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臣輝,王祖良
(西京學院 信息工程學院,陜西 西安 710123)
為了服務農業、建立智慧農業、全面提高農業信息化水平,使傳統農業變成現代化農業,再到智慧農業,市場上涌現出一大批高新科技公司,涉及傳感器、物聯網、信息化等,這些新型技術已逐漸應用于農業設施。社會已經進入信息化時代,在智慧農業這一體系中,數據的采集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尤其是氣象數據的監測。要想實現農業的精細化、科學化管理,這些是必不可少的參考數據。在這些系統和數據的支持下,農業從業者能進行科學決策,擺脫傳統的盲目決策的局面。因此能夠準確監測氣象數據變得非常重要。農業上主要運用到的氣象數據包括風速、風向、降雨量、空氣溫濕度、光照強度、CO濃度、土壤PH值、土壤溫濕度、EC值等。在現代科學技術條件下,做出監測以上參數的傳感器早已不成問題,現在已經開始朝著更加穩定、智能、抗干擾方向發展,并且可以根據用戶需求進行定制開發。對于物聯網公司而言,這將大大減少開發成本,提高系統集成性,大大縮短產品研發周期,更好更快地服務于智慧農業。
鄉村大多是農田與農民處于兩地狀態,農民居住在一起,農田在相對比較空曠、偏遠的地方。因此農民想要查看農田的干旱程度、土壤溫度等就必須要親自到農田才可以,而且只能依靠人們的經驗來判斷和決策,導致澆水、施肥量不能達到作物最適宜的范圍,進而導致農民種田成本上升,收入降低。
本文設計了一款全自動、無人看守的農田氣象數據監測系統,系統主要由氣象站支架臺、傳感器、集線器、網關、LED顯示屏、鋰離子可充電蓄電池、太陽能電池板等部件組成。系統整體架構如圖1所示。

圖1 系統整體架構
硬件部分主要由傳感器、集線器、網關等組成。
下面介紹本系統所用的主要傳感器。
(1)光照和溫濕度三合一傳感器
光照和溫濕度三合一傳感器廣泛適用于農業大棚、花卉培養等一些需要光照度及溫濕度監測的場合。該傳感器內部集成度高、抗干擾能力強、美觀大方、安裝方便。采用12~24 V DC供電,平均功耗為48 mW,通信方式為RS 485。
(2)風向傳感器
風向傳感器體型小巧、輕便、便于組裝,只需占用較少的空間即可,方便施工,可以有效捕獲外部環境信息;殼體采用優質鋁合金型材,具有很強的抗腐蝕性,特別適合于室外極端環境。已被廣泛應用于溫室、氣象站、船舶、碼頭等一系列風向測量環境。風向測量范圍為0~360°,測量精度為1°。通信方式為RS 485,功耗小于1 W。供電電源為12~24 V DC。
(3)風速傳感器
本系統采用的這款風速傳感器體型小巧輕便,易于現場安裝,殼體采用鋁合金型材,具有很強的防腐蝕性,非常適合應用于極端環境下的氣象監測;同時內部采用順滑的軸承系統,可使傳感器數據非常穩定可靠,適用于礦區、碼頭、氣象站等需要測量風速的場合。供電電源為12~24 V DC,平均功耗為40 mW,通信方式為RS 485。
(4)土壤EC、濕度、溫度三合一傳感器
土壤EC、濕度、溫度三合一傳感器適用于測量土壤溫度、水分以及土壤鹽分含量(電導率)的場合。同時對三者進行測量,集成到一個傳感器上,大大降低了用戶的成本,縮小系統的體積,極大地方便了客戶;精度高,輸出穩定,適用于科學實驗、溫室大棚、牧場、田園等。供電電源為12~24 V DC,平均功耗小于0.15 W,通信方式為RS 485。
(5)雨量傳感器
雨量傳感器用于測量降雨量,將降雨量轉換成電信號的形式進行傳送,滿足人們的需求,觀測降雨量的大小。供電電源12~24 V DC,平均功耗85 mW,通信方式為RS 485。
RS 485通信具有良好的電氣性能,抗干擾能力強,而且通信距離可達3 000 m,在實際應用中具有非常大的優勢。RS 485總線最多可以連接128個收發器,這就大大增加了其可擴展能力,非常有利于在工業相關領域采用。優良的抗噪聲干擾能力、長的通信距離以及強大的可擴展能力,使其在很多場合被廣泛使用,因此本系統也采用此通信方式作為溝通傳感器與網關的橋梁。
本系統是通過485通信方式的集線器將各個傳感器的數據匯總到一條485通信標準的數據線上,然后再將這條數據線連接到網關上,最后交由網關對傳感器數據進行耦合處理,并通過4G模塊上傳到服務器。
網關主要由信息處理模塊、4G模塊、繼電器模塊等組成。信息處理模塊是把采集后的傳感器數據進行分析,通過分析0、1高低電平來實現對傳感器數據的實時讀取。4G模塊是本系統上傳數據的主要模塊。通過流量卡與移動、聯通或者電信基站連接,通過內部程序連接服務器,然后把信息處理模塊的數據上傳到指定服務器。當與指定服務器建立連接后,即可在MQTT平臺對數據進行下發和訂閱,實現對數據的遠程操作,從而實現物聯網。繼電器模塊為后期擴展相應功能預留的端口,目前未接入設備。繼電器的功能是用小電流控制大電流。通過控制線圈的通斷來實現觸點狀態的改變,通過常開、常閉觸點的改變來實現想要的功能,比如充當開關功能接入電動機等。本系統采用的網關如圖2所示。

圖2 網關
考慮到農田基本上都處于偏遠地區,大面積鋪設電力電纜不太現實,而且農田一般沒有WiFi網絡,但一般都有手機通信基站。因此采用4G模塊作為本系統的通信方式,對采集到的傳感器數據進行讀取和轉換,并通過網絡上傳到MQTT服務器,然后進行數據的操作。還可在PC端連接網關,配置數據上傳周期、查詢歷史數據等。系統軟件處理流程如圖3所示。

圖3 軟件處理流程
經過傳感器、電源系統、網關等的搭建,最終實現了系統的穩定運行。完整接線測試系統如圖4所示。圖5為安裝到現場的實際圖。表1所列是實驗測得的數據。

表1 實驗數據
本文設計的氣象監測系統通過各種傳感器采集數據,經485集線器將傳感器數據匯總后連接到網關上;然后通過4G無線模塊將數據上傳發送到服務器;最后服務器對數據進行處理,并通過LED顯示屏進行顯示。系統穩定可靠、功耗低、采集數據準確,能夠滿足人們的需求,為農戶增產增收提供有力的保障。

圖4 系統測試

圖5 現場安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