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清 劉靜
摘要:目前我國惡性腫瘤人群越來越多,癌性疼痛是惡性腫瘤的最常見并發癥之一,而由于各種原因,疼痛治療遠遠不足,本文總結了惡性腫瘤疼痛治療護理現狀。
關鍵詞:癌性疼痛;疼痛評估;藥物治療;護理
1995年美國疼痛學會提出疼痛是繼心率、血壓、脈搏和呼吸之后的第5大生命體征,疼痛越來越受到臨床的重視和關注。近年國際疼痛研究學會(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Study Pain,IASP) 指出:“疼痛是組織損傷或潛在組織損傷所引起的 一種不愉快的感覺和情感體驗”。近年來,我國癌癥患病率及死亡率逐年上升,癌癥已成為影響我國人們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癌性疼痛是癌癥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絕大多數疼痛患者得不到緩解。疼痛不僅會給患者帶來軀體和精神上的影響,還可能會對中樞神經系統、循環、呼吸等各系統產生不良影響和導致病理改變,嚴重影響患者睡眠質量及生活質量,同時給家庭和社會帶來經濟負擔。
在疼痛治療的過程中,護理人員在疼痛治療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患者疼痛的最好判斷者,疼痛治療的執行者及全程參與者,然而,關于疼痛治療的知識掌握,三階梯止痛資料方案了解程度遠遠不夠,有些護士拒絕相信患者疼痛的真實性,對患者疼痛治療持消極態度等可能導致患者接受的疼痛治療遠遠不夠,有研究顯示,在癌癥晚期中,最顯著的癥狀就是疼痛,然而,臨床上鎮痛藥物使用率僅56.49%,只有16%是聯合用藥,醫護人員仍會擔心止痛藥的過度使用會影響患者呼吸系統或者其具有成癮性,而盡量減少止痛藥物使用[1]。
1.癌痛的評估:
癌性疼痛的準確評估是有效治療癌痛的第一步,評估的內容包括疼痛的性質、部位和頻率,但主要是針對癌痛程度進行評估。據患者的主訴,對患者的感知、生理行為反應和對疼痛的認知等方面進行綜合評估。重視患者的精神狀態,以便及時做出相應的支持治療。選擇簡單易行、適當的評估方法動態地進行疼痛評估,評估過程應貫穿整個疼痛治療過程。
現在臨床上被廣泛認可和應用的疼痛評估法有數字評定法(NRS),詞語描述法(VDS)、修訂版面部表情法(FPS-R),在此基礎上,結合臨床實踐,臨床護士發明了一些新的疼痛評估方法,如五指法,即向患者展示五指,“小指表示無痛”、“無名指為輕度痛”、“中指為中度痛”、“食指為重度痛”、“拇指表示劇痛”讓患者進行選擇,該方法更適用于清醒卻無法發聲的患者,相對于上述常用的疼痛評估方法,雖然信度和效度不高,但是對于患者知識水平要求不高,臨床上更易應用;改良疼痛評估法,從夜間、休息、步行活動三個時間段進行疼痛評估;愛丁堡癌癥中心將臨床醫生管理的床邊工具愛丁堡評估和管理工具(EPAT)與常規疼痛護理相結合對比單獨疼痛護理相比,醫護結合的疼痛治療在處方實踐和疼痛評估量表得分方面有更大改善[2],這個研究可以間接說明,醫護合作的疼痛評估和治療更有利于癌痛的全程管理,護士將患者的疼痛表現準確的表達給醫生,醫生開具處方后,能準確獲得患者疼痛治療情況。
2.癌痛的治療方法與護理:
2.1藥物治療:目前癌性疼痛多依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提出的三階梯止痛原則按時按規律給藥,其中輕度疼痛給予非阿片類(非甾類抗炎藥)加減輔助止痛藥,中度疼痛給予弱阿片類加減非甾類抗炎藥和輔助止痛藥,重度疼痛給予阿片類加減非甾類抗炎藥和輔助止痛藥[3],三階梯止痛藥療效顯著,能解決80%患者的癌痛,阿片類藥物是臨床治療癌痛最常用的一類藥物,但患者長時間服用這類藥物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出現對藥物的依賴性使止痛效果降低等。而更多研究顯示即使阿片類藥物具有成癮性,晚期腫瘤患者疼痛治療問題一直存在,是屬于治療不足,而不會過度治療[ 4]。關于止痛藥物的選擇上,有研究對比鹽酸嗎啡緩釋片與鹽酸羥考酮緩釋片(奧施康定),顯示奧施康定不良反應發生率較低,且疼痛緩解有效率較高,因此奧施康定治療方案值得臨床推廣與應用[5];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建議臨床醫生避免在需要慢性阿片類藥物治療的患者中同時使用BZD-S類阿片類藥物,這兩類藥物合用有可能導致鎮靜和呼吸抑制;Jan Gaertn[6]等提出了十個合理使用阿片類藥物的實用步驟,還有神經軸性介入技術,系統性阿片類藥物副作用有所減少,對6個月生存率也有所提高[7]
2.1.2藥物護理:阿片類藥物具有呼吸抑制及成癮性可能,護士在治療過程要嚴格觀察用藥后的不良反應,對于新的止痛治療方法的知識應主動學習,快速適應臨床要求。按時給藥:嚴格掌握鎮痛藥的半衰期,做到按規定的時間間隔給藥,即在疼痛的發生前而不是按需給藥,以維持有效的血藥濃度。降低機體耐受性和依從性,達到持續有效地緩解疼痛,減少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個體化給藥: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體重、耐藥性的不同區分給藥。麻醉藥品的敏感度個體間差異很大,所以阿片類藥物并沒有標準劑量,凡能使疼痛緩解的劑量就是正確劑量。首選口服給藥:在可能的情況下,力爭口服給藥,既可保持患者的獨立性,又便于患者長期服用,如不能口服或口服不佳的就考慮直腸給藥或皮下、肌肉注射給藥。
2.2臨床上,很多人研究其他方法盡量緩解患者疼痛癥狀,如中醫針灸,采用電針、針刺、穴位埋線及貼敷等方法結三階梯止痛療法進行止痛治療;音樂療法,選擇患者喜歡的音樂進行治療,是一種非侵入性的心理護理,可以減少止痛藥物的使用和緩解癌性疲勞狀態;心理干預:癌性疼痛加上治療預后難以預測,會引發患者焦慮、失眠、抑郁等心理反應,心理干預可以明顯緩解晚期癌癥患者的焦慮和抑郁情緒],提高患者應付疼痛的能力,改善患者的痛覺,增強患者治療的信心.
總之,疼痛幾乎伴隨癌癥治療的全程,護士在癌痛治療中處于重要的地位,應熟練掌握疼痛治療的基本知識,藥物治療的不良反應,輔助治療方法,重視患者疼痛主訴,使患者有效緩解疼痛,提高生活質量。
參考文獻:
[1]曾紀麗. ICU生命末期患者死亡質量調查研究[D]. 長江大學, 2020.
[2]Fallon M, Walker J, Colvin L, et al. Pain Management in Cancer Center Inpatients: A Cluster Randomized Trial to Evaluate a Systematic Integrated Approach-The Edinburgh Pain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Tool[J].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2018,36(13):1284-1290.
[3]邊雙林, 張家瑞, 齊建帥, 等. 針灸療法聯合三階梯止痛藥治療肺癌疼痛的Meta分析[J]. 中國中醫基礎醫學雜志, 2020,26(08):1143-1147.
[4]Bruera E, Paice J A. Cancer pain management: safe and effective use of opioids[J]. American Society of Clinical Oncology educational book, 2015:e593.
[5]謝麗敏. 奧施康定治療中重度癌性疼痛的療效與不良反應[J]. 母嬰世界,2021(6):154.
[6]Gaertner J, Boehlke C, Simone N C B, et al. Early palliative care and the opioid crisis: ten pragmatic steps towards a more rational use of opioids[J]. Annals of palliative medicine, 2019,8(4):490.
[7]Brogan S E, Gulati A. The New Face of Cancer Pain and Its Treatment[J]. Anesth Analg, 2020,130(2):286-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