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勝勇
人才招引不能貪高求全,要堅持產業需求導向,使引進的人才留得住、用得好,著力推動產才融合、以才興業。
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抓人才就是抓創新,抓人才就是抓發展。大冶市委堅持人才引領發展戰略地位,大力實施人才強市工程,一體精準推進引才、育才、用才、留才的全周期人才服務機制,廣聚天下英才,為大冶奮進全國縣域經濟50強提供人才支撐。
科學精準“引”人才。人才招引不能貪高求全,要堅持產業需求導向,使引進的人才留得住、用得好,著力推動產才融合、以才興業。靶向精準引才,圍繞大冶市智能裝備制造、生命健康等10條重點產業鏈布局人才鏈,建立產業鏈龍頭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等企業的引才清單,加快引進緊缺產業人才。創新方式引才,堅持全職引才與柔性引才、招商引資與招才引智、平臺聚才與企業引才“三個”相結合,持續實施“銅都英才”“招碩引博”“資智回冶”等人才項目。強化鄉情引才,大力招引冶籍企業家、領軍人才回鄉投資創業。優化政策引才,編制和實施大冶市人才發展五年規劃,指導重點領域人才引進。圍繞集聚大學生來冶創新創業出臺高含金量的人才政策,著力提高青年人才數量,推進產業人才倍增。
務實管用“育”人才。人才培育要堅持務實管用,既要引得進“金鳳凰”,也要培育出“土秀才”。突出傳幫帶育才,實施“優秀人才創新創業支持計劃”,選樹培育“科技創新”“技能傳承”“名師帶教”“名醫帶徒”“自主創業”“鄉村振興”六大類人才團隊及后備力量。突出平臺育才,充分利用企業研發中心、企校聯合創新中心、大冶湖高新區大學科技園、產業技術研究院、眾創空間,以及黃石(武漢)離岸科創園、黃石(上海)離岸科創園等“雙創”平臺,加強人才實踐鍛煉,加快培育一批務實管用的產業人才。突出以賽育才,持續開展“大冶工匠”“銅都匯”創新創業大賽等賽事活動,為人才成長提供切磋技藝、交流技能的良好平臺。
不拘一格“用”人才。遵循人才成長規律,破除人才使用的“王選悖論”,重視用好人才“盛果期”。搭建舞臺用才,實行“揭榜制”“委托制”等科技攻關模式,引導推動人才向重點產業、行業集聚,向企業和基層一線流動。敢于大膽用才,建立更加開放的人才選拔任用機制,把優秀人才推到重大技術攻關、重點工程建設、重要管理崗位上挑重擔、唱主角,讓更多人才擁有施展才華、實現價值的機會。戰略思維用才,實施年輕干部和緊缺人才薪火工程,推進“五個一批”計劃,讓大冶事業發展后繼有人。
優化環境“留”人才。發展環境好,人才才會留。要打造“近悅遠來”的人才發展環境,構建熱帶雨林式的人才發展生態。完善激勵機制,向用人主體充分授權,為人才松綁減負,建立創新、價值、能力、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加快形成具有大冶特色的人才成長培養機制、人盡其才的使用機制、各展其能的激勵機制、脫穎而出的競爭機制,讓人才“名利雙收”。提升服務水平,建立健全領導干部聯系服務專家人才機制,持續推進“我為人才辦實事”活動,建好大冶青年人才驛站。當好服務人才的“店小二”,搭建全鏈條的人才線上服務平臺,為各類人才提供全方位服務。營造良好氛圍,廣泛宣傳人才工作新成果、新經驗,積極營造尊重人才的社會環境、鼓勵創新的制度環境、有利成功的創業環境,形成識才、愛才、敬才、用才、留才的良好氛圍。
(作者系黃石市委常委、大冶市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