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燦
每種色彩,都應該盛開。每個孩子,都值得被寵愛。
周思情,是崇陽縣天城鎮蛤蟆石村90后村“兩委”干部,也是該村童伴之家的“童伴媽媽”。
一個92年生的青年女黨員,尚未結婚,卻有59個“孩子”。是什么讓一個年輕女孩有勇氣成為59個留守兒童孩子的媽媽?她的回答很簡單:黨員該做的。
2018年,本科畢業的周思情放棄了在繁華城市的白領生活,毅然回到了生她養她的家鄉發展,傾情于村里留守兒童綻放絢麗芳華。
畫畫、朗讀、捉迷藏、踩氣球,現在蛤蟆石村的童伴之家充滿著笑聲。節假日,周思情積極聯系社工老師、志愿者開展各項活動,如親子互動、第二堂課、感恩母親節、遠程親職教育、重陽節愛老敬老、慶元旦迎新年、疫情防控小貼士等。這些活動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假日生活,而且培養了他們積極、樂觀、開朗的性格,弘揚了中華民族優良傳統美德。
“我終于有個籃球了”,蛤蟆石村三組的一個留守兒童高興地說。為了持續開展留守兒童幫扶活動,周思情努力向市、縣民政局、天城鎮團委申請幫扶資金,幫助孩子們實現“微心愿”,引導他們形成健全的人格品格。
為了做好村里留守兒童教育工作,周思情充分利用空閑時間加強專業化的學習,不僅考取社會工作者職業資格證書,而且嚴格按中國兒童公益研究院的要求,線上線下學完了北京慈幼兒童福利研究中心安排的各項課程,并結合實際,學以致用。
以前孩子們放假時間不是拿著手機刷抖音就是在打游戲,嚴重影響了孩子們的心理發展和行為習慣,現在村里有了“童伴之家”“童伴媽媽”,孩子們放假后時常聚在一起打羽毛球、乒乓球、閱讀各類圖書,孩子們不會做的作業也主動請教周思情,她以自己溫暖的心靈,全力呵護每一位孩子健康成長。
“美麗的同伴,共同的媽媽。”這是蛤蟆石村孩子們對周思情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