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國傾城】
漢武帝時,協律都尉李延年,曾在武帝前作歌道:“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復傾國,佳人難再得。”
武帝無限神往,嘆息良久曰:“世豈有此人乎?”
平陽公主進言,謂李延年有妹,姿容絕代,妙麗善舞。
武帝召見,納入后宮,即后來深受寵幸的李夫人。
“傾國傾城”一詞,即用以形容女子美貌絕倫,文學作品中引用甚多。
【破鏡重圓】
南朝陳太子舍人徐德言,其妻為陳后主的妹妹樂昌公主。
因見天下大亂,國亡無日。恐一旦亡國,離亂之際,夫妻失散,遂破銅鏡為二,夫妻各執一半,相約他年正月十五日賣鏡都市以謀晤合。
未幾,陳果為隋所滅。
公主被隋朝重臣越國公楊素所獲,極受恩寵。
德言流離至京城,遇一仆在街頭叫賣破鏡,正與自己藏的半邊契合,就題詩道:“鏡與人俱去,鏡歸人不歸。無復嫦娥影,空留明月輝?!?/p>
公主見詩,悲泣不食。楊素知情后,大為感動,終于讓他們夫婦團聚。后以“破鏡重圓”喻夫妻離散后重新團圓。
【章臺柳】
唐代詩人韓羽是大歷十才子之一,居京時得一姬柳氏,才色雙全。后韓羽為淄清節度使侯希逸幕僚。時值安史之亂,他不敢攜柳氏赴任。
分別三年,未能團聚,因寄詞柳氏云:“章臺柳,章臺柳,往日依依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p>
柳氏也有和詞云:“楊柳枝,芳菲節,可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她因自己貌美獨居,恐有意外,就出家為尼。不久被番將沙吒利劫去,后賴虞侯將許俊用計救出,始得團圓。
后人就名韓羽寄柳氏詞的詞調為“章臺柳”。
【白云蒼狗】
唐太宗大歷初年,王季友在豫章郡幕府任職。
詩人杜甫與王季友有交,憐憫他博學多才卻仕途失意,又遭妻子背離而去的不幸,作《可嘆》一詩抒慨,首四句道:“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古往今來共一時,人生萬事無不有?!?/p>
詩以天上浮云翻覆蒼黃的變化,比喻人生榮枯沉浮無常。
“白云蒼狗”,后用以比喻世事瞬息萬變。
宋代詞人張元干有“白衣蒼狗變浮云,千古浮名一聚塵”句。
【人面桃花】
唐詩人崔護,資質甚美,清明獨游長安南莊,至一村戶,見花木叢萃,寂無人聲。因渴極,叩門求漿。
良久始有一女子應門,捧杯水讓坐。
女子獨倚庭前桃花斜河,姿態楚楚動人;凝睇相對,似有無限深情。
崔護以言挑之,不應。彼此注目久之。
崔辭行,女子送至門,如不勝情而入。
次年清明,崔護追憶此事,情不可邂,又往探訪,唯見門院如故,扁鎖無人。
惆悵之余,乃題詩于門扉曰:“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后代詩文中常以“人面桃花”喻男子邂逅一女子,來后不復再見的惆悵心情。
(摘自《家庭文摘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