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方恩
1901年,沃特·迪士尼出生于美國芝加哥一個商人家庭。他從小就對繪畫有濃厚的興趣,進入中學后,經常在校報上發表畫作。一戰爆發之后,迪士尼打算參軍報國,但是因為年齡太小被勸了回去。他并不死心,而是來了一個“曲線救國”:參加了當地的紅十字會,并且學會了開車。后來,他被派往歐洲戰場,開起了戰場救護車。
即便是在烽火連天的戰場上,迪士尼仍然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他經常在駕駛的車輛上畫各種各樣的圖案,不僅展示了繪畫技巧,還幫助傷員緩解了病痛。
戰后,他回到美國,憑著繪畫特長加入堪薩斯一家電影廣告公司。他一邊按照公司的要求繪畫,一邊夢想著建立自己的動畫品牌。當時,他已經在自己的車庫中建立了一個動畫工作室,開始嘗試制作動畫片。為了拓展出路,1923年8月,迪士尼前往好萊塢發展。雖然他當時只有40美元和一個制作動畫片的夢想,但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夠把夢想實現。
最初的一段歲月里,毫無知名度的迪士尼在好萊塢處處碰壁。很顯然,沒有人會把錢投給一個毫無聲望的窮小子。不過,功夫不負有心人,一個叫溫科勒的動畫片發行人注意到了迪士尼的才能,讓他負責《愛麗絲漫游奇境》系列動畫片的制作。迪士尼非常投入,這部動畫片獲得了一定的市場回報,業界也漸漸開始注意到迪士尼。
兩年后,迪士尼開始嘗試自己組建團隊,創作動畫片。不久,他創作出一部動畫片,名為《奧斯瓦爾德兔》。然而,由于經驗不足,迪士尼對這部動畫片信心不足。
為了讓發行商能夠全力發行這部動畫片,他同意了發行商的一個“霸王”要求:只要發行數量達到一定程度,就把奧斯瓦爾德兔的形象所有權贈予發行商。結果,出乎他的意料,這部動畫片非常受歡迎,發行量很大。雖然迪士尼后悔不已,但是必須按照合約行事。更讓他糟心的是,他的創作團隊也被發行商高薪挖走了。
這個打擊沒有讓迪士尼消沉下去。不久,他就開始嘗試創造新的動畫形象。1928年的一天,他前往紐約和另一個發行商談生意,但是生意沒有談成。在坐火車回去的路上,他一直在思考新的動畫形象。該創作一個什么形象呢?他覺得這個形象必須是一種比較常見的小動物。突然,他回想起當年在堪薩斯的住宅中有一只小老鼠,非常有趣、狡黠,他幾次想抓住它都沒有成功,有一次,那只老鼠在逃掉的同時還扭頭沖他齜牙示威,好氣又好笑。
對,就用這個形象!不久,迪士尼就與伙伴們設計出了這只卡通老鼠,并且給它起名叫米奇。1928年5月,迪士尼團隊創作出了第一部米老鼠動畫片,名為《瘋狂的飛機》。迪士尼本以為這部片子會像之前那樣受歡迎,然而,出人意料的是,市場反響平平。
迪士尼沒有灰心,而是在短時間內又推出第二部,可是市場反應比第一部還要差。迪士尼陷入深思,覺得大家可能不愿意掏錢去電影院看一只老鼠的表演。最后,他決定再創作一部,如果還不行就換“演員”,創作新的動畫形象。很快,第三部就創作了出來,名字叫《威利號汽船》。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迪士尼對時代潮流的觀察非常細致。他創作米老鼠系列第三部時,有聲電影剛剛誕生。迪士尼敏銳地意識到,將來的電影一定是有聲電影的天下,自己的動畫電影也應該與時俱進。于是,他決定讓米老鼠“開口說話”。最后,他費盡周折,米老鼠終于會“說話”了。
1928年11月,電影史上第一部有聲動畫片《威利號汽船》正式上映。迪士尼非常緊張,不知道大家會有什么反應,直到電影結束,當他聽到觀眾們熱烈的掌聲與歡呼聲才放下心。看來,米老鼠系列電影還可以繼續做下去。不僅如此,這部片子取得了炸裂式的口碑和票房。
當時有聲電影剛剛起步,不僅數量很少,而且常常出現對白與情節脫節的現象,但《威利號汽船》沒有,一家雜志報道稱:“這部電影的動作、情節與聲音、對白配合得天衣無縫,實在太精彩了,我們強烈建議讀者都走進影院去觀看?!币粫r之間,人們都在談論著這只幽默、俏皮,穿著大皮靴,神氣活現的米老鼠,爭相去電影院“一睹芳容”。美國孩子們更是對此如癡如醉,紛紛給迪士尼寫信。
迪士尼看到這個勢頭,決定趁熱打鐵,帶領團隊一口氣創作出多部米老鼠有聲電影,不斷刷新著票房紀錄。同時,迪士尼還聘請專門的律師幫助他打理發行、放映等各個環節,確保自己的知識產權不被侵犯。
以此為起點,迪士尼團隊又創作出“唐老鴨”“普路托狗”“白雪公主”等多個經典動畫形象,一路走到今天,搭建起享譽世界的動畫王國,創造出了電影史上的迪士尼傳奇。如果當年迪士尼沒有審時度勢,讓米老鼠“開口說話”,或許一切就會不一樣了。
(摘自《百家講壇》2021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