范化,加之近年來互聯網和大數據的發展,為管理會計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進而直接影響到優秀論文的選題。例如:2020 年元鑫男的論文《制造企業精細化預算管理研究——以江蘇凱倫公司為例》,以ARIS業務流程管理平臺為基礎,將全面預算管理納入企業的信息系統模型構建中,以期為制造業完善精細化預算管理提供具體參考路徑;2020 年凌玉竹的論文《開放式創新模式下HV 企業價值鏈成本管理研究》,構建了企業開放式創新模式下的價值鏈成本管理協同演化機制,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及其他企業都有一定的啟示意義;2020年劉惟的論文《東方國信股權激勵實施效果研究》,建立了動態的股權激勵事中評價體系;等等。這幾篇優秀論文都將管理會計知識靈活地運用于企業實踐中,為行業發展提供了建設性意見和建議,具有較強的行業特點和實用價值。

位居第二位的是資本市場。本文將投融資、企業并購、資本運作和投資者保護等選題納入資本市場的范圍,其中投融資和企業并購最受追捧,131篇論文中有12篇投融資方向的論文和8篇企業并購方向的論文。

同時,大智移云、云會計、財務云等選題的出現,說明MPAcc 專業學位教育不斷吸收新技術和新經濟的知識營養,體現了知識更新、新陳代謝的特征。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對會計的計算方法、管理手段、報告方式都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6]。MPAcc研究生對此類論文的偏好也在逐漸升溫,在新興選題的寫作過程中,通過學習新知識、研究新問題,其創新性思維得到訓練,有助于產生創新性成果。

本文還分析了指導老師的研究方向及職稱,發現學生的論文選題和指導老師的研究方向也有一定關系。例如:2017 年徐云云的論文《考慮質量損失的云會計AIS可信性優化研究——以MM供應商為例》,對云會計環境下AIS 可信性優化問題進行了深入而系統的研究,而徐云云的指導老師重慶理工大學程平教授,是“中國云會計”概念的提出者,也是“互聯網+會計”領域的重要踐行者;2018年朱瑋熙的論文《國際租賃會計準則改革對我國民航業預期影響研究》指導老師是廈門大學楊綺副教授,其研究方向為國際會計。這些例子說明指導老師的研究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學生的學位論文選題。本文還對可見指導老師姓名的55 篇MPAcc 優秀學位論文的導師職稱進行了統計,發現有69.09%的優秀論文的指導老師為教授,27.27%的指導老師為副教授,3.64%的指導老師為講師,表明優秀論文指導老師為教授的占比更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說明,老師的職稱越高,所指導學生的學位論文質量越高。這恰好體現了學位論文的研究對象、選題領域展現出的特征能反映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學生就業去向與培養方向的結合是否緊密、是否內在一致,與老師的研究領域、研究方向是否融合等問題[7]。

(二)論文選題逐年分布特點

為了研究近年來MPAcc 學位論文選題的變化趨勢,在細分研究方向的基礎上,對131 篇優秀論文的選題按照年份進行統計。如表10所示,2008 ~2020 年,MPAcc 優秀學位論文中每年都有來自成本/管理會計領域的論文,尤其是績效評價與成本管理方向。另外,因為財務會計和財務管理是會計的學科基礎,對會計、財務實踐具有廣泛的輻射力,即使對新興領域會計與財務問題的探索,也離不開對基本會計、財務原理的應用,故這兩大領域一直以來都是炙手可熱的選題領域,近年來出現頻率更高。受互聯網迅速發展的影響,2017年出現了“云會計”方向論文,這表明研究生開始關注技術變革對會計學科的影響,故單獨列出“新技術/新經濟”一類。

表10 MPAcc優秀學位論文選題方向分年統計

(三)選題熱點關鍵詞分布

提取131篇優秀論文的關鍵詞并進行統計和匯總,得到詞云圖(圖8),圖中詞匯出現的頻率與字號大小正相關。如圖8所示,近幾年MPAcc優秀學位論文的關鍵詞呈現多樣化的特點,但熱點詞匯如平衡計分卡、預算管理、內部控制、成本管理、盈余管理等出現的頻率更高。

圖8 MPAcc優秀學位論文關鍵詞詞云圖

綜觀131 篇優秀論文,從每篇論文中提取一個最核心的關鍵詞,在不重復統計的情況下,發現有117篇論文的關鍵詞集中在30個熱點詞匯上,另外14篇論文無明顯集中的熱點詞匯,本文將其表示為“其他”。具體數量及占比如表11所示。

表11 MPAcc優秀學位論文熱門關鍵詞及數據統計

某些論文關鍵詞的高度重合一方面說明該研究方向較為成熟,但另一方面也說明論文選題存在扎堆現象。也有一些論文能夠緊密結合國家重大政策變遷,研究其對會計及企業的影響,例如有三篇論文涉及當年我國“營改增”政策轉型,其中:2015年諳欣燁的論文《營改增對融資租賃行業稅負的影響研究——以BH 企業為例》,對“營改增”及融資租賃的相關概念進行了歸納與研究,對融資租賃企業應如何應對“營改增”政策轉型提出了建議;2013年張琳的論文《基于交通運輸行業視角下營業稅改增值稅研究》,通過理論公式推導“營改增”的變化,引出“營改增”在我國交通運輸行業當中的現實有效性;2020 年張瑀琦的論文《“營改增”與機械制造企業服務化轉型效果研究——以三一重工為例》,以三一重工為例,研究在機械制造企業服務化轉型過程中,“營改增”如何經由產業鏈,影響其服務化投入產出效率及轉型效果,從而為其主動適應稅改、推進轉型提出優化建議。

(四)論文研究對象的行業分布

根據我國《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 4754-2017)(2019年修訂版),我國的行業分為農業、采礦業、制造業、建筑業等20 大類,由于個別優秀論文沒有明顯的行業特征,例如2018 年胡雪君的論文《企業高管何以走向腐敗——基于管理層權力理論與制度理論視角的多案例分析》涉及較多行業,此處用“綜合”表示。131 篇優秀論文的行業分類結果見圖9。

圖9 MPAcc優秀學位論文研究對象的行業分布

由圖9 可以看出,優秀論文中,除“綜合”外,被研究最多的五大行業分別是: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采礦業。其中,制造業每年占比波動不大,基本穩定在30%左右。

在全面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過程中,我國出臺了若干稅收優惠政策,以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提高研發強度,相關政策實施及其經濟后果研究就成為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如2019 年詹怡的論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實施效應研究——以S公司為例》,選取科技型中小企業S公司進行案例研究,從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角度有針對性地看待加計扣除政策的影響,并結合S公司具體情況提出有效的建議。

(五)論文選題的優缺點

好的選題是好論文的基礎。通過對131 篇優秀論文選題的統計分析,發現其有以下特點:所有論文選題都在會計及相關領域范圍內,沒有跑、偏題的情況,當然,偏題論文也難以獲選優秀論文;成本會計和管理會計仍然是近幾年論文選題最主要的方向;新的選題方向得到拓展,很多新穎選題不時涌現。例如:2020 年魯婭珺的論文《加密貨幣的會計處理研究——以Digital X 公司為例》,研究了加密貨幣在案例公司中的應用;2018年聶唯倩的論文《游戲企業收入確認與計量研究——基于三七互娛的案例分析》,對我國游戲行業收入確認與計量原則的應用進行了研究;等等。在會計教指委的選題導向下,近年來的論文選題與專業學位的培養要求更加吻合。據統計,“并購”是論文關鍵詞中一大熱詞,學生可以運用相關專業知識思考并解決企業并購中的問題,因此并購案例極易成為MPAcc 學位論文的研究方向。例如:2017年司燕寧的論文《“并購機器”藍色光標的績效緣何不斷攀升?——基于并購動因和支付方式的視角》,從并購動因和并購支付方式這兩個角度,深入分析了藍色光標的歷次并購行為對績效的影響程度;2020 年顧慧寧的論文《東山精密連續并購創造價值的案例研究——基于資源編排視角》,以2014 ~2018 年東山精密連續并購事件為研究對象,探究了東山精密通過連續并購進行價值創造的過程和效果。

通過對優秀論文選題的分析,可發現論文選題仍存在以下問題:由于我國MPAcc 專業學位研究生的學制一般為兩至三年,所開設課程以應用型、實踐型為主,研究型課程較少,故對訓練研究生的科學思維和科研能力稍顯不足;一些學生缺乏對國家政策出臺、變更以及周圍事物的觀察力、領悟力,選題容易偏向經驗命題而缺乏創新性和新穎性;案例分析運用的基礎理論人云亦云,模仿性、重復性強,與自身案例的結合不夠緊密,甚至案例偏離理論支持;在調研報告及組織診斷型論文中,調查案例的代表性不足,被調查對象對數據保密的要求也不利于獲取真實、完整、系統的調研數據,影響論文的質量;熱點話題往往更容易吸引學生,但也容易出現盲目追隨熱點而缺乏從熱點中發現新的研究視角、提出新穎的研究問題等現象,導致論文選題個性不足。

綜上,MPAcc學生在進行論文選題時應緊跟時代、新興行業、新興業務發展對會計的影響,增強對經濟現象的觀察力,善于發掘新問題、采用新方法,遵循“四象限法則”,并最終解決問題[8]。另外,學生要打好專業理論基礎,學會運用經濟學、管理學相關理論思考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在選題時尤其要避免人云亦云和老調重彈,要善于結合自己的工作實踐、實習實踐,思考并發現研究問題,進行系統、深入、有的放矢的針對性研究,應從研究視角、研究對象和研究層次等維度拓展研究范圍,為不同經濟主體和區域經濟發展提供會計業務處理和投資、管理咨詢等服務,全方位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理論與實踐支持[9]。

四、MPAcc 優秀學位論文理論基礎與文獻引用分析

(一)理論基礎

基于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固有的差異,會計教指委明確不提倡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進行脫離實踐的純理論研究。會計教指委發布的《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指導意見》“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評價指標體系”中,理論和文獻綜述部分僅占5%,這足以體現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更加注重論文的實踐性和應用性。但是,作為研究生學位論文,仍然需要體現一定的理論性,以增強研究生的專業理論基礎,提升其科研能力。學位論文作為學術研究的重要成果,無論是哪一種類型,都應該具有較強的理論支撐。理論是學位論文的根基,也是體現研究生論文與本科生論文、學術論文與工作報告的區別所在。一篇論文如果具有扎實的理論基礎,成為優秀論文的概率肯定會提高。

131 篇優秀論文運用諸多經濟學理論、管理學理論及與會計相關專業理論對所研究的問題進行了理論分析。本文對論文運用的理論進行了統計分析,其中:側重運用管理學相關理論的論文數量最多,有53 篇,占比40.5%;側重運用經濟學相關理論的論文有52 篇,占比39.7%;運用其他理論的論文有26篇,占比19.8%。

對優秀論文所依托的理論基礎進行分析發現,一些論文對采用的相關理論具有清晰的表述。例如:2012 年陳海英的論文《GS 人壽保險S 分公司成本控制研究》,運用目標成本控制、作業成本控制、戰略成本控制等成本控制理論作為論文的理論基礎;2016 年黃嘉成的論文《斯萊克高管社會資本對技術創新影響的研究》,運用社會資本理論、高層梯隊理論、資源依賴理論、技術創新理論搭建了論文的理論框架;2020 年張寧的論文《管理層討論與分析文本語調研究——以天舟文化為例》,運用信息不對稱理論、信號傳遞理論、委托代理理論、交往行為理論為管理層討論與分析的研究主題構建了理論支撐;2020 年江麗君的論文《僵尸企業退出路徑選擇研究——基于扎根理論的案例分析》,運用委托代理理論、預算軟約束理論、利益相關者理論、社會交換理論奠定了分析僵尸企業退出路徑的理論基礎。

進一步,本文按照從高到低的順序對出現頻率較高的十大經濟學理論和十大管理學理論進行了排序。

出現頻率較高的十大經濟學理論有:①信號理論(Signaling Theory);②委托代理理論(Principalagent Theory);③信息不對稱理論(Asymmetric Information Theory);④聲譽理論(Reputation Theory);⑤預算軟約束理論(Soft Budget Constrains Theory);⑥市場勢力理論(Market Power Theory);⑦市場失靈理論(Market Failure Theory);⑧規模經濟理論(Economies of Scale Theory);⑨激勵理論(Incentive Theory);⑩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

出現頻率較高的十大管理學理論有:①生命周期理論(Life Cycle Theory);②利益相關者理論(Stakeholder Theory);③戰略管理理論(Strategic Theory);④協同效應理論(Synergy Effects Theory);⑤風險管理理論(Risk Management Theory);⑥戰略選擇理論(Strategy Choice Theory);⑦績效管理理論(Performance Management Theory);⑧扎根理論(Grounded Theory);⑨舞弊三角理論(Fraud Triangle Theory);⑩系統理論(Systems Theory)。

(二)文獻引用

任何論文都是基于前人研究往前邁出的微小一步,閱讀與參考已有文獻就成為撰寫學位論文必不可少的環節。通過對優秀論文的分析發現,大部分優秀論文都有中文與外文的文獻引用,包括期刊論文、會議論文、著作、網絡文獻等,其中期刊論文包括國際期刊(SSCI,SCI,EI 等)、中文CSSCI 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及一般期刊。

本文對131篇優秀論文所附參考文獻數量進行了分析(見表12)。從表12 可以看出:參考文獻數量的平均值為53.64篇;參考文獻數量最大值為101篇,出自2018 年胡雪君論文《企業高管何以走向腐敗——基于管理層權力理論與制度理論視角的多案例分析》;參考文獻數量最小值僅15 篇;參考文獻數量頻率最高的是45 篇。參考文獻數量最集中的分布區間為27 ~75篇,見圖10。從箱線圖(圖11)可以看出,優秀論文引用的參考文獻數量呈穩定增加趨勢。雖然參考文獻數量的多少不能直接決定論文質量的好壞,但能夠說明作者在寫作過程中是否充分了解與本選題相關的研究基礎、已有研究成果,以及作者對完成論文的學術態度和付出的精力。

圖10 MPAcc優秀學位論文參考文獻數量區間分布

圖11 MPAcc優秀學位論文參考文獻數量變化趨勢

表12 MPAcc優秀學位論文參考文獻數量的描述性統計

但是,在分析中也發現文獻引用存在如下問題:一是正文中引用的文獻與論文尾注的參考文獻無法一一對應;二是一部分論文的文獻引用存在生搬硬套現象,引用的文獻與研究問題毫無關系或關系不直接;三是引用文獻質量不高,一些作者缺乏識別文獻質量的能力,說明文獻閱讀量嚴重不足。

(三)論文采用的分析工具

學位論文需要體現作者的學術水平,因此,評價論文不僅要看理論基礎、文獻引用,而且要看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對131篇優秀論文的分析發現,大部分論文列出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獻研究法、案例分析法、比較分析法、調查研究法、問卷調查法或其他跨學科的方法等。

管理學經過長期的發展,產生了大量的管理方法和分析工具,運用這些方法或工具可以解釋各種管理行為或現象,為彌補管理缺陷、提高管理效率、優化管理方案、提高企業價值服務。通過對優秀學位論文的統計發現,出現頻率較高的十大管理方法或分析工具從高到低為:①平衡計分卡(BSC);②作業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③經濟增加值評價(EVA);④AHP層次分析法;⑤數據包絡分析法(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⑥SWOT分析;⑦模糊綜合評價(Fuzzy Comprehension Evaluation Method);⑧冰山理論(Iceberg Theory);⑨服務導向架構(SOA);⑩分層線性模型(HLM)。

五、MPAcc 優秀學位論文研究類型分析

會計教指委指出,MPAcc專業學位論文應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體現最新學術成果,堅持“問題導向”,運用學科基礎理論、基本方法解決現實管理問題。

(一)論文研究類型及特點

根據《會計專業學位基本要求》和《會計碩士專業學位論文指導意見》,MPAcc 專業學位論文屬于應用型學位論文,其類型(形式)主要有案例分析、調研(調查)報告、專題研究和組織(管理)診斷四種,較少出現大樣本實證和純理論研究型的學位論文。本文分析的131篇優秀學位論文多為以上四種類型。

1. 案例分析論文。案例分析是專業學位論文最常見的一種類型。對于MPAcc來說,案例分析是運用會計相關知識理論對企業及非營利組織等特定主體存在的某個特定問題進行研究,進而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案例應具有真實性、典型性和新穎性,通過對案例的分析,能夠得出具有很強針對性和行業普適性的結論。例如:2014 年楊思的論文《B2C企業的收入時點確認研究——以天貓商城為例》,以天貓商城為例,對比分析其與京東自營和傳統零售商沃爾瑪之間各種可能影響收入確認時點的流程和交易模式,通過背景介紹、理論和實務分析、流程圖展示和實例說明等,對B2C電子商務賣家的收入確認時點提出看法和觀點;2020 年宋馨的論文《企業并購商譽后續計量問題研究——以人福醫藥為例》,針對人福醫藥公司案例,采用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結合人福醫藥確認商譽減值前后的重大事項公告,探究其商譽減值可能的動機,從多維視角綜合判斷人福醫藥計提商譽減值時點的合理性及減值準備計提的公允性,最后就人福醫藥的商譽減值得出研究結論和啟示。這些案例分析論文,針對性強,與實際聯系緊密,一定程度上能為研究對象提供解決特定管理問題的思路、方法和方案。

2. 調研(調查)報告論文。調研(調查)報告論文是通過問卷調查、訪談、數據處理等調查研究方法,對企業、事業或其他組織進行研究,然后基于調查結果提出決策建議并形成調研報告的論文類型。此類型論文的調研過程更注重實地考察、關注調查方法是否科學、調查過程是否規范、基礎數據是否客觀真實。例如:2016 年呂曉敏的論文《我國公立醫院審計委員會制度構建的探索性研究》,采用扎根理論的質性研究方法,運用實地調研、訪談以及問卷調查等方式獲取大量一手資料,基于問卷調查結果,梳理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及相應審計治理的政策路徑,多層面分析我國公立醫院設立審計委員會的現實需求和供給的可行性;2020年張耀文的論文《基于戰略導向的A 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研究》,從A公司個體入手,通過實地訪談、發放調查問卷等形式,獲取公司企業戰略、經營狀況、預算管理等方面的一手資料,總結出A公司在全面預算管理實踐方面的主要工作與不足之處,并提出完善基于戰略導向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3. 專題研究論文。專題研究論文是針對某個特定問題,運用相關專業知識進行系統、深入分析,并提出一定的應用領域拓展、移植或方法創新的論文類型。專題研究論文包括理論專題型和應用專題型,專業學位一般不提倡理論專題型研究。在撰寫此類論文時,作者尤其需要注意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運用相關管理學理論和經濟學理論將研究問題提煉出來,并提出具有創新性的見解。例如:2012年張苓的論文《建筑企業集團合并財務報表內部交易抵消規則問題研究》,對大型施工企業集團在《企業會計準則——建造合同》背景下編制合并報表遇到的問題進行研究;2015 年毛騰飛的論文《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預警機制研究》,以A 市為例,構建其債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引入可拓物元理論和層次分析法設計A市的債務風險預警模型,并提出相關建議;2014 年李佳的論文《百度公司盈利模式及其財務評價研究》,以中國搜索引擎行業的領軍企業百度公司為例,探索其盈利模式并基于財務視角對其盈利模式進行評價,為百度公司以及其他搜索引擎企業在建立和完善自身盈利模式方面提供政策性建議。

4. 組織(管理)診斷論文。組織(管理)診斷論文是在對企業或行業進行問卷調查、實地考察等調研的基礎上,運用管理學或會計學相關理論和方法,針對被診斷組織存在的問題,進行定性或定量分析,找出問題成因并提出解決方案和建設性建議的論文類型。該類論文的特點是針對性強,“解剖麻雀”深入、徹底。例如:2020 年元鑫男的論文《制造企業精細化預算管理研究——以江蘇凱倫公司為例》,通過實地考察和訪談的方法,以SBS 改型瀝青基防水卷材這一具體產品為例,模擬運行文章所構建的預算管理業務流程體系,測試其對預算管理效率的提升效果,為預算編制、執行與考評提供分析思路;2019 年汪迦聲的論文《E 銀行信用卡中心績效評價研究》,是作者基于在E 銀行信用卡中心實習期間,通過與管理層的溝通與交流,在充分了解信用卡中心績效評價體系的應用現狀和出現的問題、新商業模式的應用程度以及績效評價體系、信用卡中心可能出現的管理風險之后撰寫的組織(管理)診斷型論文,作者在實習期間深入詳實的工作考察為建立信用卡績效評價體系奠定了良好基礎。

通過對131 篇優秀論文的分析發現,一篇論文不一定單純采用一種論文類型,可能會同時包含多種類型,因此要準確定義論文類型并不簡單。例如2020 年張耀文的論文《基于戰略導向的A 公司全面預算管理優化研究》,不僅采用案例研究法,以服務行業的某一特定公司作為研究對象,研究其預算管理的問題,還采用了調查研究法,通過實地訪談、問卷調查等方式,獲取該公司關于戰略、經營和預算方面的一手資料,為論文的分析和討論提供素材和依據。本文在分析中結合該文的特點,將其歸為“調研(調查)報告”類別。本文在統計時以尊重學位論文作者本意為前提,如果論文中聲稱采用了規范和實證相結合的方法,則認定為混合方法;如果文章中沒有這樣的聲明,則根據案例、問卷調查以及公開數據來判斷[10]。例如2018 年徐麗星的論文《Y公司異常高派現動因及經濟后果研究》,采用案例研究為主、多種研究方法相結合的方式對Y 公司異常高派現的經濟后果進行了詳細分析,本文將其統計到“案例分析”類別。當作者未標明時,根據文章具體內容判斷所歸屬的類型。例如2015 年崔攀攀的論文《優先股會計問題研究》,對優先股會計問題進行全面系統分析,并以中國銀行非公開發行優先股作為案例,期望對優先股實務有指導作用。該文章針對具體問題展開討論,本文將其歸為“專題研究”類別。需要說明的是,除上述四種類型外,仍有部分論文采用了其他研究方法。例如2018 年陳邑早的論文《責任分散合理化對行為人舞弊傾向影響的實驗研究》,以實驗研究方法為手段,通過情境模擬的方式探究合理化因素對行為人舞弊決策的影響,本文將其分類為“實證”。根據以上原則,對131篇優秀論文進行分類,如表13所示。

表13 MPAcc優秀學位論文的類型

由表13 可見,案例分析和專題研究類論文在優秀論文中累計占比較高,調研(調查)報告和組織(管理)診斷占比較低,四種類型分別占比44.27%、36.64%、10.69%和6.87%。調研(調查)報告和組織(管理)診斷類論文對學生的社會資源有所依賴,故優秀論文數量較少;從發展趨勢上看,專題研究論文占比有所提高,從2018年開始,調研(調查)報告型論文和組織(管理)診斷型論文占比也有所提升,這和近年來會計教指委和各培養單位大力實施校企協同育人、聯合培養,MPAcc 學生走進企業,實地調研規模和頻率不斷提升的發展趨勢密切相關。

(二)對論文類型的進一步分析

根據對131篇優秀論文研究方法的統計,有58篇論文采用了案例分析方法,本文將案例分析類型論文進一步分為單案例論文和多案例論文、匿名案例論文和實名案例論文。

1. 單案例論文和多案例論文。單案例論文是指論文只涉及一個案例對象,比如一家企業或一個非營利組織單位,對該單一主體進行分析,對論文提出的問題給出解決方案或政策建議;多案例論文是指在一篇論文中同時研究兩個以上的對象,比如兩家或多家企業,或其他組織。多案例論文能夠進行橫向對比,相互印證,具有更強的說服力,但也存在比較對象差異較大、可比性不一定強等缺陷。通過對58 篇案例分析論文的統計分析發現,其中有55篇只涉及一家具體企業,為單案例論文,有3篇討論了多家企業,屬于多案例論文。例如,2020年房芳的論文《商譽后續計量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通過對醫藥行業中商譽后續計量過程及結果存在差異的兩家公司——宜華健康和仟源醫藥進行案例對比分析,比較探究不同商譽后續計量方法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多案例論文在不同企業或組織之間的分析能夠形成證據三角,橫向對比過程中也能夠相互印證,提升論文結論的正確性和可靠性,為同類型企業提出建設性建議,這樣的論文在實際中也更為普遍。

2. 匿名案例論文和實名案例論文。根據統計結果,58 篇案例分析論文中匿名案例論文有23 篇,占比39.66%,實名案例論文有35 篇,占比60.34%。匿名案例一般用字母代替公司名稱,例如2019 年孫嘉鈺的論文《D 集團財務共享服務中心建設與優化研究》,因為涉及組織的社會形象和內部財務信息,出于保密的需要,以“D”代替公司名稱;有的還對數據進行了同比放大或縮小的技術性處理。對案例論文而言,只要論文所使用的數據是基于真實的經濟活動而并非編造業務、虛擬數據,對真實數據進行技術性處理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并不會影響研究過程和結論。

六、MPAcc 優秀學位論文總體評價、結論與展望

論文評價是一項非常復雜的工作,用任何單一的評價指標都難以達到科學、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目的,因此需要從多個維度綜合進行評價。根據對131 篇MPAcc 優秀學位論文相關數據的分析結果,得出以下結論:

(一)培養單位與地區分布

2008 ~2020年的131篇優秀論文中:第一批、第二批培養單位一馬當先,獲獎論文數最多,達76篇(占比58.02%);教育部直屬高校以65 篇(占比49.62%)領 先 于 省、地 屬 高 校 的48 篇(占 比36.64%);從地區來看,東部高校(91 篇,占比69.47%)遙遙領先于中西部高校,南方省份高校(87篇)也大幅度高于北方省份高校(44 篇),這充分說明以優秀論文衡量的MPAcc 專業學位項目,其質量與我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東強西弱、南強北弱一致。獲獎篇數最多的培養單位中,中山大學(10篇)、東北財經大學(8 篇)、暨南大學(8 篇)位列前三,而且中山大學、暨南大學均位于廣州,說明廣州與珠三角地區發達的經濟為MPAcc 人才培養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也足以說明這些培養單位的師生為提高論文質量付出了較大的努力。

(二)論文選題

在選題方面,131 篇優秀論文的選題大致可以分為會計、財務、審計三大領域,其中會計領域占比高達54.20%,審計領域占比最小,為6.11%。進一步細分,發現成本/管理會計方向的選題最多,也有一些與新技術革命相結合的論文,這與指導老師的研究方向聯系緊密。從關鍵詞看,成本管理、財務績效、企業并購等詞匯出現的頻率較高;從理論基礎看,40.5%的論文側重基于管理學理論、39.7%的論文側重基于經濟學理論;從論文形式來看,案例分析和專題研究論文在優秀論文中占比最高(占比分別為44.27%和36.64%),調研(調查)報告和組織(管理)診斷論文占比相對較低(占比分別為10.69%和6.87%);從論文研究的行業來看,研究最多的五大行業分別是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金融業,文化、體育和娛樂業,采礦業。由此可見,研究生在進行論文選題時,應充分考慮行業、研究領域、論文類型、研究方法等要素,這需要其平時關注學科發展、專業領域動態,培養單位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實習實踐,引導其從實習中選擇論文題目,并以解決實踐中發現的現實問題為研究目標。

(三)研究內容

在論文研究問題方面,MPAcc專業學位論文在會計教指委的指引和要求下,逐漸趨于實踐性和應用性,根據選題方向和關鍵詞的數據統計,目前成本管理、財務績效、企業并購、預算管理、風險管理等研究問題最受大家歡迎,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分析,將研究結論延伸到行業或市場上,為行業發展或市場運行提供參考。但研究內容缺少多維度分析,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研究生的視野需要不斷擴展,尤其是對一些冷學科的結合運用如行為學、心理學、金融環境學等。但要避免泛泛而談,不要因為學科間的結合運用研究而模糊了研究主題,使得研究不夠深刻,這樣反而會影響研究質量。

論文內容和論文形式密切相關,學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也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進行分類指導。例如:對于實踐能力強、實習經歷多的學生,可引導他們在實習過程中搜集一手資料,進行組織(管理)診斷類論文的寫作,以往學位論文的一大通病是選題及內容雷同,通過獲取一手資料的方式也能保證論文的創新和質量;而對于缺乏實習經歷的學生,可引導他們將重心放在案例分析或專題研究型論文上,選擇專題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結合的論文形式。

(四)論文寫作

論文寫作是一項系統工程,除以上提及的研究領域、研究方法、研究對象、研究內容等之外,文字水平與語言能力、論文格式規范等,也是保證論文質量的重要指標。這些指標看似較軟,但往往可能成為評審專家進行論文評價的“關鍵指標”。論文字數不足、工作量不夠、詞語單調貧乏、結構不合理、邏輯松散、用詞不準確、錯別字較多、語言干癟生硬、缺乏潤色等,都可能成為壓倒論文的“最后一根稻草”。通過對優秀論文的分析發現,131篇優秀論文平均為78.8 頁,最多達到126 頁,最少僅40 頁。這說明優秀論文總體上篇幅較長,因為社會科學論文主要是通過文字來提供論據、表達觀點的,達不到一定的字數是難以表達清楚的。131 篇優秀論文的語言文字表達總體上不錯,但也有不盡人意之處。在論文格式規范性方面,雖然不同培養單位的論文格式模板存在一定差異,但基本要素大同小異,樣本論文的格式規范,引證規范,圖表標識清晰、位置正確。

綜上所述,對近十屆131篇MPAcc優秀學位論文的統計分析表明,各個培養單位對學位論文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申請參評優秀論文的論文數量不斷增加,培養單位對優秀論文的激勵不斷提高,獲得優秀論文獎的難度日益加大。雖然前幾批培養單位優秀論文的數量仍居于主導地位,但隨著培養單位數量的擴張,新一批培養單位后來居上的勢頭已經顯現。

MPAcc優秀學位論文有以下共性特征:選題新穎,具有理論價值和應用價值;數據詳實,以一手數據為主要數據來源;邏輯嚴謹,論文思路清晰,結構合理,層次分明;方法科學,能夠采用科學、先進的研究方法和分析工具解決論文提出的問題;撰寫認真,思考深入,寫作認真,格式規范,工作量飽滿。

猜你喜歡
案例理論研究
FMS與YBT相關性的實證研究
堅持理論創新
當代陜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18
神秘的混沌理論
遼代千人邑研究述論
理論創新 引領百年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少先隊活動(2021年2期)2021-03-29 05:40:48
相關于撓理論的Baer模
視錯覺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與研究
科技傳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隨機變量分布及統計案例拔高卷
EMA伺服控制系統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亚洲精品蜜芽影院| 不卡无码网| 国产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精品人妻系列无码专区久久| 成人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软件| 免费三A级毛片视频| 亚洲乱伦视频| 波多野吉衣一区二区三区av| 美女视频黄又黄又免费高清| 亚洲人成色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88色偷偷| 综合亚洲色图| 波多野结衣视频一区二区|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免费| 99国产在线视频| 1769国产精品免费视频| 中日韩欧亚无码视频| 中文字幕天无码久久精品视频免费| 欧美日韩综合网| 日韩黄色精品| 久久大香香蕉国产免费网站| 一级片免费网站| 波多野结衣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综合激情网| 五月婷婷综合色| 国产欧美日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色综合久久88色综合天天提莫|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 欧洲亚洲一区| 国产精品区网红主播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在天天在线麻豆| 亚洲天堂视频在线免费观看| 又黄又湿又爽的视频| 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午夜限制老子影院888| 国产丝袜精品| 国产在线麻豆波多野结衣| 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丁香六月激情婷婷| 91国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丝袜第一页| 日本AⅤ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日| 日韩免费中文字幕|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69综合网| 国产青榴视频|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国产91熟女高潮一区二区| 成人一级黄色毛片|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日本一本正道综合久久dvd| 国内精自视频品线一二区|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精品91视频| 久久中文电影| 国产另类乱子伦精品免费女| 日韩在线第三页| 国产精品久线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88av在线|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的天堂下载 | 亚洲综合狠狠| 精品福利视频导航| 欧美在线三级|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2020国产在线视精品在| 精品综合久久久久久97超人该| 欧美v在线| 亚洲成a∧人片在线观看无码| lhav亚洲精品| 成人看片欧美一区二区| 欧美不卡二区| AV老司机AV天堂| 国产成人高清精品免费5388|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中文字幕1区2区| 国产成人无码Av在线播放无广告 | 在线国产三级| 亚洲色无码专线精品观看| 97青草最新免费精品视频| 欧美中文字幕一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