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麗 付微 孟軍江 陳敏 姚振華 韓永芬
摘 要 為研究不同起始體重育肥對西門塔爾牛生產性能及經濟效益的影響,選取年齡相近且健康的生長期西門塔爾牛18頭,按體重分為低體重組、中體重組、高體重組3組,每組6頭,在飼養管理條件相同的條件下育肥75 d(其中預試期15 d),育肥結束后測定各組西門塔爾牛的生產性能及經濟效益。結果表明,中體重組的料重比最低,日增重與經濟效益均最高,育肥效果好。
關鍵詞 西門塔爾牛;育肥;起始體重;生產性能
中圖分類號:S823.5 文獻標志碼:A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7.056
貴州省生態環境良好,飼草資源豐富,適合發展山地特色畜牧業。近年來,隨著國家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各地也加快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在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貴州省肉牛產業得到了快速發展[1]。受當地地形地貌、經濟等因素的制約,貴州省肉牛產業起步較晚且養殖效益不高。
品種、性別、年齡及飼料等是影響肉牛育肥效果的主要因素,在飼養育肥牛時,要根據實際情況,制訂科學的飼養管理計劃,降低飼料成本,提高日增重,從而達到育肥、增加經濟收益的目的。王桃等研究表明,雜交牛的育肥效果優于本地牛,不同性別的育肥牛飼料利用率及生長速度表現為公牛>閹牛>母牛[2]。趙陳霞等對不同年齡段的西門塔爾牛和新疆土雜牛進行育肥試驗,結果表明1.5歲組的育肥效果最好[3]。靳光等研究不同粗飼料與玉米青貯組合對晉南牛生長、屠宰、產肉性能及肉品質的影響,結果表明谷草和苜蓿干草分別與玉米青貯組合能改善晉南牛的生長性能,增重效果顯著,并提高其產肉性能,改善牛肉品質[4]。目前,針對不同起始體重肉牛對肉牛育肥效果影響的研究較少,為促進貴州省肉牛養殖產業健康發展,本項目組以西門塔爾牛為研究對象,在相同飼養管理條件下對生長期同一年齡、不同體重的西門塔爾牛進行育肥,探討不同起始體重對西門塔爾牛生產性能的影響。
1 材料與方法
1.1 時間與地點
試驗在貴州省松桃縣甘龍鎮貴州金農富平生態農牧科技有限公司肉牛養殖場進行,時間為2021年7月15日至9月30日,飼養條件相同。海拔約800 m,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1.2 試驗動物與試驗設計
采用隨機區組試驗設計,選擇18頭年齡相近且健康的生長期西門塔爾牛,按體重分為低體重組(400 kg±30 kg)、中體重組(500 kg±30 kg)、高體重組(600 kg±30 kg)3個處理組,分別記為L組、M組、H組,每組6頭。預試期15 d,試驗期60 d。試驗期間各處理日糧組成和精粗比一致(18∶82)。
1.3 試驗飼糧與飼養管理
日糧配方參照《肉牛飼養標準》(NY/T 815—2004)和美國NRC肉牛營養需要量(2000)設計。日糧組成和營養水平見表1、表2。粗飼料為青貯高丹草。預試期15 d,先進行驅蟲、免疫、健胃處理,然后分組進入育肥舍準備育肥。3組試驗肉牛均為圈舍拴系飼養,每日8:00、17:00分別喂精粗料、水,按照試驗設計設定每頭牛精料投入量,喂后1 h收集剩余料,然后飼喂粗料,粗料余料于下次精料飼喂前收集。每日清掃食槽、打掃牛舍,并定期消毒。預混料由碳酸鈣、磷酸氫鈣、小蘇打、食鹽、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添加劑等組成。
1.4 ?指標測定方法
1.4.1 ?生產性能
生產性能測定方法參考《肉牛生產性能測定技術規范》(NY/T 2660—2014)。試驗期每天準確記錄試驗牛精、粗料實際飼喂量,計算精、粗料采食量。飼養試驗第1天、第60天晨飼前空腹稱重,計算平均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料重比等指標。
平均日采食量=總采食量/天數
平均日增重=(末重-始重)/天數
料重比=精料日均采食量/ADG
1.4.2 ?經濟效益
以當時活牛市場價格計算產出,以實際產生的飼料和人工成本為投入,以每頭牛投入和產出差值為衡量指標進行經濟效益評價。
1.5 ?數據統計
采用SPSS18.0統計分析軟件進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較。結果以平均值表示,處理間變異度用標準誤表示(SEM),P<0.05表示差異顯著。
2 ?結果與分析
2.1 ?生產性能分析
由表3可知,各處理牛初始體重和末重差異顯著(P<0.05),可作為試驗因子主效應。初始體重因子對日增重沒有顯著影響(P>0.05),但從數值上看,M組的牛平均日增重為1.57 kg,分別比L組、H組高10.6%、34.2%。精料采食量、粗料采食量和干物質采食量差異不顯著(P>0.05),但從數值上來看均為H組最高。精料料重比和干物質料重比各處理間差異顯著(P<0.05),M組精料料重比和干物質料重比均最低,說明M組飼料轉化率高,育肥效果好。
2.2 經濟效益分析
按照玉米等精飼料3.1元·kg-1、青貯高丹草0.5元·kg-1、人工費每天每頭0.6元計算成本,由表4可知,試驗期(60 d)L組、M組和H組肉牛育肥成本分別為1 704.12元、1 833.42元和1 975.26元。按照2021年活牛36元·kg-1計算,L組、M組和H組試驗期(60 d)每頭牛毛收入分別為1 367.76元、1 547.34元和550.86元,其中M組經濟效益最好,比L組和H組分別高13.13%、180.90%。M組收益效果最好的主要原因是M組的日增重最高達1.57 kg。
3 結論與討論
了解不同起始體重階段的肉牛育肥情況,有助于制訂合理的飼養管理計劃,以期取得最大化經濟收益。本試驗表明,同一年齡的西門塔爾牛在相同飼養條件下,不同起始體重的育肥效果不相同。M組(中體重組)的肉牛育肥效果最好,日增重達1.57 kg,育肥期(60 d)凈收入達1 547.34元,而H組(高體重組)牛育肥效果最差,日增重僅為1.17 kg,育肥期內H組育肥成本最高達1 975.26元,而凈收入最低,僅為550.86元,僅為L組(低體重組)的40.27%、M組(中體重組)的35.60%。這可能是由于H組育肥牛開始本次育肥試驗時,平均體重已接近600 kg,增重潛力小[5]。隨著H組育肥時間的增加,其增重速度變慢,日增重與飼料利用率不斷降低,這與高福和的研究結果相似[6]。M組的肉牛育肥效果較好,可能是由于生長前期營養供應不足,導致生長受阻,當營養供給充足時,其生長速度比其他營養供應充足的??欤唐趦扔市Ч?,能夠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這與康穎修等的研究結果相似[7]。因此,選擇中等體重(500 kg左右)的西門塔爾牛進行育肥,其日增重最大,料重比低,飼料利用率高,可以取得較好的經濟收益;當其體重接近600 kg時,應及時出欄,避免飼料成本增加。
參考文獻:
[1] ? 武俊達,王鑫,劉鏡,等.貴州肉牛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建議[J].貴州畜牧獸醫,2021,45(4):30-32.
[2] ? 王桃,王建軍,李旺平,等.影響肉牛育肥效果的因素及其提升措施[J].中國牛業科學,2019,45(2):62-64.
[3] ? 趙陳霞,吳鏡.不同年齡西門塔爾牛和新疆土雜牛的后代育肥性能研究[J].現代畜牧科技,2019(2):5-6,21.
[4] ? 靳光,薛艷蓉,張元慶,等.不同粗飼料與玉米青貯組合對晉南牛生長性能、屠宰性能、產肉性能及肉品質的影響[J].動物營養學報,2021,33(10):5653-5663.
[5] ? 魏立柱.肉牛的育肥原理及影響育肥效果的因素[J].現代畜牧科技,2017(11):40.
[6] ? 高福和.不同育肥期對西門塔爾改良牛屠宰與肉質性狀的影響[D].長春:吉林大學,2008.
[7] ? 康穎修,吳仲超,李文剛,等.貴州優質肉牛育肥技術[J].農技服務,2021,38(1):108-111.
(責任編輯:劉寧寧 ?丁志祥)
收稿日期:2022-01-11
基金項目:國審高丹草新品種規范化種植及肉牛生態養殖技術集成應用(黔科合成果〔2021〕一般041)。
作者簡介:周麗(1994—),女,貴州畢節人,碩士,研究實習員,研究方向為草地生態畜牧。
*為通信作者,E-mail:44269418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