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奕華



Mar Vicens和Ask Anker Aistrup兩位建筑師重新設計了這間圍繞粉紅色定制配色的家,他們在馬德里的首個項目就在城區內最熱鬧的Malasa?a區,但他們在四面喧囂中建造了一小片如玫瑰園的安寧世界。
室內的主體是一個通透的開放空間,它將客廳與餐廚空間貫通為一個房間。整體空間內連結著Ask和Mar的差異:斯堪的納維亞文化中的精準和實效,地中海文化中偏重直覺的歡愉和隨性。這種交融而得的溫厚見于他們的每個項目。這也解釋了其設計中的微妙,那閃動在每個細節里的近乎詩意的特質:在這里,當灰粉色的背景隨著光的溫度和方向漸變,在光的變幻之中蘇醒,也給其間的一切暈染上了詩意。



“空間的色調隨著白晝的光影全天都在轉變,有時是藍色的,有時趨近金黃色。在我們至今所有設計中,光從來都是主角。”Mar和Ask講道。細柔的灰泥吸收了落在其上的光,因此它呈現的質感隨著抵達空間的日光而發生變化。在如此的靜默中,明暗轉折的戲劇性突顯得更強烈。“已故建筑師路易斯·巴拉甘(Luis Barragán)給予我們重要的靈感啟悟,他對色彩的理解力令我們欽佩。他的設計運用間接的‘半光’,在空間序列中加入構筑于陰影處的間隙空間,形成一種光影與色彩及其調性之間的對話。”Ask分享道。Ask所說的“半光”,我們可以理解為如墻體間的投影或光穿過介質時被調節過后的特殊靜謐光影。



“同色的配色給通體串聯的所有房間帶來了一種靜謐,而那同時帶來了一種身心的振動,伴隨一天中時間的流逝而變化著。”Ask說。“女主人想要一個適合待客的家,但其中也要有些自己的角落,在安靜、干凈的氛圍中更好地放松。我們決定給衣柜配置簾布而不是柜門,這不只平添了更多暖意,還可以吸收雜音,同時也解決了空間局限的問題。”
改造的重要一步在于將客廳“展開”,讓客廳不再與廚房和餐廳界限分明,中間以一排立柱取代以前占據著空間的厚磚墻。“在將原來的一堵墻改為梁柱結構時,我們決定加入工業風的色彩,在木樁外面嵌套鐵制框架。”他們解釋道。然而,在客廳的開敞空間里,焦點卻完全留給了廚房區的桌式中島,單體構造的烹飪臺面以懸臂形式延伸至用餐區。這樣的處理方式,也令這項室內改造在本質上變成了空間的雕塑。



在顏色變化甚微的底色中,并不缺失豐富。建筑師選擇加入材料本身散發質感甚至氛圍的元素“。水槽是整個過程中最難的部分,因為尺寸都比通常的更大。我們從馬略卡島運來了不同色調的大理石,把它們變成一種染為粉紅色的混凝土塊。”Ask解釋道。“把這些大理石運上來是件汗水夾雜淚水的事情,因為極其沉重,可是付出的這些辛苦是值得的。希望那些搬運組裝它們的工人也會覺得很值得。我們要借這機會給他們送去一個吻!”Mar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