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翠英 王振青 趙新 孫秀芹
摘要:目的:探索適合1+X證書制度下“老年照護”融入高職護理人才培養新模式,實現"證教融合",培養當下社會需求的高素質技術技能復合型人才。方法:制訂“1+X老年照護職業技術等級證書”實施方案;優化護理人才培養質量評價機制;將"1+X"證書制度下“老年照護”內容作為專業課程建設的依據,完善課程建設體系;提升專任教師教育教學能力,打造"新雙師型"師資隊伍;建設多功能的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等方面進行探索。結果:調整和完善了“1+X”證書制度下“老年照護”實施方案;優化了護理人才培養機制和課程結構,實現"證教融合"教學效果;提高了教師"教、培、考"能力;校內外實習實訓基地真正做到了企業與學校資源最大限度的開放和共享,實現共贏。結論:本課題通過對“1+X”證書制度下“老年照護”融入高職護理人才培養新模式的探索,“1+X”制度,“1”是基礎、是根本、是核心;“X”是強化、是補充、是拓展。證教融合,從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標準等多方面重新設計,實現了“1”"和“X”的無縫銜接,為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在全國護理教育領域的推廣實施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關鍵詞:老年照護 ;“1+X”證書制度 ;人才培養
當前,我國已進入未富先老的階段,老年人口數量基數大,增速快,老齡化、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加劇,據統計,目前我國失能、半失能老人已達4400多萬,目前只有不到30萬的護理員,持證的不到2萬人,并且這些從事老年照護人員多是下崗工人、農村無業婦女等,為了彌補老年照護人員的不足,緩解社會照護壓力,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在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即1+X制度)試點工作?!癤”的意義不只是讓學生獲得幾份職業技能證書,而是對應職業邊界消融的新型人才培養的需求,“1+X”證書不是簡單的“學歷證書”+“職業技能證書”的加法運算,而是在培養專業技術人才的同時實現多項技能的融通,從而實現職業院校“一專多能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目標[1]。
1、“老年照護”“1+X”證書制度介紹:
《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國發 [2019]4 號) 提出,從 2019 年開始,在職業院校啟動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 即 1+X 證書制度。該制度要求試點院校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培訓與學歷證書教 育同步進行,開展面向全體社會成員的職業技能培訓。
2、制訂“1+X老年照護職業技術等級證書”實施背景
2.1老年人口數量眾多,老年照護壓力巨大
我國自 1997 年步入老齡化社會以來,60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口數量逐年增加,預計 2025 年將突破3億,特別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將以每年均增長? 100萬人的態勢,持續到2025年。失能、半失能老人也將達到4400萬。全國老齡工作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吳玉韶說:“失能、空巢老人的照料護理已成為我國非常急迫的問題,社會將會對專業化養老服務和高素質養老專業人才的需求會日益增加[2]?!?/p>
2.2養老服務供給側水平偏低,質量亟待提升
老年照護不僅需要滿足老人的基本生活需要,更應解決他們的生理、心理、 社會等方面的問題。然而,目前我國的養老機構醫務人員的整體素質不高,專業素質有限,業務能力不精,無法滿足現代老年照護的需求。全國各類養老服務機構的床位合計730.2萬張,平均每千名老人擁有床位31.6張,但是這些機構的空床率超過了50%,說明養老服務供給側水平偏低,老人對服務的滿意率低,服務質量亟待提升。
2.3養老服務職業資格和技能標準缺乏,評價標準急需建立
《養老護理員國家職業標準》于2002 年頒發,2011年進行修訂。到2016年,持有養老護理員資格證書上崗工作的不超過3萬。由于養老護理員資格證書含金量不高,不能與工資收入掛鉤,難以推動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2017年9 月,國家執業資格目錄中仍然不包括養老護理員執業資格證書,養老護理員執業技能鑒定工作也停止。職業資格與職業技能標準雙重缺失,導致養老服務人員的職稱晉升和收入提升失去了標準,最終導致基層服務機構人才大量流失。充分調研和分析專業崗位對學生能力的要求,對接老年照護職業技能標準,制定不同專業,不同層次的“1+ X老年照護職業技術等級證書”制度實施方案,采取證教融合途徑,全面推進“厚基礎、寬口徑”的復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
3、“1+X”證書制度下“老年照護”融入高職護理人才培養存在的問題
3.1當前,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供”“需”嚴重失衡。
數據顯示[3],《2017年中國養老服務人才培養情況報告》,報告顯示,目前全國失能半失能老人約有4063萬,若按照國際標準失能老人與護理員3:1的配置標準推算,我國至少需要1300萬護理員;但目前各類養老服務人員不足50萬人,持證人員不足4萬,全國養老服務人才需求缺口巨大。國內多項調查數據表明護生對從事老年照護的意愿不高[4]。同時還面臨著“不愿做、留不住、素質不高”的難題,現階段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供”“需”嚴重失衡。
3.2課程設置與老年照護不吻合,實用型老年護理人才課程體系不完善
老年護理在我國才剛剛起步,還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多數人只停留在為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不需要專門的護理人員。為了適應當前醫養結合型專業老年護理人員,除了滿足老年人生理、心理以及社會等層面的個體需求,還要具備一定的護理專業技能,甚至涉及到社會生活的各個層面,很多高職院校沒有設置老年護理專業,有的只是僅僅開設了老年護理學課程,并且設置為考查課,課時量很少,大都是每周一次的理論課學習,無法引起學生的重視,導致護生更談不上實習經驗。其中有些高職院校設置老年護理專業方向,但是面臨著“招生難、就業難”等問題,導致人才流失嚴重,還有醫院培養的老年專科護理人員主要照護醫院內住院的老年患者,無法滿足廣大健康老年群體的需求。
3.3 老年照護專業師資力量不足,教學與實踐融合較差。
高職院校主要培養醫院護理人才,缺乏專業的“老年照護”培訓團隊,教師對“1+X”制度“老年照護”制度并沒有充分的了解,更不能熟練的將專業教學與技能等級證書培訓有效融合,缺乏經驗,培訓內容和方式比較單一,專業化程度不高,并且大都是利用學生課后業余時間集中考前短期培訓,學生單純是為了考證而參與培訓,缺乏系統化的知識結構,即使學生考取證書也不具備老年照護實際工作的能力。
3.4 專業教學與老年照護證書培訓缺乏一體化設計
當前,很多高職院校老年護理專業人才的培養主要以學歷教育為主,即通過 3年的學習完成人才培養方案中制定的課程,修滿規定的學分,即可畢業,獲取學歷證書。但學生需要完成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專業拓展課、綜合實踐課的學習,學習周期短,內容多,且課程主要包括了醫療護理和康復訓練的相關知識,并未與老年照護執業技能等級證書相銜接,學生并不具備獨立從事老年專科照護工作的能力。
4“1+X”證書制度下老年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構建
從“1+X”證書的需要出發,著重討論從原有的護理專業和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出發,如何充分利用既有教育資源,高效培養老年照護專業人才。很顯然,從最簡單的思路來看,“1+X”證書制度,至少需要的人才類型是護理人才和養老人才的能力整合,但這種整合,肯定不是簡單的“1+1”。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在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之下,迅速響應社會需要,從菏澤市的發展來看,菏澤家政職業學院是菏澤市唯一一所擁有護理專業和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高職院校,有相對齊全的教育資源,目前是本市“1+X”證書制度下人才培養的優勢,有助于在新的醫養健康產業發展機遇中占得先機,也能夠促進菏澤市職業教育的內涵質量提升。
5“1+X”證書制度下“老年照護”融入高職.護理人才培養的策略
根據老齡化社會發展對老年專業護理人才培養的新要求,制定出符合醫養結合崗位需要的專業護理人員培養方案和課程結構,完善老年護理實訓教學基地,設計“1-2-3”人才培養模式。立足學生的職業特性和個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基礎知識寬、專業能力強、人文素養深、職業水平高的多元復合型應用人才。
5.1設置“老年照護”課程體系
創建老年照護教學資源庫,確保教學資源的時效性與先進性。老年護理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所以在課程結構上,必須優化。當前,高職老年護理課程體系主要有五個模塊構成,分別是公共基礎課、人文素養課、專業基礎課、專業課和操作實訓課,學生主要通過學習基礎護理學、健康評估、內科護理、老年護理相關知識等課程,但是學時較少,導致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和工作能力都很薄弱,老年照護職業技能證書更加強調護士的社區、居家照護能力、康復訓練能力、老年人安全護理,在學習老年護理基礎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基礎護理技術、老年護理技術、老年健康評估、膳食與營養、老年心理學、老年人際溝通、康復護理學、社區護理、老年急救護理、護理藥物學、護理禮儀、臨終護理等15門核心課程內容的學習,因此,應該創新改革高職老年護理體系,基礎課和專業課充分融合,增加人文社會心理課程比例,突顯老年照護課程特色。
5.2完善老年護理實訓教學基地,形成“1-2-3”人才培養模式
“1”: 選取菏澤家政職業學院2021級護理專業1-5班以及2021級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1-3班學生共400人為觀察組。第一學年,周末每周1次組織學生分批到本地養老機構“一對一幫扶老人”,給老人提供基本的生活照料,與他們建立情感,培養學生的愛老敬老意識、讓他們知道老人的今天就是他們的明天,讓更多學生熱愛老年護理工作,在銀齡事業中實現自身價值,為順利步入工作崗位奠定基礎。并且每月邀請有關養老專家到學院開展講座1 次,培養學生的職業認同感、自豪感。
“2”: 觀察組學生第二學年,抓好“兩個關鍵”,即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上抓好臨床見習、臨床實習崗前培訓兩個關鍵。 老年護理的實踐性強而且復雜,為達到較好的實踐效果,院校工作人員必須組織學生不僅在校內仿真訓練, 而且還應進行校外全真演練。還要注重與周邊醫養機構進行合作,鍛煉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要做好如下兩個關鍵:第一關鍵: 強化見習,第二學年開設專業核心課程,學生每完成 20 學時的理論學習,便組織他們到養老機構見習 1 周,讓學生盡快把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實現技能培訓與工作需求的無縫對接。第二關鍵: 加強實習前的技能培訓,進行4 周的嚴格院內培訓,主要培訓老年人常用的護理綜合技能項目,比如:口服用藥、注射用藥、霧化吸入、協助咳痰等,讓他們盡快適應實習生活。
“3”: 實驗班學生在第三學年,進入實踐階段,著重強化對老年人群的綜合服務能力,包括溝通能力、人文素養以及愛傷觀念和敬畏生命的能力,共32 周,分 4個步驟進行。第一步: 前16周,在醫養結合養老機構臨床科室或綜合性醫院科室輪轉實習,掌握各科室護理常規,將護理程序的工作方法運用其中,對老年人實施整體護理[5]。第二步驟: 第 17 ~ 24 周,在養老機構護理部,掌握老年人常見病護理技能,善待老人,實施人文關懷。第三步驟: 第 25 ~ 32周在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養老區實習,重點培養學生對待老年人的尊老愛老態度,具有愛心、耐心、細心和責任心。通過“做中學,學中做”,真實體驗學習過程,激發興趣。研究表明互動教學模式為護生提供了支持性的真實學習環境,有利于改變對老年人的消極態度,有助于提升護生對老年護理的從業意愿,因此學校應組織護生有計劃、分階段地深入老年公寓、社會福利院、綜合醫院老年病科等場所實踐, 堅持“課堂教學—實習操作—社會實踐”三者結合,讓他們從內心深處熱愛老年群體,培養他們的愛老意識。第四步驟:學院和醫養結合養老機構加強對學生的考核,進行效果跟蹤,實習期間,學院定期派相關專業人員到醫養結合養老機構調查訪問,改進教學方法,更好的適應老年護理的需求。
5.3重視師資隊伍的組建,打造高水平教學團隊
加強教師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學習,培養創新型教師教學團隊。聘用、邀請養老機構及養老行業的專業人士來學院開展講座、授課、培訓,參與人才培養方案及“1+X制度”實施方案的制訂。選派優秀教師到養老護理院、醫養結合醫院、社區養老服務中心等學習養老新理念和管理新方法,提升教師教育教學水平,使教師具有國際化視野、老年照護的前沿理念和技術,將護理專業和老年服務與管理專業的專業教師組織在一起,定期到對接的養老機構實踐,充分發揮理論優勢,提供免費咨詢服務等,建成一支高素質專兼職師資隊伍,指導學生實訓,讓學生畢業就能上崗,上崗即能頂崗。打破小專業教研室的教學隊伍組建模式,滿足新時代人們醫療衛生健康需求的老年師資隊伍。
5.4 適應“學歷證書+若干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即“1+X”證書制度的培養要求,引導老年護理專業和其他相關專業學生考取相應職業資格證書。
在國家政策的正確引領下,養老服務行業的期盼下,“1+X”證書制度一定會在養老服務行業生根、開花、結果,在不久的將來轉化為職業技能崗位的優質服務,使全國老年人都能夠安居樂業、幸福的度過晚年。同時一些院校積極組織鼓勵學生參加老年照護技能大賽,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改,培養學生的職業觀,提高學生的職業道德修養,增強對老年護理職業的認同感進而提高學生的崗位能力。通過考證、大賽等多渠道在學生心中撒下為老年人服務的種子,讓一點一滴事實帶給更多老年人幸福笑容。
5.5加強和養老院的交流合作,促進學生就業
在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基礎上,著重融合對老年人的服務性內容,滿足社會老齡化和全社會對醫療護理人性化、個性化的需求。對于護理專業學生來說,就業去向不僅有醫院,還有養老院,“老年照護”1+X證書具有較大的社會認同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學生的專業能力和護理素養,從而讓養老院相信高職院校學生具有順利開展老年照護的能力,能夠對老年人更為精心的照料,在此基礎上給于學生更為優厚的薪酬待遇,給學生打造一個更好的工作環境。
6.總結
“1+X”老年照護證書制度將會給專業老年照護人才培養提供明確方向,推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實現更充分、更優質的就業。通過構建“1-2-3”人才培養模式,學生掌握了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具備了嫻熟的操作技能,滿足了大多數養老機構的需求,優秀學生直接留在實習單位就業,實現了產、教、學融合,實現了高職院校護理人才培養與醫養結合機構護理人員需求的無縫對接,解決了人才培養與醫養機構人才 “供”“需”的失衡問題。將老年照護 1+X證書制度融入高職護理人才培養, 更有助于培養不同層次的、可以應對和 解決老齡化社會老人不同照護需求的復 合型、創新型養老照護人才。
參考文獻:
[1]曹虹,龔愛珍,方華.基于“1+X”證書制度對護理專業“老年護理”方向人才培養的思考[J].衛生職業教育,2021,39(18):110-112.
[2]何夏陽,宋文娟,王立軍.老年照護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與護理專業課程的融合
[3] 徐翠,吳培香,于莉,肖利允.醫養結合理念下延續護理在養老機構中的研究現狀[J].護理研究,2020,34(03):482-485.
[4]蔡麗嬌,龔海蓉,王憲寧.中高職護生人口老齡化知識以及從事養老照護意愿的調查分析[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20,41(12):1530-1532
[5]江虹,王花玲,劉炳炳.本科老年護理人才培養體系的探索與實踐[J].護理研究,2017,31(4):495-496.
基金項目:2021山東省菏澤市社會科學規劃課題資助項目,編號:ZC-2021-77
作者簡介:張翠英(1980.12-),女,漢族,山東菏澤,菏澤家政職業學院,講師,護理學學士,研究方向:護理教學、職業教育。E-mail地址:zj801229@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