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漢雄
近日,湖南小伙劉志成,將裝有一萬元錢和一張紙條的紙盒,交給自己的高中母校,只為兌現兩年前的承諾,讓網友感慨萬千。
(5月16日《楚天都市報》)
2015年夏天,劉志成參加完高考后,為減輕家里的負擔,選擇去深圳打工。后來又陰差陽錯,與高考志愿填報時間擦肩而過。當時,劉志成高考成績500多分,他不甘心,決定復讀。可總計一萬多元的費用讓他犯了難,他試著給所在高中耒陽正源學校的羅校長,發了一條短信說明情況。兩天后,他收到回復,“可以減免費用一萬元”。激動的劉志成下定決心好好學習,“大學畢業兩年之內,一定回來還錢”。
復讀一年后,劉志成考入長沙理工大學,畢業后成為一名電氣工程師。劉志成省吃儉用,第一年就還清了大學四年借的三萬元國家助學貸款。他第二年就來歸還高中時的“欠款”。
這個故事感動了網友,紛紛稱贊。故事的動人之處,就是一個有情,一個有義。校長惜才愛才,有情操作,減免了一個貧困生的費用;學生知恩圖報,考上大學,成為有用之才,畢業后兌現承諾,來歸還“欠款”。他其實可以不用還錢,既不是借款,也不是真正的欠款,是學校減免的學習費用,但他銘記感念在心,堅持要來還掉?!白鞒龅某兄Z就要兌現,這樣才不辜負老師當初的信任?!边@既是有擔當的誠信,也是知恩感恩。
相關數據表明,高校生源地助學貸款和中央部屬高校發放的國家助學貸款還款率,均達到90%以上,不少地方與學校的助學貸款還款率高達97%以上,甚至更高,這表明了學生的承諾守信。劉志成是眾多踐諾學生的一員,耒陽正源學校的羅校長也是眾多助人為樂者的一個。都來做這樣的好校長,對學生多一些關心幫助,也會多一些劉志成這樣的好學生,多一些施恩與感恩的佳話,社會就有更多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