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璽凡 楊立志 熊佳麗

“現在每天下午都能打籃球,教練都夸我進步很快。”3月28日16∶30,溆浦縣警予學校五年級(5)班學生謝亮景結束了籃球社團課后服務,擦擦頭上的汗,仍覺意猶未盡。
將課后服務納入教育系統民生實事,按照“先城后鄉、以城帶鄉”的工作思路,持續擴大課后服務覆蓋面……2021年9月,溆浦縣將課后服務覆蓋到了全縣中小學校,讓這項工作真正成為了一項體民情、順民意、得民心的民生實事。
作為全縣最早鋪開課后服務的學校之一,警予學校遵循“服務公開,家長自愿,校內實施,有效監管”原則,為學生們帶來五彩繽紛的興趣社團。自2018年上學期以來,學校參與課后服務的人數逐年增加,本學期參與學生達2439人。
值得一提的是,該校籃球、書法、合唱等課后服務社團實施動態管理,同一社團以高、中、低三個層次梯隊編班,若學生技能水平達到下一階段,則進入更高階的班級。
“以籃球社團為例,學生隨著水平和年齡的增長,會從投籃到胯下運球過人,到花式上籃進行階梯式學習,以保證學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更大的提高。”校長舒清紅說。
同時,學校還為80多名家庭困難學生申請免費課后服務,讓這些孩子沒有后顧之憂。
城區學校持續穩步開展,那農村學校又是一番怎樣的景象呢?
3月28日15點40分,春日里的小橫垅鄉中心小學笑聲朗朗,全校845名參加課后服務的學生徜徉于各興趣社團間。依托鄉村少年宮,該校自去年9月全面鋪開課后服務,給了孩子們更系統的興趣拓展。
“之前的鄉村少年宮社團只在每周一的第六節課進行,一個學期下來也只有20個課時。現在每天下午都有興趣社團,孩子們學到的內容更多了,好苗子悄悄冒尖。”校長張勇兵說。
從三年級就加入少年宮美術社團的劉金鳳,自課后服務報名開始后,她也選擇了繪畫。“通過學習,我能更熟練地運用色彩搭配。”劉金鳳說。
努力之后的好消息如期而至,憑借一幅“建黨百年”主題的水彩畫,劉金鳳在2021年度“晨光杯”溆浦縣少年兒童繪畫比賽活動中獲得小學組一等獎。
在專業教師和場地條件相對不足的情況下,如何因地制宜開展課后服務?思蒙鎮中心小學合理利用現有資源,積極開設了24個興趣社團,全校學生參與率達96%。
下課鈴聲響起,舞蹈社團的25個孩子在老師向玲的帶領下來到食堂,將桌椅挪開,把紅色地毯鋪好,脫鞋開始熱身。
“盡管沒有把桿和鏡子,音樂設備也只是一個藍牙音箱,可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并未消退。”向玲是語文科任教師,但擁有12年舞齡的她主動請纓擔任課后服務指導老師,希望帶著這群農村孩子跳出自信與活力。
今年,鹿鳴學校以創建全國國防教育示范學校為契機,大力進行青少年國防教育相關課程和活動推廣。記者看到,在開班的29個課后服務社團中,就有以國防知識和學生體能訓練游戲為主要授課內容的國防體能班。
“誰說女子不如男,女孩也可以參軍的。”3月28日,鹿鳴學校四年級學生曹熙參加了新學期的第一次課后服務,她選擇的是國防體能社團,盡管身旁站著的大都是男生,但小姑娘仍用實際行動表達對軍旅夢的向往。
校長鄭高華告訴記者,2019年課后服務開展伊始,全校選擇作業輔導的學生占80%,自上個學期“雙減”政策落地以來,學生對社團的選擇明顯有了變化。“4000余名學生,有半數選擇參加藝體類社團,學校更是開拓了整棟6層的功能樓作為課后服務場地。”
截至目前,溆浦縣內85所中小學已全部開展課后服務工作,開展率為100%。“我們將按照上級文件精神,堅持立德樹人理念,完善課后服務長效機制,整合資源,進一步細化措施,引進更多社會力量,豐富社團活動項目,引導課后服務健康可持續發展。爭取把課后服務這件民生實事辦成讓學生受益、家長滿意的民心工程。”溆浦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杰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