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德武
摘 要 近年來,新疆北部林業發展迅速,各種人造林、經濟林面積大幅增加,在改善環境、發展經濟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病蟲害是林業發展中不容忽視的問題,一旦發生,將會導致大片林木死亡,因此病蟲害防治工作十分重要。在分析新疆北部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的基礎上,從始終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方針;規范農藥使用,豐富病蟲害防治手段;強化病蟲害防治意識,提高森林管護水平;強化林業檢疫工作;強化森林保護宣傳5個方面提出了病蟲害防治策略。
關鍵詞 林業;病蟲害防治;新疆北部
中圖分類號:S763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2.08.032
以天山為界,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分為南、北兩部分。天山以北即新疆北部,匯集了烏魯木齊、昌吉、石河子、奎屯、塔城、阿勒泰、伊犁及克拉瑪依等諸多城市。與新疆南部相比,新疆北部環境較好、經濟水平較高。“十三五”期間,整個新疆共完成98.46萬hm2造林,義務植樹1億余株。近年來,新疆北部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林業發展也十分迅速,其中人工植樹造林規模不斷擴大,在綠化建設方面取得豐碩成果。病蟲害防治作為減災工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保護林業資源、改善生態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林業發展的同時,病蟲害防治步伐也應緊緊跟上。結合新疆北部林業病蟲害防治問題展開研究,為林業病蟲害防治提供思路。
1 防治意義
林業既是維護生態環境平衡的基礎,又是經濟發展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新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以林業采伐為主,而長期的采伐使人們付出了巨大代價,因此新疆開始振興林業經濟,多年來新疆的林業經濟發展迅速,經濟林、特色果林都為當地經濟的發展注入了力量。同時,林業具有較高的生態價值,在維持生態平衡、優化生態環境中發揮著重要作用。鑒于林業重要的生態價值和經濟價值,林業病蟲害防治十分重要。
病蟲害被稱為“不冒煙的森林火災”,是林業發展中的一大危害,嚴重時會導致林木成片死亡。對林業開展病蟲害防治,有利于為林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促進林業的健康發展,增加林業的經濟收益。另外,病蟲害防治也是保護林業資源的重要途徑,林業資源的良好發展也是優化生態環境、維持生態平衡的重要舉措。
2 發生原因
2.1 人工林抵抗力差
近年來,新疆通過不斷植樹造林,改善了當地自然生態環境,新疆北部人工林面積也不斷增加。以伊犁州為例,2016年人工造林面積為6 626.67 hm2,2018年達到6 826.67 hm2,2021年則達到9 700 hm2。在整個“十三五”期間,伊犁共完成37 533.33 hm2的人工造林,年均造林6 667 hm2以上。
人工造林雖然增加了森林面積,在維持生態平衡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天然林相比,人造林缺乏一定的天然保護系統,且樹種相對單一,如很多人工林以單一的松樹、杉樹為主,林木自身的抵抗力不如天然林,特別是面對病蟲害,抵抗能力更差。一旦有林木感染病蟲害,將很快蔓延到其他林木[1]。
2.2 農藥使用不規范
化學防治是一種成本低、見效快的防治方法,該方法曾得到廣泛應用。化學防治過程中,部分工作人員對化學藥品使用不規范,為提高防治效果,往往加大藥量,雖然短期內使病蟲害得到了控制,但長期使用化學防治,病蟲對化學藥品的抗性越來越強。此外,大量的化學藥物也對環境造成了破壞,同時殺滅害蟲的天敵,缺少了天敵的制約,蟲害一旦發生,如果沒有及時發現及防治,將給林木帶來較大影響。
2.3 病蟲害種類多
病蟲害種類多、治理難度大,也是當前病蟲害防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孟祥永等指出,新疆森林中昆蟲種類共有413種,可造成危害的就有30多種;在203種病原真菌中,能導致病害的有20多種。具體到不同林木,所面臨的蟲害也各不相同。楊樹害蟲有100余種,其中能造成嚴重危害的有10種;榆樹害蟲有22種,造成嚴重危害的有7種;沙棗害蟲有8種,造成嚴重危害的有5種;云杉害蟲有33種,造成嚴重危害的有2種[2]。在新疆北部廣闊的林業資源中,如此多的病蟲害種類給防治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例如,黃斑星天牛生活力強,雖然蔓延的速度較慢,但一旦出現,由于較強的個體生活力,防治難度很大;蚜蟲的繁殖能力較強,在高溫、降水少的季節,每3~5 d
就能繁殖一代,一只蚜蟲可以繁殖50~70只幼蟲,世代重疊,給防治工作增加了難度[3]。
2.4 缺乏高質量的管理
1)新疆北部的植樹造林工作雖然極大地改善了當地的生態環境,但林業管理方式卻依然落后。林業管理是一項綜合性強、復雜程度高的工作,特別是天然林業管理方面,雖然實施了多項舉措,如掛鉤造林承包責任制、林權制度改革、封山育林專向整治等,但這些舉措大多應用在人工造林方面,天然林業缺乏高質量的管理,導致林業管理水平低下,無法及時發現病蟲害,從而導致病蟲害問題頻發。2)病蟲害防治缺乏專業人員的指導。病蟲害防治具有一定的專業性,需要配備專業的人員才能勝任該工作。但當前林業相關管理人員并非是專業人員,日常工作中依靠自身經驗開展病蟲害防治,甚至有些管理人員一味地采用化學防治方法且用藥不規范,這些不專業的防治方法不僅沒有減輕病蟲害,甚至還加劇了危害。
2.5 林業檢疫站短缺
林業檢疫站承擔著林業中有害生物監測的職責。新疆人工造林中,很多苗木都從外地運輸,苗木從外地運進來后,需要林業檢疫站對苗木中的有害生物進行檢測。人工造林面積的增加,對林業檢疫站有了更多的需求,但當前已有的林業檢疫站數量無法滿足實際需要。春季和秋季是苗木調運的高峰期,林業檢疫站的檢疫人員短缺現象更為嚴重,經常從其他地方抽調檢疫人員到人員缺乏的地方進行支援。林業檢疫站的檢疫工作在病蟲害管理中十分重要,長期缺乏檢疫人員勢必對病蟲害防治工作帶來影響。
3 防治建議
3.1 預防為主、綜合防治
病蟲害防治中,預防工作十分重要,可以通過以下2種手段實現。1)營林技術。堅持生物多樣性的原則科學設置混交林、合理配置林木樹種,促進林木種類的多樣化,完善林木的生態系統,降低病蟲害對生態系統的破壞。應結合當地氣候特點、林業發展規劃等,通過喬灌木結合的方法合理設置混交林,發揮混交林在病蟲害防治中的優勢。2)病蟲害監測。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構建病蟲害監測預警系統,在信息手段的輔助下及時發現病蟲害,同時實現信息共享,及時了解各地最新的病蟲害信息,從而盡早采取病蟲害應對舉措,在未造成重大影響時消滅病蟲害[4-5]。病蟲害監測預警系統主要包括遠程拍照式蟲情測報燈、遠程拍照式孢子捕捉儀、無線遠程自動氣象站及遠程視頻監控設備等,自動對林木中的蟲情、病原菌等病蟲害信息進行收集、分析,根據病蟲害數量的變化預測病蟲害發生的時間和規模,系統可在達到預警狀態時自動發出警報。林業相關人員能在智能終端設備上實時了解林木的病蟲害情況,并根據系統的警報信息及時采取病蟲害防治措施。
針對已經出現的病蟲害,可采取綜合防治措施。綜合防治是從生態學的整體觀念出發,采用人工、農業、物理、生物、化學等綜合防治措施,該防治措施對環境污染較小,是當前病蟲害防治中經常應用的方法。結合林業病蟲害情況,在病蟲害預測的基礎上采取適當的綜合防治手段加強病蟲害治理,及時消滅病蟲害,減少病蟲害對林業造成的影響和損失。
3.2 規范農藥使用,豐富病蟲害防治手段
雖然化學防治見效快、成本低,但對環境的影響較大。當前,病蟲害防治方法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無公害防治等,這些防治方法都有著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病蟲害防治時應規范農藥使用,綜合采用多種防治手段。農藥使用過程中,應根據病蟲害特點準確把握用藥時機和用藥量,另外根據病蟲害類型對癥下藥,多采用涂莖、根施、注射等方式防治病蟲害,減少噴灑農藥帶來的環境污染。豐富病蟲害防治手段時,在“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上根據病蟲害類型合理使用物理防治等手段。無公害防治是當前病蟲害防治的主要趨勢,也是對環境污染較小的一種方式,應多使用無公害防治,并積累經驗,提高無公害防治的應用水平。
3.3 強化病蟲害防治意識,提高森林管護水平
1)強化病蟲害防治意識。提高林業相關人員的病蟲害防治意識,增強他們對于病蟲害防治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培訓提升病蟲害防治意識,同時應對常見的病蟲害類型、防治方法等進行培訓,也可讓相關人員分享各自的病蟲害防治經驗,互相學習,盡可能通過多種舉措達到病蟲害防治的目的。
2)加大林業病蟲害巡檢力度。堅持“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通過加強林業巡檢及時發現林業病蟲害并及時采取應對措施。巡檢時應構建專業的林業檢疫巡檢隊伍,定期對林木生長情況進行巡檢、記錄,針對發現的病蟲害及時采取措施進行防治,將病蟲害的影響降到最小。
3)提高森林管護水平。新疆北部在植樹造林的同時,應將重點轉移到森林管護上,通過封山育林、加強日常養護等舉措提升森林質量。封山育林的方式包括全封、半封、輪封等。封山育林時,應在“封”的基礎上結合“造”,因地制宜地對當地森林劃分封育區域,在自然恢復的基礎上通過人為干預提升森林質量,提升森林抵抗力,營造出天然的生態系統,維持生態平衡,增強林木自身的病蟲害抵抗力。
3.4 強化林業檢疫工作
林業檢疫工作是病蟲害預防為主原則的體現。檢疫能及時發現外調苗木中的病蟲害。未來新疆生態環境改善任重道遠,外調苗木依然較多,強化林業檢疫工作是病蟲害防治中的一項重要內容[6]。強化林業檢疫工作時,應做到以下2點。1)適當增加檢疫人員的數量。檢疫人員作為檢疫工作的保障,數量足夠才能為繁重的檢疫工作奠定基礎,因此新疆北部各地應根據當地檢疫工作的實際情況適當配備檢疫人員,滿足檢疫工作需要。2)加強培訓。通過培訓提高檢疫人員的綜合素質,避免因技術水平落后導致病蟲害發生。在提升檢疫人員綜合水平的同時,要通過培訓提高檢疫人員的病蟲害預防意識,盡職盡責地完成檢疫工作,發揮檢疫的預防作用。
3.5 加強森林保護宣傳
林業病蟲害防治是林業部門和社會大眾共同的責任。因此,政府應強化森林保護宣傳工作,通過當地微信公眾號、公益海報、森林宣傳車或在各村鎮張貼廣告等多渠道強化森林保護宣傳工作,讓公眾了解破壞森林資源應承擔的責任和后果,提高公眾的森林保護意識;不僅要杜絕亂砍濫伐,還要減少森林中隨意丟棄垃圾的行為,為林業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減少病蟲害發生的概率。
4 結語
造成林木病蟲害的原因有很多,諸多因素導致林木病蟲害治理難度大。但病蟲害作為“不冒煙的森林火災”,對林木的影響巨大,因此應加強病蟲害的防治。當前病蟲害防治手段較多,除采取病蟲害防治措施外,還應從提高防治意識、豐富防治手段、強化檢疫工作、加強森林管護等方面踐行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真正將病蟲害防治工作落到實處,減少病蟲害對林業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李艷梅.林業病蟲害防治中的問題及措施探究[J].農民致富之友,2020(3):195.
[2] 孟祥永,胡茵,吳天虹.新疆森林病蟲生態地理區劃及主要病蟲害種類[J].森林病蟲通訊,1998
(1):19-25.
[3] 卡娜哈提·金斯汗.新疆塔城地區額敏縣主要病蟲害種類及防控措施[J].農家致富顧問,2021
(12):147.
[4] 黃玉琴.林業病蟲害發生原因及防治策略分析[J].種子科技,2020,38(2):73.
[5] 楊新疆.林業生態工程技術與森林蟲害預防措施[J].農家科技,2021(7):213.
[6] 康欣,牛玉鵬.林業病蟲害防治的優化策略及措施[J].現代農業科技,2020(8):119.
(責任編輯:張春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