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南華早報》5月18日文章,原題:“中國女性想要房要車”,一名男性因此去外國尋找對象并在一場騙局中損失2.15萬美元 來自河北石家莊的武先生(音)表示,他的兒子很難找到對象:“親戚朋友曾為我兒子介紹對象,女方全都要房要車,但我們家庭條件達不到。”他表示,“一個姓陳的媒人告訴我,他的婚介所可以為我兒子介紹外國對象。”
2019年10月,武先生與該婚介所簽訂一份協議,后者表示將幫助武的兒子找到對象,介紹費為15萬元人民幣,并要求先交付3萬元定金。協議約定,如果女方不愿意繼續與男方交往,婚介所將返還該定金。在武家支付了14.5萬元后,媒人在2019年11月帶著武先生的兒子武躍(音)前往印尼,與一名當地女子見面。在該女子同意與武躍結婚后,男方按照中國傳統為準新娘購買了“三金”一手鐲、金耳環和金項鏈。
武家為兒子結婚裝修了他們家的房子,但新娘卻再也沒有現身。武躍的父親說:“當時媒人的說辭是女方因疫情過不來,并說可以退給我們兩萬塊錢,我們覺得可能上當受騙了。”
中國國務院曾在1994年發布通知,嚴禁國內婚介機構和其他任何單位從事任何以外國人為潛在對象的婚介活動。警方已對此事展開調查。
武家的遭遇并非個案。2020年,福建一名男子在與一名越南女子結婚后被騙8萬多元,后者婚后3天就不見蹤影。2018年,桂林警方耗時9個月端掉一個跨境婚姻詐騙團伙,涉案人員多達15人,涉案金額逾120萬元人民幣。▲(王會聰譯)
環球時報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