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推進返鄉農民工創業是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手段之一。以河北省邢臺市為例,通過調研分析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現狀,深入剖析了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工返鄉創業存在的問題,挖掘返鄉農民工在創業過程中面臨的困境,并針對性地提出加大宣傳力度、落實創業扶持政策,建立保障機制、創建良好創業環境,依托地區特點、拓展創業路徑,加強創業培訓、提高人員素質等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策略。
關鍵詞 農民工;返鄉創業;鄉村振興;河北省邢臺市
中圖分類號:F323.6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7.015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決策部署,也是解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的重要指導戰略。返鄉農民工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人力資源,是建設美麗鄉村、推動新農村建設的生力軍[1]。農民工返鄉創業不但能夠為鄉村帶來先進的思維理念,還能夠充分利用農村剩余勞動力、緩解就業壓力、開發農村經濟發展潛能、帶動鄉村經濟快速增長、實現農民增收及加快農村城鎮化發展進程[2]。提高農民工的返鄉意愿,吸引農民工返鄉,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能夠有效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
1 ?現狀
采用調查問卷、實地調研等形式對河北省邢臺市的18個縣(市、區)進行調研,了解2017—2021年農民工返鄉創業情況。結果表明,農民工返鄉積極性逐年增加,返鄉人數快速增加,但是返鄉農民工文化水平相對較低、創業類型相對單一的問題比較突出。
1.1 ?返鄉創業人數快速增加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農村建設快速推進,農民收入得到提升,同時各地區陸續出臺政策和措施鼓勵支持農民工返鄉創業。隨著創業環境的不斷改善,農民工返鄉意愿也逐漸提升,返鄉人數逐年增加[3]。尤其是2020年以來,農民工返鄉人數較往年有較大的提升。以邢臺市任澤區為例,2021年返鄉創業的農民工人數是2017年的2.5倍(見圖1)。據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預測,到2025年,全國各類型的返鄉創業人員有望超過1 500萬人,可帶動就業人數約6 000萬人。
1.2 ?返鄉農民工相對年輕,文化水平較低
本次調查表明,返鄉創業農民工的年齡相對年輕,集中在20~40歲,占所有返鄉創業農民工的81%。同時,返鄉農民工的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大多數為高中及以下水平(占調查人數的80%),少數為大專學歷(占15%),具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人數極少(占5%)。
1.3 ?創業行業集中
受文化水平和受教育程度的制約,邢臺市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產業多集中在建筑業、餐飲和服務業、交通運輸業等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4]。本次調查表明,2017—2021年返鄉創業農民工選擇建筑業的占15%,選擇交通運輸業的占28%,選擇餐飲及服務業的占35%,選擇其他產業的占22%。同時,返鄉農民工的創業團隊中缺乏技能型、知識型人才,大多數返鄉農民工的創業領域技術含量較低,可替代性高。
1.4 創業投資規模較小
受農民工管理水平相對較低、創業經驗不足等原因影響,返鄉農民工創業形式相對單一,投資規模相對較小,多為個體小規模經營。根據對邢臺市2017—2021年返鄉農民工創業形式的調查,有73%的返鄉農民工選擇個體創業,投資規模集中在10萬~20萬元,投資規模大于20萬元的不足20%。投資規模決定了返鄉農民工的創業企業多為小型個體企業,不但缺乏長期的發展潛力,而且抵抗風險的能力相對較弱[5]。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是返鄉農民工創業啟動資金不足,同時考慮到創業風險,返鄉農民工加大投資規模的意愿較低。
2 ?存在的問題
2.1 ?對創業政策缺乏了解
在鄉村振興背景下,為了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邢臺市政府制定了鼓勵農民工返鄉創業的扶持政策,為農民工返鄉創業提供了政策引導和政策支持,同時創建了創業平臺。但是,大多數返鄉創業農民工受教育水平較低,缺乏了解國家政策的意識和渠道,對國家和地方創業政策不了解或了解不充分[6]。這部分農民工返鄉后不能主動、及時和充分地了解當地的創業扶持政策,不能有效利用政策的支持和扶持作用,返鄉農民工既不能結合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狀況選擇創業項目,在創業項目的實施中又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盲從性,導致農民工在返鄉創業過程中多走彎路,影響創業的進程和成效。
2.2 ?創業資金缺乏
創業資金籌集難是返鄉農民工創業面臨的主要困難之一。返鄉創業往往需要較大的資金支持,大多數返鄉農民工的收入來源單一、創業資金有限。流動資金的缺乏導致創業的規模和效率都受到了影響[7]。為籌集創業所需的資金,大多數返鄉農民工需要向農村信用社等金融機構進行借貸。但由于農民工創業的企業規模較小、企業運營不規范等原因,往往存在貸款困難或貸款額度較低等問題。加之農村融資渠道較少、信用貸款手續繁瑣,融資難是大多數返鄉農民工在創業過程中面臨的最大困境,不僅加大了創業難度,而且降低了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積極性,影響了返鄉農民工創業發展的效率。
2.3 ?創業思維陳舊
返鄉農民工雖然具有一定的創業熱情和積極性,但其受教育程度相對較低,缺乏企業管理和企業發展相關的知識,導致創業思維較陳舊,主要體現在以下2個方面[8]。1)在選擇創業項目時盲目跟風,不能根據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和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創業項目,無法在創業中實現創新和突破,導致企業經營方向集中,惡性競爭嚴重。2)缺乏現代企業管理的相關知識,不能用先進的管理手段對企業進行管理,無法形成專業的企業管理制度和良好的企業文化,限制了企業的成長空間,影響了創業企業的長期發展。
2.4 ?創業團隊結構不合理
人才是創業企業成功的關鍵,返鄉農民工創業的團隊成員多為家人或朋友,團隊成員關系密切,但是團隊中常缺乏專業的技能人才和管理人才,導致創業團隊人員結構不合理,家庭小作坊式管理模式也不符合現代企業的發展要求[9]。因此,大多數返鄉農民工的創業團隊在管理運營、技術革新、推廣營銷及財務管理等方面存在先天不足,不僅影響了創業團隊的專業化管理,還影響了創業企業的規模化發展。
3 ?推進策略
3.1 ?加大宣傳力度,落實創業扶持政策
進一步拓寬宣傳渠道,加大宣傳力度,使創業扶持政策能夠真正服務有需要的農民工。1)政府宣傳部門要充分發揮作用,通過各級宣傳部門的配合,加大對當地創業扶持政策的宣傳力度,實現創業政策宣傳常態化。為了便于農民工了解和掌握創業扶持政策和申辦程序,可以通過專家深入解讀、典型案例介紹等多種手段對創業政策進行分析。2)拓展宣傳渠道和手段,深入了解農民工獲取信息的手段和途徑。通過廣播、電視、互聯網、手機信息、報告會、短視頻、講座及交流會等多種渠道為農民工提供信息,使返鄉農民工能夠在第一時間了解當地創業政策,使創業扶持政策能夠落到實處[10]。3)樹立創業先進典型。通過對先進事跡的宣傳,吸引更多人了解返鄉創業的前景,增加返鄉創業農民工的信心和積極性,營造良好的創業氛圍。
3.2 ?建立保障機制,創建良好創業環境
為提高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成效,應建立完善的全程引導和保障機制,營造良好的創業環境,解決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后顧之憂。1)做好創業前期保障工作。針對農民工創業資金不足、創業項目選擇困難等問題,出臺相關政策,在信用貸款、稅收、用地等方面提供便利條件,幫助農民工籌集創業資金、啟動創業項目[11];同時收集創業信息,為農民工提供信息咨詢服務,協助其做好創業前期的分析工作,吸引農民工返鄉創業,增強農民工返鄉創業的信心。2)做好創業中期服務工作。加強對創業項目的跟蹤,了解農民工創業中出現的問題和遇到的困難,通過組織行業專家進行線上和線下指導、提供產品供求信息等方式,幫助農民工實現創業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在條件允許的地方,可建立農民工創業服務中心和農民工創業園區,整合當地農民工創業相關資源,降低農民工創業成本,為農民工創業提供全方位的創業指導、創業資訊和創業服務。
3.3 ?依托地區特點,拓展創業路徑
為了提高返鄉農民工創業的效率,突顯農業農村特色,避免創業項目同質化,要做好以下2方面的工作。1)深入挖掘邢臺市各縣(市、區)的地方創業資源,依托地方特色,將返鄉農民工創業和美麗鄉村建設結合起來,幫助農民工規劃創業路徑,拓展返鄉農民工創業的空間。2)引導和鼓勵農民工利用地方特色進行創業,鼓勵農民工將互聯網和農業、觀光旅游業、休閑及文化創意等產業結合起來,依托當地優勢產業,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創業模式。例如,在具有特色農產品的地區,可以鼓勵農民工依托當地特色農產品,將農業和觀光業結合在一起,形成生產、銷售、觀光“三位一體”的農業產業園。
3.4 ?加強創業培訓,提高人員素質
農民工的個人素質和能力是制約返鄉農民工創業企業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為了切實提高農民工的個人素質和能力,必須建立完善的創業培訓體系。1)完善激勵機制,提高農民工參加創業培訓的積極性。針對部分農民工參加創業培訓積極性不高的問題,要使用多種手段充分調動農民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例如,對培訓合格的農民工在創業中給予信貸、土地租賃等政策扶持,使農民工看到實實在在的好處。2)靈活使用各種培訓手段,把創業培訓從教室和報告廳搬到農村、生產一線、田間地頭、互聯網上和手機上,使有培訓意愿的農民工都能方便、快捷、有效地參加培訓。3)合理設計培訓內容,提高實用性。在培訓內容的設置上,既要考慮農民工的接受程度,又要考慮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實際需求。課程內容不僅應包括實用技術、企業運營管理、市場營銷及法律法規等,還應根據市場發展和農民工需求及時更新,如引入新媒體營銷、“互聯網+”等,做到培訓和創業無縫對接。
4 ?結語
農民工是我國數量龐大的勞動大軍,具有人數多、規模大、流動性強及潛力大的特點。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農民工返鄉創業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大趨勢,返鄉農民工已經成為建設美麗鄉村的主力軍之一,他們為鄉村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理念,有助于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但目前農民工返鄉創業過程中仍面臨著許多困境,制約了返鄉農民工創業企業發展。為了幫助農民工擺脫困境,推進農民工返鄉創業,需要采取多種手段措施,進一步提高農民工返鄉創業的熱情,降低農民工返鄉創業的風險,激發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內在潛力,進而促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和新農村建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汪獨友,江春明,劉雯雯.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江蘇返鄉農民工創業環境優化研究[J].大眾科技,2020,22(11):145-147.
[2] 吳健華,權偉,蔣貞露,等.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民工返鄉創業的困境與對策:以揚州市為例[J].鄉村科技,2021,12(3):12-14.
[3] 董秀瑩.新生代農民工返鄉創業政策扶持體系構建[J].農業經濟,2017(8):69-70.
[4] 李艷華.構建完善的農民工返鄉創業支撐體系[J].人民論壇,2019(10):80-81.
[5] 楊燕.鄉村振興背景下基于返鄉創業農民工的新型職業農民培訓[J].成人教育,2020,40(4):33-36.
[6] 余漢英.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新型職業農民科技創業動力影響因素和政策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師范大學,2019.
[7] 劉唐宇.中部欠發達地區農民工回鄉創業影響因素研究[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10.
[8] 郭娟娟,馬瑞.互聯網+視域下農民工返鄉創業動力機制研究:以成都平原經濟區為例[J].四川行政學院學報,2018(1):72-76.
[9] 張立新,林令臻,孫凱麗.農民工返鄉創業意愿影響因素研究[J].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6,15(5):65-77.
[10] 黃曉勇,劉偉,李忠云,等.農民工回鄉創業:定義與邊界、發生機制及概念模型[J].經濟體制改革,2012(4):71-75.
[11] 央視網.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EB/OL].http://www.moa.gov.cn/ztzl/yhwj2018/spbd/201802/t20180205_6136480.htm.2018-02-05.
(責任編輯:張春雨 ?盛 ?偉)
收稿日期:2022-01-21
基金項目:邢臺市社會科學發展研究課題“邢臺市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民工返鄉創業促進策略研究”(XTSKFZ2021016)。
作者簡介:岳紅霞(1969—),女,河北邢臺人,本科,高級講師,從事農業教學與研究。E-mail:406490667@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