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方式方法是做好基層工作的重要手段。然而,部分地方卻出現了“偽創新”現象:他們有的“造詞式”創新,工作內容大同小異,但改個名字、換個說法,就成了“創新”做法;有的“復制式”創新,某長制、網格化等爆火后,動輒冠之以“長”名、“網格化”模式;有的“亮點式”創新,片面追求“高大上”,各類展板琳瑯滿目,樓梯、走廊貼得到處都是,內容卻華而不實,只“上墻”不入心。對此,您有什么想說的?
關鍵在“新”不在“創”
“偽創新”出發點就錯了
之所以會出現“偽創新”,主要是“為了誰”這個出發點錯了。有的為迎合上級,刻意制造光鮮亮麗的“盆景”,殊不知越是包裝得高大上,越容易與基層格格不入,讓群眾只見場面新、設備新,就是不見“為民心”。有的為凸顯政績,強行將日常工作安上各種“花里胡哨”的名頭,徒有“新名”、毫無“新意”。創新,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只有牢記為民服務初衷,符合基層一線實際,取得解決問題效果,才能經住考驗、贏得民心。? ? ? ? ?(隨縣? 李小娥)
創新不是為了名頭
出現“為創新而創新”現象不僅加重基層負擔,還使得工作成效大打折扣。工作方法的創新在于在符合實際工作的前提下推陳出新,而不是為了名頭、創而不新。因此,創新重點在“新”而不在“創”。要尋找合適的工作方法。如果現階段的工作沒有經驗可循,那么結合自身工作實際,走出前人未走過的路,提升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就是創新。要尋找“最優解”。在既有的工作方法下,結合自身實際,尋找更便捷、更有力的工作舉措,提升工作效率,也是創新。? ? ? ? ? ? ? ? ? ? ?(鄂州? 付秋安)
下好創新“三手棋”
要認真下好“三手棋”,才能讓基層創新“去偽存真”。走正。創新要以服務群眾為先導,要找準創新“航標”,有序穩妥地精準施策,既要跟緊上級政策要求,又要注重分析研究,不能迷失了創新方向。走心。創新要以群眾得實惠為出發點,要在基層走訪調研上用心走心,不做表面熱鬧、徒具觀賞價值的虛功,多做群眾看得見、可觸摸的硬功。走實。創新要以沾地氣為切入口,不可盲目復制他人經驗,要充分結合基層實際,做深做實基層創新課題,只有群眾成為了最終的閱卷人,基層創新的源頭活水才會源源不斷。? ? ? ? ? ? ? ? ?(蘄春? 龔太飛)
要牢記“為了誰”
要創新更要走心
創新不走心,就是“偽創新”。創新要端正思想觀念。“亮點式”創新的根源,是權力觀、政績觀出現偏差,慕虛榮、務虛功、圖虛名。要教育引導黨員干部謀實事、務實功、求實效,多做打基礎、補短板、利長遠之事。創新要契合工作實際。“復制式”創新是“拿來主義”思想在作祟。要尊重客觀規律,通過“實踐-理論-再實踐”,對工作中行之有效的做法進行總結、提煉和升華。要一切從實際出發,防止生搬硬套、盲目上馬。創新要緊貼群眾需求。把民之所盼作為政之所向,聚焦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出實招、謀新招、亮硬招,在創造性解決民生難題、辦好民生實事中踐行初心使命。? ? ? ? ? ? ?(隨州曾都? 劉勇)
樹立三種導向根治“偽創新”
根治“偽創新”要樹立三種導向。樹立問題導向。把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作為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出發點,要善于發現問題、剖析問題,找準病灶癥結,進而對癥下藥。樹立目標導向。完善目標考核機制,著力解決群眾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以目標評價創新成果、檢驗創新成效。樹立效果導向。效果是硬道理,要樹立憑實績、看行動、重效果導向,把工作實際效果當作評價創新工作的重要標準,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堅持實事求是,講真話、報實情、辦實事,提升創新工作實效。(房縣? 葉勇)
創新要注重實效
基層工作的創新,要以價值為導向、實效為目標、實踐為基礎,不能簡單把復制照搬、創亮點、造盆景當作創新。要立足“新”。注重用新發展理念破思想之冰,敢于打破思維定式、固化模式和行為習慣,創造性破解工作難題。要注重“行”。不能坐而論道、紙上談兵,要直面問題,直面矛盾,直面群眾訴求,困難面前不回避不退縮。要關注“信”。創新的成效要讓群眾認可服氣,有實實在在的幸福感、獲得感,不能把創新變成自娛自樂甚至是作秀,要真正在創新工作方式方法中組織群眾、宣傳群眾、凝聚群眾、服務群眾,形成工作合力。? ? ? ? ? ? ? ? ? (孝感? 陳綱)
用心用情做好每一次工作
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
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無可厚非,但前提是要把每項工作都做扎實,確保最終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如果只求表面上的創新,為了創新而創新,而不挖掘更深層次的內涵,就有可能落入形式主義的窠臼。工作創新要建立在有實際效果的基礎上,不能為了創新一味求新奇、尋特色,更不能用形式主義的態度和方式創新。要在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的同時,大力發揚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把實干精神落實到每項具體行動中,用心用情做好每一項工作。要及時跟蹤工作進展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及時糾偏,確保取得實效。?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蘄春? 駱飛)
博眼球不如真實干
創新是開展工作的有益探索,也是新時代擔當作為的鮮明體現,應鼓勵支持。但“為創新而創新”則是政績觀的“異化”,其實質是“偽創新”博眼球,看似熱熱鬧鬧,其結果是“竹籃打水一場空”。與其在包裝上、口號上、表態上作假文章,不如扎扎實實、一板一眼把工作做實做細做精,在反復打磨、總結積累中改進方式方法,以不刻意的創新舉措實現精益求精,才是守正創新的大道正道。
(鐘祥? 裴海波)
一錘接著一錘敲
長期以來,很多來自基層一線的創新做法,在豐富基層治理路徑的同時,確實產生了積極的效果,其中一些特別好的做法也被提煉、固定下來,形成有益有效的制度。但片面追求標新立異,就會忽視群眾的實際需求,難以產生工作成效。基層工作萬萬不可“折騰”,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不搞花架子、不做無用功,切實以群眾的需求為指向,以群眾的滿意為目標,樹立“一錘接著一錘敲”的信念,久久為功,持續發力,將一件件民生小事抓緊抓實抓具體,讓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變化。? ? ? ? ? ? ? (襄陽襄城? 羅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