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師解答:(北京雷杰展達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律師尹紅志)
您好!首先為您能夠有這樣前瞻的法律思維點贊。希望您安心,我們現有的法律體系和法律工具應該能夠滿足您的需求。您需要使用遺囑、監護和生前預囑,配合商業保險、保險金信托或家族信托來解決問題。
《民法典》第二十三條規定:“無民事行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的監護人是其法定代理人。”第三十三條規定:“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與其近親屬、其他愿意擔任監護人的個人或者組織事先協商,以書面形式確定自己的監護人,在自己喪失或者部分喪失民事行為能力時,由該監護人履行監護職責。”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自己思維清晰、年輕力壯的時候提前規劃,物色一個人或組織,并與其簽訂書面協議,約定自己一旦失能后,由對方擔任監護人并按照約定的要求履行監護職責,基本解決日常照料的事務問題。
生前預囑主要針對醫療照料類事務,同樣可以提前簽署法律文件,明確在不可治愈的傷病末期或臨終時,要或不要哪種醫療護理的指示文件。一般都要搭配意定監護協議或授權委托書來使用。
《民法典》第二十九條規定:“被監護人的父母擔任監護人的,可以通過遺囑指定監護人。”自閉癥家庭的孩子父母如果沒有提前做好安排,孩子未來可能面臨無人愿意擔任監護人或者爭相擔任監護人的情形,而孩子、代理律師甚至是審判法官并未見得完全了解誰是最適合的監護人,只有父母最清楚孩子需要什么樣的照顧、親朋好友甚至認識的人中誰最適合擔任孩子的監護人。
《信托法》第二條規定:“信托是指委托人基于對受托人的信任,將其財產權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按委托人的意愿以自己的名義,為受益人的利益或者特定目的,進行管理或者處分的行為。”
家族信托作為實現家庭財產或財產權的保護與傳承的工具具有重要作用,普遍認為它具有靈活、私密、持續管理、隔離風險四大功能。它的靈活性主要體現在受托人可以按照委托人的意愿,自行決定信托財產或權利的分配方式、管理方式等。
保險金信托指投保人與保險公司簽訂保險合同,由投保人(即委托人)與信托機構簽訂信托合同,當理賠條件發生時,保險公司將理賠金交付信托機構為受益人設立的信托專戶,由信托機構依據信托合同管理、運用這筆信托財產,信托期滿后將信托利益交付給受益人。
二者的主要區別在于信托財產的金額,通過信托公司設立的家族信托現金資產至少需要1000萬元,而保險金信托現金資產有二三百萬元即可設立。
充足的流動資金及保值增值,是保障孩子未來長久生活的必備要件,根據現金流的多少,可以選擇設立保險金信托和家族信托。家族信托被形象地譽為“墳墓中伸出的手”,真正實現“我的財產我做主”的美好夙愿。
(摘自《人民日報海外版》)(責任編輯張宇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