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紀80年代中期,美國考古學家們在仔細研究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衛星圖像時,發現了一個令他們相當意外的圖案——一個直徑約200公里、形狀近乎完美的大圓環。
天然水井是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旅游的主要勝地,這些藍色的地表坑洞散布在這片干旱的土地上。尤卡坦半島位于墨西哥東部邊緣,島上是一些低矮干燥的森林。但是從空中俯瞰,這些天然水坑串聚一起竟形成了一個圖案——一個半圓弧線。仿佛有人用圓規在墨西哥海灣畫圓,但畫了一半,弧線就越過陸地沒入了海水中。
天然井是當地瑪雅人的飲用水來源。考古學家在探索曾經統治半島的瑪雅文明最后的結局時,發現這些天然水坑環繞尤卡坦半島的首府梅里達和港口城市西撒爾和普拉格羅索而分布形成一個圓形。1988年,在墨西哥阿卡普爾科舉行的一次科學會議上,研究人員向其他衛星專家展示了他們的發現,大家都對天然水坑這神秘分布感到困惑不解。
觀眾席上一位名叫奧坎波的科學家是當時美國宇航局的一名年輕的行星地質學家。這種圓環圖案頓時驚醒了她所受的科學訓練的直覺。
奧坎波走到這些科學家們面前,問他們是否考慮過小行星撞擊地球這個可能性。這次撞擊或發生在6600萬年前,留下的疤痕至今仍清晰可見。
奧坎波的偶然發現是科學界相互就此展開討論的開始,為最后達成一致結論奠定了基礎。如今,大多數科學家都認為這個圓環就是一個直徑12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時形成的隕石坑。這顆小行星墜落在尤卡坦半島,難以想象的劇烈爆炸使巖石都變成了液體。
自20世紀90年代初以來,來自美洲、歐洲和亞洲的科學家團隊一直在努力填補剩下的空白。他們現在相信撞擊瞬間形成了一個30公里深的火山口。如果將地球比作一個池塘,撞擊地球的小行星就是一顆被拋入池塘中的石子。中心區的反彈在瞬間形成了一座高山。
如今,撞擊的中心點,即想象中的圓規固定之處,也就是6600萬年前一度隆起形成山峰的地方,被埋在??颂K魯伯港地下一公里的地方。
(摘自《海外星云》馬修·彭斯福德/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