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蘭蘭 康怡 熊雪英

取得國家發明專利1項,先后完成30余種國家主要鐵路車型的焊接工藝準備及現場指導、帶領同事編制工藝規程434項......齊車“焊”將趙嬌玉,戰功卓著。
身著藍工衣,頭戴安全帽,白凈、嬌小的臉上戴著一副眼鏡,平添了幾分文弱氣,中車齊車集團焊接工藝師趙嬌玉人如其名。然而,只要走進車間,看到焊花四濺,她就好似換了一個人,目光犀利、神情專注、行動干凈利落......
13年與焊花相伴,戰績驕人的她巾幗不讓須眉,獲評2022年“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
攻堅
剛來公司貨車分廠時,趙嬌玉負責焊接工藝指導。在這里,90%的員工都是男性。有人勸趙嬌玉,“找個管理崗位做吧,何必整天跟著一幫男人在生產現場奔波。”
“可我是學焊接工藝的,轉了別的,總覺得沒有用武之地了”,趙嬌玉開玩笑地說。
如今,一干就是13年的她,多次承擔國家重點項目,先后主管完成了30余種國家主要鐵路車型的焊接工藝準備及現場工藝指導工作。
作為工藝技術人員,在工作中不可避免會遇到各種難題。
馱背運輸車是一款新型特種貨車,也是為國家重點研發項目設計的新車型,產品結構復雜,制造要求高,質量保證難度空前。
趙嬌玉將自己“埋”在了圖紙和工藝書里,與設計師聯合,逐部件、逐結構進行工藝可行性分析,優化產品結構。
為了提升產品制造工藝的可靠性,她奔走于車間與辦公室之間,反復開展新材料焊接工藝評定等試驗,制定了專項焊接作業要點及焊接工藝要求,終于圓滿完成了任務。
克難
作為“黑龍江省級領軍人才梯隊”成員,近年來,趙嬌玉組織并完成了公司多項重大科技研發及技術攻關項目。
焊接工藝評定及焊接工藝規程基礎數據系統構建工作,是公司重要技術管理項目。
“如何節約成本,使一項評定發揮出最大效用,是我們首要攻克的難題”,趙嬌玉回憶道。
這是一項需要翻閱和參考大量數據的工作。趙嬌玉仔細對比研究國際、國內標準的相同點與不同點,統籌常用材料、典型接頭以及工藝方法相關的焊接工藝評定工作,大膽提出“1+1>2”的工作方案,即用1塊試板加1組檢驗滿足2種以上的標準要求,最大限度地縮減了評定數量。
此后6年,在該數據庫的幫助下,公司已累計完成焊接工藝評定450余項,節約成本171萬元。
趙嬌玉還帶領同事們建立了焊接工藝規程基礎數據系統,編制了公司通用的、唯一編號的焊接工藝規程434項。
近幾年,趙嬌玉先后主管并完成了10余項公司重要科研項目,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課題,主管完成了新材料焊接工藝研究。
三百六十天日夜兼程,十三年初心不改,趙嬌玉以一己之力,為焊接工藝領域添磚加瓦,展現了新時期巾幗“焊”將的動人風采。
編輯/車玉龍 統籌/國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