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鄭鄭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基建處,江蘇 南京 210000)
我國建筑行業快速發展,施工技術也在不斷提高,新材料、新工藝不斷應用到實際工程建設中,但是衛生間滲漏、衛生間墻面返潮等問題,仍是建筑工程的質量通病,無法得到有效解決。其中,衛生間墻面返潮問題雖不影響正常居住使用,但觀感極差,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差的體驗,長此以往,甚至會影響建筑物的耐久性,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因此,在設計和施工過程中都應充分重視衛生間防水問題,最大限度避免衛生間滲漏,保證衛生間防水工程質量。設計時應結合工程案例,采用科學高效的防水措施和防水材料;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按照規范施工,同時對防水施工質量進行嚴格監管,發現問題及時處理。
江蘇第二師范學院投資建設的溧水校區建設項目,位于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石湫街道。總投資17.19億,總建筑面積299 890 m2,包含圖書館、體育館、教學樓、辦公樓、學生宿舍、食堂等共34棟建筑。其中學生宿舍共7個組團,24棟樓,2 684間宿舍,每間學生宿舍都配備了獨立衛生間并24小時供應洗浴熱水。本項目于2017年1月10日開工,2019年9月30日竣工交付使用。
設計圖紙上,衛生間隔墻為100 mm厚NALC-B05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衛生間四周隔墻根部澆筑200 mm高C30細石混凝土翻邊,寬度與墻厚一致。衛生間建筑完成面比室內地坪低20 mm。
衛生間地面做法按照國標圖集05J909-LD16-樓13A/地13A,從下往上依次為:①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層;②水泥漿一道(內摻建筑膠);③1∶3水泥砂漿或最薄處30 mm厚C20細石混凝土找坡層抹平;④2 mm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⑤20 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漿結合層,表面撒水泥粉;⑥8~10 mm厚地磚,白水泥擦縫。
衛生間墻面做法按照國標圖集05J909-NQ32-內墻16D1,從內到外依次為:①噴濕墻面;②3 mm厚外加劑專用砂漿抹基底或界面劑一道甩毛;③6 mm厚1∶1∶6水泥石膏砂漿打底掃毛或劃出紋道;④6 mm厚1∶0.5∶2.5水泥石灰膏砂漿分層壓實抹平;⑤1.5 mm厚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防水層(墻面高度2 200 mm);⑥4 mm厚強力膠粉泥粘接層,揉擠壓實;⑦10 mm厚面磚,白水泥擦縫。
工程交付使用2個月后,大約70%學生宿舍衛生間墻面出現返潮、起皮、發霉等現象,嚴重影響學生居住體驗,如圖1所示。隨后,施工單位多次鏟除返潮區域墻面膩子層及乳膠漆,并重新修補,問題沒有得到根本解決,墻面返潮現象重復出現。

圖1 衛生間墻面返潮
圖紙設計的衛生間四周隔墻根部200 mm高C30細石混凝土止水坎,不是與樓板一次性澆筑完成,而是在主體結構完成后,墻體砌筑前,通過植筋的方式,二次澆筑完成的,這樣就在墻底形成了一道施工縫。而施工縫未增加橡膠止水帶或止水鋼板進行處理,不能有效阻斷滲水路徑,因此,混凝土止水坎防水性能大打折扣。一旦墻體與地面交界處,防水施工質量不達標,水就很容易通過這道施工縫四處擴散。另外根據節能減震要求,圖紙設計了30 mm厚保溫板和5 mm厚減震墊,加上60 mm地磚鋪貼層厚度(30 mm厚找平層,20 mm厚干硬性水泥砂漿結合層,10 mm厚地磚),衛生間建筑完成面以上混凝土止水坎有效防水高度只有105 mm,不能起到有效防水作用。
圖紙設計地磚鋪設為干料鋪貼法,結合層為20 mm厚1∶3干硬性水泥砂漿。采用干料鋪貼法施工后,疏松的鋪貼層因含水率低,孔隙率較高,存在海綿效應。衛生間使用一段時間后,疏松的鋪貼層吸水飽和,水不易排出,就會向周邊慢慢擴散,同時積水產生的潮氣逸出地面,被附近墻體吸收,致使附近墻面受潮,從而產生起皮、發霉等現象[1]。
衛生間門的位置,混凝土止水坎在此處斷開,如果此處防水施工質量管控不好,水就會從過門磚下大量滲出。然而,施工時過門磚也是采用干料鋪貼法鋪設,于是過門磚下成為了水滲透的主要路徑。洗浴時,衛生間地面水,通過地磚間縫隙滲透到干硬性水泥砂漿結合層,然后從過門磚下的通道向周圍慢慢擴散,導致衛生間返潮、起皮、發霉。
衛生間四周隔墻采用100 mm厚NALCB05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這種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雖然質量輕,保溫效果好,但是孔隙率高。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中的氣孔約占其體積的 60%~75%,因而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吸水性強。NALCB05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中一般存在兩種類型的氣孔,一種是連通的孔,一種是封閉的孔,因此,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具有吸水量多、吸水慢、導濕性差等特性。這種吸水特性使得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在施工前的淋水過程中只能潤濕其表面,而內部封閉孔則未潤濕[2]。因此,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含水率始終未達到飽和狀態,在后期使用中,地面滲透過來的潮氣會被持續吸收,造成墻面返潮、起皮、發霉。
施工單位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降低成本,節約用料,減少施工工序。經檢查現場施工記錄和監理日志發現:部分衛生間防水施工前未做好基層處理工作,未檢查基層平整度,未及時清理表面雜物;防水施工時未嚴格按照規范進行分層涂刷,施工中存在少涂或只涂一層的現象,墻體與地面交接處未設置防水附加層。因此,防水施工質量很難保證,防水效果差,存在一定問題。
衛生間過門磚處是水滲透的主要路徑,因此,過門磚處是重點處理部位。處理辦法:鑿除過門磚并清理至鋼筋混凝土結構層,分層多次涂抹堵漏王,待堵漏王涂料養護完成后用C30細石混凝土澆封(留出貼地磚的高度),最后采用水泥漿鋪設地磚。由于細石混凝土和水泥漿防水性能明顯好于干硬性水泥砂漿,加上堵漏王涂料形成雙層防水屏障,因此,該方法能有效切斷水的滲透路徑。
鑒于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的高吸水性,避免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與潮氣接觸,并且切斷水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內的滲透路徑是解決衛生間墻面返潮問題的突破點。處理辦法:在衛生間隔墻外側距地300 mm處,用切割機切一道50 mm深的水平縫。隔墻外側采用350 mm寬的鋁塑板包封,其中50 mm折邊插入水平縫中,阻斷水在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內向上的滲透路徑。
由于衛生間墻腳處的施工縫是水滲透的主要路徑之一,本次整改措施之一,就是對衛生間墻腳處進行處理。處理辦法:鑿除衛生間四周墻腳處的地磚,并清理至鋼筋混凝土結構層,在墻腳處用C30細石混凝土澆封,形成楔形護角,然后嚴格按施工規范要求分層涂刷聚合物水泥基防水涂料并增加防水附加層。待防水涂料養護完成后采用C30細石混凝土進行找平層施工,最后采用水泥漿鋪設地磚。該方法能有效阻止水通過二次澆筑的施工縫向四周擴散。
本次整改過程中,監理部加強施工質量監管,確保施工單位按整改方案落實到位。整改完成后,要求施工單位對全部學生宿舍衛生間重新進行閉水試驗,蓄水時間不少于48 h。同時提高抽查比例,一經發現仍有滲水現象,則要求施工單位再次整改,直至不再滲水為止。
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在學生使用了一個月后再到現場查看,防水效果良好,沒有再出現墻面返潮現象,如圖2所示。

圖2 處理后墻面效果
室內衛生間的防水質量非常關鍵,直接影響工程質量和人們的居住體驗。因此,設計階段和施工階段都要充分重視衛生間防水問題。本文結合學校新建學生宿舍工程案例,探討了衛生間墻面返潮的原因和解決措施,總結下來,在以后的工程建設中,要做好衛生間防水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內容。
1)衛生間隔墻根部止混凝土水坎應與樓板一次性澆筑完成,避免二次澆筑,形成一道施工縫。
2)衛生間地磚,尤其是過門磚應采用濕貼法鋪設,而不應采用干料鋪貼法,防止滲流通道的形成。
3)衛生間隔墻盡量避免采用高吸水性的蒸壓加氣混凝土砌塊,可以采用防水性能較好的材料,比如預制鋼筋混凝土板隔墻、硅酸鈣板隔墻等[3]。
4)防水施工前要做好充分準備,比如檢查基層平整度,清理雜物等,防水施工時應嚴格按照施工規范和圖集,分層涂刷,并做好防水成品的養護,對墻腳等重點部位,設置防水附加層。
5)加強對衛生間防水施工質量的管控,避免偷工減料的行為發生。
[ID:013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