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 嫄
江蘇警官學院,江蘇 南京 210031
涉外警務,是指公安機關和警察人員依法行使警察職權,對具有涉外因素的事務實施行政和刑事管轄活動的總稱。其中,涉外因素包含這樣幾層含義:其一,法律關系權利義務主體涉外,即案件的主體雙方或一方為外國人,包含自然人、法人、國際人;其二,法律關系權利義務客體位于外國;其三,法律事實發生在外國。這幾個因素可以是單一的,也可以同時涉及幾個因素,凡是涉及到涉外因素的警務活動,都可以稱之為涉外警務。
涉外警務作為一個學科專業的提法,在我國最早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中國人民公安大學的王睒睒、向黨在《公安教育》1999年第4期上發表文章《“涉外警務專業方向”的創設與課程設置》,論證了“涉外警務”專業方向的學科特點、培養目標以及課程設置構想。在相關文獻中,“涉外警務”“雙語教學”“涉外警務英語”等關鍵詞出現頻次較高,也可以看出作為涉外警務專業的特殊性,格外強調在人才培養和教學上的外語因素,而相對來說,從專業發展方向、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等方面來進行探討的文獻較為稀缺。這也反映出目前涉外警務學科建設的理論基礎較為薄弱。
在相關文獻中,“涉外警務”“雙語教學”“涉外警務英語”等關鍵詞出現頻次較高,也可以看出作為涉外警務專業的特殊性,格外強調在人才培養和教學上的外語因素,而相對來說,從專業發展方向、人才培養目標、課程設置等方面來進行探討的文獻較為稀缺。這也反映出目前涉外警務學科建設的理論基礎較為薄弱。
值得注意的是,在涉外警務學科范疇內的出入境管理和國際警務合作的相關文獻成果數量較多:出入境管理相關的論文篇數為653篇,時間跨度為1980年到2017年3月;國際警務合作相關的論文篇數為134篇,時間跨度為1997年到2017年3月。可見公安實戰工作中對于涉外警務相關問題早有涉及,實戰研究走在了學科建設之前。
21世紀以來,“涉外警務”作為一個學科設立的可能性被多家公安院校考慮并付諸實踐。2002年,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外語系與治安系涉外警務教研室、文科部大學英語教研室合并,更名為涉外警務系。從2004年起,招收治安學專業涉外警務方向本科生,授予法學學士學位。同時,外語專業停止招生。2008年起,招收涉外警務專業本科生。2004年,江蘇警官學院在公安管理系下設涉外警務專業方向,作為警察管理專業下的一個專業方向。2014年,涉外警務升級為獨立的專業,學生畢業授予法學學士學位。浙江警察學院等多家院校,也相繼設立獨立的涉外警務專業。從多家院校的實踐可以看出,涉外警務專業從治安學、公安管理學或外語專業中獨立出來,建立一個新的學科是公安院校院系招生規劃的主流思路。
公安學是所有公安學科的總稱,包含公安工作的理論和知識體系,涉外警務學研究對象是公安學中具有涉外因素的部分,涉外警務學與公安學之間是局部與整體的關系,涉外警務學是公安學的分支學科。
2011年3月,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的《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中將公安學劃分為獨立的一級學科,在公安部向教育部上報的《公安學一級學科調整建議書》中,明確列出公安學一級學科設置10個二級學科的意見,具體包括:公安管理學、國家安全保衛學、治安學、偵查學、公安情報學、犯罪學、警務戰術與指揮、涉外警務、邊防管理、警衛學。公安大學牽頭成立的公安學臨時學科評議組提交了二級學科目錄的基本框架,即:公安學基礎理論、公安管理學、治安學、偵查學、犯罪學、公安情報學、國內安全保衛學、邊防管理學、涉外警務學、警務指揮與戰術、警衛學等11個二級學科。在上述具有較高權威性的二級學科設立意見中,涉外警務學都作為了公安學的二級學科在列,可見學界對于涉外警務學作為一門獨立的二級學科納入公安學體系已有共識。
20世紀下半葉以來,隨著長途飛行技術的普遍民用、冷戰的結束、第三次產業革命的蓬勃發展,全球化的浪潮愈演愈烈。跨國的人口流動,無論是定居他國(移民或入籍),或是短期旅行(商務、求學、探親旅游等),都越來越頻繁。在這樣的背景下,較發達國家紛紛設立了專門的移民部門如美國的移民局、加拿大的移民部等。這些部門,或者直接隸屬警察部門,或具有和警察部門類似的執法權力。同時,對于移民問題的立法、理論研究和現實探討也越來越多。
在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公民出入境與外國人入出境人數逐年攀升,新千年后更是達到了高潮。如表1所示,僅2019年第三季度,出入境人員總數即達到1.6億人次[1]。

表1 2019年出入境人員數量表
出入境人員總量的急劇增加,意味著中國公民出入境數量和外國人入出境居留的數量都在同步增長,因此,公安工作中的涉外因素不可避免地也在增加,這種增加不僅僅表現在中國公民的出入境管理和外國人入出境管理、在華的居留管理上,也反映在公安工作的方方面面。此外,跨國犯罪多發也使得我國公安部門與國際刑警組織、國外警務部門的合作不斷深化。在這種背景下,涉外警務從治安學中獨立出來,形成一門獨立的二級學科,有利于深化研究涉外警務實踐中出現的新問題,提出立法和管理建議,培養涉外警務人才,反哺公安一線實踐工作。
根據《學位授予和人才培養學科目錄設置與管理辦法》和《授予博士、碩士學位和培養研究生的二級學科自主設置實施細則》的規定,增列二級學科應當主要具有以下條件:1.與所屬一級學科下的其他二級學科有相近的理論基礎,或是所屬一級學科研究對象的不同方面;2.具有相對獨立的專業知識體系,已形成若干明確的研究方向;3.已取得相當豐碩的研究成果;4.具有獨立完整的人才培養體系。對照上述標準,涉外警務學已經具備設置二級學科的基本條件,構建涉外警務學二級學科的時機已然成熟。
涉外警務學作為公安學的下轄二級學科,是一門新興學科,其理論基礎必然要向上級一級學科和鄰近二級學科中借鑒,除此之外,“涉外”的性質必然導致其需要借鑒語言學和國外同行經驗和理論,因此,筆者認為涉外警務二級學科的理論基礎構建應當結合法學、公安學、管理學、語言學等相關一級學科的理論基礎;同時,涉外警務學與公安學中相鄰的二級學科如公安管理學、治安學、邊防檢查學等內容也多有交叉,除此之外,涉外警務理論和實踐與外交學、國際關系學、人口學、犯罪學等學科關系也極為緊密,上述一級二級學科理論發展較為成熟,可為涉外警務學提供充足的理論構建基礎。涉外警務學作為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應當借鑒多學科知識,從多學科視角進行探索和思考,構建起自己的理論體系,解決公安實戰中的相關問題。
涉外警務學的研究對象“涉外警務”,其探討的是公安工作中涉外因素的人或事,必然造成其與其他二級學科的交叉、重疊,這也是涉外警務學在學科發展伊始經常被納入治安學或公安管理學的原因。但隨著公安工作實踐的深化發展,“涉外警務”作為一個獨立研究對象已經成熟,其內涵包括:涉外警務學的理論基礎;涉外警務的法律依據;涉外警務的具體業務;與公安有關的涉外活動的開展與對策。[2]由此可見,涉外警務學已有獨立并且較為豐富的研究對象。
涉外警務學在實踐中已經形成幾個較為成熟明確的研究方向:
1.出入境管理方向:主要涉及外國人和中國公民的出入國境,外國人的居留管理,國籍事務管理,出入境證照管理,以及中國公民往來港澳臺管理。出入境管理在西方國家多稱“移民管理”,已經有了較為豐富的研究成果,在國內,出入境方面的研究作為涉外警務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探討如何建立起符合我國實際的出入境法律制度、管理體系和人才隊伍。
2.國際警務合作方向:國際警務合作主要涉及國際偵查合作、國際調查取證、國際緝查逃犯、引渡、國際追繳犯罪所得等方面。這部分涉及到大量的國際法相關知識,也與公安一線實踐息息相關。隨著我國與世界各國警務部門合作的進一步深化,國際警務合作方面的研究也將得到長足的發展。
3.高級警務英語翻譯應用方向:根據培養目標的不同,可以將警務英語分為通用警務英語和專業警務英語。由于涉外警務專業性質要求,應強調專業警務英語教學與應用的研究。
從20世紀90年代提出涉外警務學科概念以來,已有大量的教學科研成果問世。“涉外警務”作為公安院校非涉外警務專業的一門通識課程,有較多生源基礎,教材建設也較為豐富:馬建文、樓一帆編著《涉外警務》(2009年8月,群眾出版社),向黨編著《涉外警務概論》(2010年9月,公安大學出版社),向黨編著的《涉外警務》(2011年2月,公安大學出版社),辛志敏編著《涉外警務教程》(2012年2月,公安大學出版社),張軼巖編著《新編涉外警務教程》(2015年4月,公安大學出版社)等。而作為涉外警務專業,其細分的出入境管理、國際警務合作、涉外案事件處置、跨國犯罪研究以及專業警務英語等專業課程的教材建設和課程建設仍有發展空間。
涉及涉外警務專業實務的專著與論文數量較為豐富,出入境管理、國際警務合作、涉外案事件處置等領域論文數量與質量都頗為可觀,但涉及到整體學科發展構想、建設的專著和論文較少,需要填補其空白。
如前所述,國內多家院校已經開設了涉外警務專業,江蘇警官學院在2017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提出:本專業培養忠誠可靠、紀律嚴明、素質過硬,具有較強的社會責任感、法治意識、創新精神和警務實戰能力,能夠按照公安工作職業化、實戰化以及相關政策法律法規等要求,系統掌握涉外警務專業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和基本技能,具有涉外警務執法和管理等專業能力和一定的創新能力,能夠勝任公安機關涉外警務等部門工作的高素質應用型公安專門人才。在此方案中,已經對人才培養的思想要求、技能要求和素質要求形成了明確的思路。
在課程設置上,多家院校均將警務外語技能和公安業務技能培養視為涉外警務專業課程設置基本方向。警務英語以及其他外語技能作為涉外警務學生的基本功,無疑應當在課程設置上得以體現。目前對于英語技能的培養各院校都投入較多,除了開設相關課程之外,浙江警官學院還采用了聯合辦學合作培養的模式,讓學生有機會前往加拿大等地學習一年,一方面提高了英語能力,另一方面也開拓了國際性視野。
在公安業務技能培養上,除了學習公安專業通修課之外,各校多開設出入境管理、涉外案事件處置、國際警務合作等相關專業課,除了培養學生公安專業通識能力之外,側重對于涉外警務專業能力的培養,力求能夠打造出一支既博又專,語言能力和公安業務能力并重的畢業生人才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