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原向陽帶領谷子產業化技術山西省“1331工程”重點創新團隊走遍山西省谷子主要產區,積極面向社會公眾開展谷子機械化精量播種、谷子機械收獲、山西小米品牌建設等科技傳播和科普活動近20場次。同時他還積極參加全國雜草科學大會并作學術報告;開展呂梁致富大講堂活動,線上培訓山西小米機械化種植技術;利用農科110平臺給百姓答疑解惑;建設中國農技協繁峙谷子科技小院、定襄谷子科技小院和省科協專家服務站等。
路建宏以中國特色現代化科技館體系為抓手,促進山西科普公共服務均等化發展,助力脫貧攻堅,探索出一條覆蓋山西省各地區、各人群的區域體系發展模式。2021年5月,他本人及由他帶領的流動科技館團隊、科普大篷車團隊被中國科協分別授予“領軍之星·優秀”“普惠之星·優秀”“普惠之星·提名”榮譽稱號。他注重實體館科普陣地建設,打造山西公益科普品牌、文化品牌,指導開發新科學課程37節,舉辦主題教育活動10個,創作科普劇劇本10個,創作科學實驗1個。
武耀紅大力推動醫學科普隊伍建設,推動建立地市級科普專委會;設立基層科普工作站,醫學科普示范點;遴選科普志愿者,營造了人人講科學、學科學、信科學、用科學的社會氛圍。他創新工作思路,開展“振興鄉村科普在行動”系列活動,為公眾提供健康科普知識。同時他還率領全體委員開展各種科普活動,直接間接受眾超過300萬人次,直接參與的面對面科普義診活動近30場次,覆蓋6個地市、11個縣、15個社區或衛生院,受眾約1200人次。
作為省科協首席科學傳播專家,牛自勉2021年先后深入平陸、芮城、臨猗等19個縣(區)開展果樹高光效樹形整形修剪、果樹新品種優質高效生產技術、現代果業標準化生產等方面的技術培訓50余場次,培訓果農1.2萬人次。2021年他還應邀參加省內外專業技術交流及培訓會50多場次。2021年5月,他代表山西農業大學在“海內外晉商晉才助力山西轉型發展”科研成果發布會上向國內業界發布了“果樹高光效樹形優質高效標準化生產”科研成果。
呂劍南主要從事科普教育和科普宣傳工作,致力于植物知識和植物文化的傳播普及。2021年,呂劍南帶領團隊開展科普活動208場,接待人數近4萬人,并組織開展世界地球日、中國科普日、憲法宣傳日等一系列科普活動。他還組織開展2021年中國植物園學術年會,通過互聯網與全世界的植物學家進行線上討論。此外,他積極參與科普宣傳,介紹植物知識,普及植物文化;充分利用太原植物園新媒體平臺,發布山西植物新紀錄、雙色睡蓮、赤麻鴨等相關科普文章和視頻。
2021年,丁茂發創建蘆筍高科技示范園區,目前山西溫室大棚有機蘆筍基地已經建成并投入生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頭作用。2021年,他赴全省30多個蘆筍種植市、縣以及省外基地宣傳蘆筍知識,解答農民朋友難題。他還幫助永濟國強食品有限公司與國內藥企建立新型合作關系;幫助定襄建立鹽堿地蘆筍高科技示范基地。此外,他還進行跟蹤服務,重點推廣生物菌肥技術、水肥一體化技術等多項技術,并通過互聯網直播帶貨和開發國內鮮銷市場等形式幫農民打通銷售渠道。
李惠斌負責山西日報科學傳播相關版面的采編及刊發,至今已20余年,刊發800余期。他在工作之余始終義務堅持科普工作,設計制作、排版匯編1981期《科普微報》,裝訂成合訂本12卷。新冠疫情期間,他編審了300余期《科普微報》好聲音團隊誦讀的《高等學校新冠病毒防控指南》等4本“抗疫科普書籍”,共計60余萬字。此外,他設計制作了各種科普活動證書,負責《新聞驛站》《走進婦產科》等多部科普書籍的裝幀設計,還參與編撰了《公共衛生健康教育(讀本)(小學版)》一書。
李倩帶領公司團隊完成微信平臺改版,組織策劃科學實驗等短視頻拍攝制作發布,為優質科普資源建設項目提供科學實驗微視頻;與山西省科學技術廳開展合作,組織策劃完成2021年山西省科技活動周系列活動及山西科普日百年科技成就展內容策劃、展覽搭建等工作;開展科普校園行系列活動,走進近20所小學;帶領團隊在臨縣、嵐縣四所學校開展2021年中國科協科學教育與就業技能提升培訓,并編輯印制學習手冊2000本向學生發放。
烏同鴉講團隊2018年初開始創作自有品牌圖解“烏同鴉講”,采用原創漫畫的形式進行科學知識普及,該系列圖解已經連續5年被“科普中國”有償收錄。2021年,烏同鴉講團隊共提供120余幅科普圖解,其中60余幅在“科普中國”微平臺首發后斬獲了10萬+的閱讀量,很多作品被人民日報、新華網等官方媒體平臺轉載后,閱讀量合計過千萬余人次。同年8月,該團隊加入百度公司“內容生產—健康業務部2021年醫典長圖制作”項目,作品被百度健康APP及其微信公眾平臺收錄。
2021年,張紫媛多次下基層醫院為當地群眾義診和開展科普講座。張紫媛和學科團隊成員共同制作針對腎臟病患者的簡便易行的居家健身操,指導腎臟病患者科學運動、健康生活,,并獲批省科協健康科普項目1項。同時她還在《健康通訊》及科普微報中發表文章2篇。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她和學科團隊成員組織編寫了血液凈化中心的新冠肺炎醫患防護措施等制度,并和學科團隊針對腎臟病患者推出一系列疫情防控科普宣傳知識。此外,她還主編出版科普書籍1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