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澤華
(寧海傳媒集團(寧海縣廣播電視臺),浙江 寧波 315600)
“智慧廣電”是國家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戰略。“智慧廣電”戰略依托于我國現有的廣播電視體系和技術,如有線、無線、衛星等。隨著新技術的發展,5G技術、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VR等為“智慧廣電”提供了技術便利。傳統廣播電視技術與新技術為“智慧廣電”的發展提供了技術支持[1]。“智慧廣電”的“智慧”體現在多方面,包括對廣播電視業務的制作、運營、管理、傳播等多環節的智慧管理。“智慧廣電”實現了廣播電視節目制作的信息化、廣播電視節目儲存管理的云技術、廣播電視傳播體系的多元化。通過“智慧廣電”實現廣電單位業務的進一步延伸,能夠實現經濟、政治、文化的融合發展,打造智能化的廣電服務平臺。通過“智慧廣電”政府的信息公開工作,能夠實現傳統廣播電視渠道與互聯網渠道的兼容,同時,智慧廣電開發出的新服務和新業務,能夠滿足受眾日益多樣化的精神文化需求[2]。
我國的“智慧廣電”建設歷經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2018年至2019年。2015年,國家提出“智慧廣電”戰略。在完成相關理論層面的構建后,中央層面的“智慧廣電”平臺建設已相對完善,于2018—2019年開始在各省布局“智慧廣電”,實現中央到地方的一體化智慧廣電體系,各省的廣電硬件與軟件設施都得以優化升級[3]。“智慧廣電”業務逐漸拓寬,如電視門戶、視頻、搜索、教育等方面,“智慧廣電”向增值業務與互動業務發展。
第二個階段是2019年至2020年。這個階段是“智慧廣電”業務的整合階段。各省“智慧廣電”業務相對獨立,沒有實現資源的共享。2019年至2020年,“智慧廣電”的基礎設施不斷升級,各省與中央之間的廣電系統逐漸優化統一,實現了廣電有線、無線與互聯網之間的融合,終端設備也逐漸支持“智慧廣電”的各項應用。
第三個階段是2021年至2025年。這個階段,“智慧廣電”發展到一個新的局面,實現網絡基礎設備雙向化,廣電業務完成從傳統業務向智慧業務的轉變。智慧家庭、物聯網等成為“智慧廣電”的特色,物聯網、5G、虛擬現實技術在“智慧廣電”中的應用逐漸增加[4]。
“智慧運維”平臺的建設應當包括幾個模塊。
首先是平臺分級管理。“智慧運維”平臺的分級管理能夠實現地面數字電視廣播各部門和各項業務操作的分級管理,確保各業務管理部門以不同的權限進行分層管理。
其次是管理平臺的兼容性與擴展性。“智慧運維”平臺是一體化平臺,將地面數字電視廣播各部門業務實現統一管理。這就要求“智慧運維”平臺必須具有兼容性和擴展性。
再次是開放式接口協議。開放式接口協議能夠實現監測、監管各項模塊的兼容性,同時符合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的無線廣播電視監測系統結構,有助于實現多模塊的統一管理。“智慧運維”平臺實現了模塊化管理,不同業務模塊在一個大系統里,同時各模塊的管理又相對獨立,一個模塊的操作運營不會影響到其他模塊。
最后是統一的用戶管理。“智慧運維”平臺的管理人員很多,不同的管理人員負責不同的板塊,因此設置了用戶登錄系統。通過不同的賬號登錄“智慧運維”平臺,會有不同的操作和訪問權限,以此實現監聽監看、阻斷介入、行為監管、溯源分析、區塊鏈管理、預警發布等工作。
“智慧運維”平臺的系統框架如圖1所示。

圖1 “智慧運維”平臺的系統框架
“智慧運維”管理平臺在系統功能方面具有以下功能。
第一,數據管理工作。“智慧運維”平臺是地面數字電視廣播單頻網的一體化管理平臺。傳統的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的業務數據存儲在不同的管理系統中,各系統沒有兼容性,各系統之間的數據也沒有實現共享和共用。“智慧運維”管理平臺將地面數字電視廣播各系統統一在平臺中,平臺具有兼容性和擴展性,各業務模塊實現了數據的統一管理和處理。
第二,運營監測管理。運營監測管理是“智慧運維”管理系統的一個重要功能。“智慧運維”平臺能夠實現對業務數據、用戶信息等多方面的實時全程監控,能夠實現內容、服務、運營方面的監控。監測管理包括安全性監測、內容監測、操作監測。其中內容監測包括對軟件、音頻、視頻等電視廣播節目內容的監測和保全管理保護。此外,平臺還具有內容審核功能,可對廣播電視各環節的內容進行安全審核,保證地面數字電視廣播內容安全、合法及完整。操作模塊的監控具有過濾、溯源、阻斷等功能。過濾功能能夠實現對地面數字電視廣播及其網絡系統的違規內容過濾,溯源功能能夠實現對各項內容的溯源,找出內容的提供者;阻斷功能能夠實現對個人和服務商違規內容的阻斷。業務內容的監控能夠實現業務受理質量監測、業務質量評估、服務內容完整性監測、糾紛管理等功能。運營質量的監測能夠實現業務監看、播出質量評估、系統故障監測以及系統異常恢復監測等工作。
第三,系統支撐平臺。系統支撐平臺主要實現系統管理、統計和報表、備份和同步以及云計算等功能。系統管理功能能夠實現對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系統內容設備配置、性能、資源管理等工作,對“智慧運維”平臺各模塊的運行狀況進行監督檢查,能夠及時發現系統的軟件及硬件故障,并且實現系統的故障排查和原因分析工作。統計和報表功能能夠實現管理人員的數據統計和報表編制工作,能夠及時地將地面數字廣播的相關業務數據統計處理。備份和同步工作確保了地面數字電視廣播重要業務和數據的安全。云計算功能能夠實現“智慧運維”平臺的快速響應和處理,同時實現各模塊的監測管理與應用共享工作。
第四,電視前端系統。地面數字電視廣播單頻網的“智慧運維”平臺是一個全媒體綜合性平臺,能夠實現新媒體、傳統媒體、自媒體及互聯網等的融合管理,能夠實現高新視頻內容、直播電視、移動短視頻、電子信息、互聯網內容等媒體資源的融合管理。同時,“智慧運維”平臺實現了全媒體業務的融合與管理,包括業務產生、業務集成、第三方業務引入與管理、業務存儲以及業務審核發布等工作。
第五,智能引擎管理。地面數字電視廣播的智能管理能夠實現對用戶及行為的大數據統計分析,通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技術實現對各類資源的有效調度,包括大數據采集、分析、AI分析、內容標注、資源調度等工作。通過智能引擎實現用戶需求分析,構建具有學習功能的用戶模型,能夠分析出用戶的個性化需求,進而不斷提升內容質量。此外,智能引擎的傳輸效率更加高效,可以提高傳輸效率,也促進了多種類型應用服務的融合。
地面數字電視廣播單頻網的“智慧運維”平臺建設,能夠改變傳統發射臺運營管理的現狀。通過構建“智慧運維”平臺,能夠實現地面數字電視廣播業務、網絡、服務、管理等方面的系統管理工作。構建前端、承載網、無線發射系統、終端和智能監管平臺等智能管理平臺,能夠實現數據管理、運營監測管理、系統支撐、電視前端系統以及智能引擎管理等模塊。這是響應“智慧廣電”戰略的重要舉措,也是提高地方地面數字電視廣播運維管理系統的重要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