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陽 侯冰 王晶 吳涵宇 王驥濤
摘? 要: 《去月球》是角色扮演類游戲(RPG)的代表作。文章以其為例,研究通過使用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來提高多譯員協同翻譯效率以解決RPG游戲文本量過大、難度過高、專有名詞繁多的問題。角色扮演類游戲(RPG)本地化并不局限于文字翻譯,還應考量人物性格、環境等因素。
關鍵詞: 游戲本地化; 計算機輔助翻譯; 翻譯策略; 《去月球》; 游戲翻譯
中圖分類號:H315.9?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8228(2022)05-15-04
A study on game localization by 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 with Trados
——A case study of "To The Moon"
Yang Yang, Hou Bing, Wang Jing, Wu Hanyu, Wang Jitao
Abstract: "To the Moon" is the masterpiece of role-playing game (RPG). Taking it as an example, the computer-aided translation software is used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ulti-translator collaborative translation, so as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excessive text volume, high difficulty and too many proper nouns in RPG games. Localization of RPG is not only focused on the translation of words, but also on the character and other factors.
Key words: game localization; 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strategy; "To the Moon"; game translation
引言
電子游戲發展的歷史已超過40年,如今其重要性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掌握語言翻譯能力的人才在游戲行業中起著關鍵的作用。因此,社會需要更多的翻譯人才。
全球游戲產業對游戲翻譯的要求不僅局限于能夠熟練轉換對應的語言,還應該能夠使用計算機輔助翻譯軟件完成翻譯任務。近年來,機輔翻譯軟件在游戲業內得到大力推廣和廣泛使用。
1 計算機輔助翻譯研究
計算機輔助翻譯(Computer Aided Translation, CAT),從廣義上來說,它是能夠輔助譯員進行翻譯的所用計算機軟件,包括通用軟件,如字處理軟件、電子詞典、電子百科全書、搜索引擎等。從狹義上來說,是指實現翻譯過程相關的計算機工具,如翻譯記憶工具、術語管理工具、項目管理工具等[1]。計算機輔助翻譯可以有效提高游戲翻譯的效率與質量,減少多譯員協同翻譯可能產生的錯誤。現在已經成為翻譯的主流方式之一。
本文所使用的機輔軟件為TRADOS軟件。以下討論其主要功能。
1.1 翻譯記憶庫
譯員可以通過導入詞條或自建的方式建立記憶庫。記憶庫充當小型的自動化詞典。當輸入的語言與原文完全匹配時,就可以進行自動翻譯。當輸入的語言與內置記憶庫不完全匹配時,計算機可以進行模糊配對,給出機翻譯文。TRADOS擁有自儲存功能,輸入的詞條數量越多,記憶庫就會越大,可以為未來的其他類型翻譯任務提供便利。
1.2 多種字詞典的整合
譯員可以通過導入網絡中的在線詞典和使用TRADOS軟件的內置詞典,來幫助譯員調整文本。同時,計算機可以通過譯員的不斷校正來進行自我學習。如果下一次的翻譯過程中出現相似內容,計算機就可給出相應的參考語句,解決了RPG游戲文本量過大的問題。
1.3 術語庫
對不同類型的游戲,翻譯用語會不同。在翻譯前,譯員應根據游戲類型的不同來做術語譯文的統一,參考同類型游戲的譯法并根據游戲內容進行調整,自行建造術語庫,避免后續多人協同翻譯的過程中出現歧義以及用詞的不統一。
2 《去月球》的簡介
《去月球》(To the Moon)是由加拿大華裔開發者高瞰于2011年開發的一款RPG游戲。基于玩家選擇的分支選項不同,RPG游戲的后續劇情也會受到影響。在故事情節的推動下,玩家將操控角色在游戲地圖中進行探索;然而在沒有主動任務觸發劇情的時候,玩家也可以在地圖中的部分區域自由活動并與NPC或物品進行互動。隨著故事的進行,地圖環境的各項特征會發生變化,并在不同方面影響NPC和玩家。制作人高瞰在有限的條件下集中打磨游戲劇情,創造出了這個極富盛名并遠超業界水準的作品。該游戲在國內登錄IOS平臺,安卓版由TapTap平臺獨家發售,并于今年登錄國行Nintendo Switch。
3 CAT的游戲實踐
在游戲實踐翻譯環節里,不再采用傳統的譯法,即:導出游戲文本、將譯員分為若干小組翻譯、統一潤色、導入翻譯文本、運行測試并修復BUG。現在做法是采用機輔翻譯軟件進行游戲文本翻譯。
3.1 實踐對象
實踐對象為2018級英語專業學生,實驗周期為六個月,實驗內容為游戲文本翻譯。通過對游戲內文本的提取(源語言為英文)來比對傳統翻譯方法與計算機輔助翻譯方法的優劣之處。通過隨機分配,將學生分為兩個翻譯組。傳統翻譯小組利用查閱各類紙質或在線字詞典并使用Office辦公套件進行審查校對和翻譯編輯。機輔翻譯小組利用TRADOS翻譯軟件,導入對齊文本,建立記憶庫并利用術語庫統一術語翻譯。
3.2 譯前
3.2.1 術語提取
首先使用OCR屏幕識別,將游戲內文本提取。再利用TRADOS軟件進行術語提取并對高頻詞進行統計。術語及高頻詞由校對查閱官方問答給出。這樣可以避免由于譯員查閱資料及翻譯風格的不同所造成的翻譯不統一,減少后續修改的工作量。
3.2.2 游戲游玩
游戲翻譯的最佳工作狀態是一邊玩著游戲一邊看著文本。這樣可以方便譯員對游戲內容和文本進行理解,減少翻譯錯誤,也為翻譯工作增添一份樂趣。同時也要與游戲的創作團隊保持交流,這樣才能達到最佳的翻譯效果。
3.3 譯中
3.3.1 雙語平行語料庫和術語庫
利用Tmxmall進行對齊建庫并分工。負責人可以通過項目列表,管理所有當前的項目,實時查看項目進度和文件信息。譯員可以查看術語庫和翻譯庫,并將翻譯任務上傳到平臺進行匯總。負責人能夠在Tmxmall中的術語庫和記憶庫對術語和翻譯結果進行快捷修改。譯員收到翻譯任務后進入編輯器。編輯器左側為翻譯單元,右側為譯文區,右上角為機器翻譯和加載的術語庫及記憶庫,底部為翻譯結果,可以實時預覽文檔。譯員可以通過加載記憶庫的方式來進行預處理,將當前需要翻譯句段和記憶庫進行整體匹配,檢索相同和相似內容,譯員無需翻譯庫內已有的內容。加載記憶庫后,會出現匹配欄,以百分比的形式顯示當前句段在記憶庫內是否有匹配。
3.3.2 概念簡述
電子游戲基本包括以下文本類型:描述類、指示類、系統類、交互類、宣傳類等類型,每一種文本在游戲中都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游戲以對話、物品描述、系統提示、內心獨白為主。在這四類文本信息中,系統提示部分的翻譯自由度不高,沒有太多討論性。主要的翻譯內容集中在獨白文本和對話文本,該部分需要譯員根據情景以及角色性格來進行翻譯。獨白和對話是刻畫人物的關鍵,關系到角色是否能夠“站”起來,能否給玩家以代入感,故譯員在進行本地化的過程中自由度較高,可以進行適當的改寫。
3.3.3 句子翻譯
⑴ 順譯
方夢之指出:“順譯是指順著原文詞序或句序翻譯。順譯不是逐字翻譯,不排斥個別詞或詞組(特別是充當修飾語)的倒置。在處理長句時,經常運用順譯,特別是處理并列成文多的長句”[2]。描述類文本是一款游戲中出現最多的文本,起到幫助玩家理解劇情的作用,推動游戲劇情發展的作用,需要譯員在統一人物對白風格的基礎上,做到言簡意賅。描述類文本要盡量采用直譯的方式,同時也要對照術語庫進行翻譯。
例1:
原文:
譯文:《暮色之城》——“一位少女與一個陽光下散發著雛菊芬芳的僵尸的戀愛傳奇”
上文出自描述類文本,是一個包含who引導的定語從句的陳述句。在此采用順譯方法,搞清主從句關系從而準確地描述文本。一般該種類型句子通過導入記憶庫即可進行準確翻譯,大大減少了譯員的工作量。少數翻譯不準確的句子都包含術語庫中的詞匯,只需要簡單進行刪改即可完成。
⑵ 調整語序
中英文的表述邏輯存在一定差異:英語通常把句子重心放在句首,起到“開門見山”的表達效果。中文則把重心放在句尾,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3]無論是怎樣的語序,它們都起到了強調句子重心的作用。采取調整語序的翻譯方法,可以使得行文流暢,語義重點明確突出,避免讓玩家產生困惑。
例2:
原文:There is a giant candy cane on top of a high shelf that we can't reach… It's in the kitchen. Ma put it there to save for when we do chores. Get it for us, and we'll give you a tour through the house!
譯文:有個糖罐子在架子上,我們夠不著……媽媽在我們做家務的時候把它藏進廚房里了。幫我們把它搞到手,我們就帶你參觀房子!
上文出自交互類文本,本例一開始就“開門見山”,告訴作者推進劇情的必要性物品是一個架子上的糖罐子,并在后續對話中指出物品地點位于廚房。原文也用斜體強調了任務物品和地點。而譯文的處理方法應順應中文語序,并突出“糖罐子”這一任務重點。同時譯員應注意說話人為孩子,翻譯時要將孩子的活潑加到譯文中。在結合記憶庫進行翻譯的時候,該句雖然沒有語法語義錯誤,但無法正確凸顯句子主體,不能對接下來的任務流程的進行起到引導作用。需要譯員對翻譯結果進行語序調整。
⑶ 被動轉主動
英語中的動詞語態有主動和被動兩種,分別對應動詞和主語之間不同的兩種關系。主動語態指動作的執行者充當句子的主語,而被動語態則指動作的承受者,也就是相應主動語態里的賓語充當句子的主語[4]。采用被動轉主動的翻譯策略,主要目的是順應漢語的表達習慣,避免在語境中產生誤解,讓玩家產生上下文矛盾感。
例3:
原文:"Her illness was just diagnosed in its late stage. Fortunately, it's treatable. But the medical hills. We can't afford to finish building this house, Isabelle. We can barely afford to pay for her treatment. Im just relieved that she'll be okay, but…You don't know how much this place means to her. Shes going to be heartbroken."
譯文:“她的病癥恰好在晚期被診斷出了,幸運的是,還能治好。但醫藥費……我們付不起建造這座房子的錢了,伊莎貝爾。我們的錢只夠勉強支付醫藥費。雖然她的病能治好讓我稍稍放心了些,但是……你不知道這個地方對她而言意味著什么,她會傷透心的。”
上文出自游戲中的交互類文本,作為人物的對話出現。譯員在翻譯時,并沒有采用記憶庫給出的翻譯結果。記憶庫翻譯結果為:
“她的病剛剛在晚期被診斷出來,幸運的是,它是可治療的。但醫療費像山一樣。我們負擔不起建造這座房子的費用,伊莎貝爾。我們幾乎付不起她的醫療費。我只是松了一口氣,她會沒事的,但是你不知道這個地方對她很重要,她會心碎的。”
記憶庫中的翻譯結果前后語句不通順,有明顯錯誤,不符合當時的語言環境。因為原文中采用了被動語態,強調了病癥的嚴重性和時間的緊迫性。后面轉折強調我們只能在治好病和建造這座夢想中的房子進行二選一,更能帶入玩家情緒。
⑷ 對于“meme梗”的翻譯
1976年,英國牛津大學的動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在著作《自私的基因》中提出的迷因理論,為“梗”傳播提供了注解。‘迷因一詞,是英文單詞meme的音譯,源自古希臘語mīmēma,意為‘模仿的東西,又被譯作‘模因[5]。游戲作為傳播途徑之一,大量運用了meme來表達一些特定的含義。
例4:
原文:Hey, déjà vu.
譯文:嗯,這似乎在哪見過
上文出自游戲中的交互類文本,作為人物的自言自語出現。出現“梗”的一詞為déjà vu,原文為法語,中文翻譯為既視感,意為似曾相識之感。[6]在翻譯該句時,記憶庫給出了“梗”的來源和意思。譯員結合之后可以給出接地氣的翻譯同時又不失準確度。
⑸ 對于專有名詞的翻譯
專有名詞在語義上是用來指稱個人、地方、事物、機構等的特有名詞,往往是世界萬物中的“獨一份”[7],勢必會在游戲中大量使用,翻譯結果會直接對玩家的游戲體驗產生影響。
游戲領域內的專有名詞是游戲這個領域甚至特定類型乃至某款特定游戲所特有的概念表示。例如游戲內的人物、物品、UI的風格、道具、裝備、技能、天賦樹等。為避免玩家對游戲中大量的概念產生混淆,通常每個概念和詞匯都是一一對應的關系。同樣的詞匯,在同一游戲的不同代作品中也會有不同的稱呼,所以專有名詞通過描述、圖像、視頻、游戲內注釋等參考進行區分,以保證不會與同一類別或不同類別游戲內的相似或相同概念發生混淆。
例5:
原文:It's how people blew off steam before FPS were invented.
譯文:在第一人稱射擊游戲出現之前,人們就是這樣發泄情緒的。
上文出自游戲內的交互類文本,作為人物間的對話出現。在翻譯該句時,部分譯員對FPS這一游戲專有名詞不熟悉,導致翻譯錯誤。還有譯員對“blew off steam”這一詞組不熟悉,誤將此處的steam理解為發行該游戲的Steam平臺,給出了錯誤的翻譯。而記憶庫給出了正確的翻譯,并對FPS這一名詞給出了雙語的準確解釋,即First-person shooting game,中文翻譯為第一人稱射擊游戲。
4 結束語
對于現代游戲行業的本地化從業者來說,需要靈活運用網絡資源與計算機輔助翻譯。與傳統的文學翻譯不同,游戲本地化的實踐性極強。它對譯員個人水平要求更高,要求譯員掌握不同文體、不同措辭的翻譯方法,還要熟練運用機輔軟件,提高翻譯效率。在具體翻譯過程中,通過術語庫的設立和記憶庫的導入,大大提高了翻譯速度。本地化本質上是一種翻譯與改編行為,需要遵循一定的翻譯標準,同時又享有譯后改編與重新設計的自由空間[8],但是游戲內專有名詞種類繁多,譯員對于游戲的熟悉程度不同。需要譯員采取多種翻譯策略相結合的方法,并親身游玩游戲,才能順利高效地完成翻譯任務。隨著游戲行業的發展和計算機軟硬件的更新迭代,翻譯方法與流程也會隨之變化。采用計算機輔助翻譯,建立術語庫和記憶庫進行高效翻譯,是提高游戲本地化翻譯質量和效率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References):
[1] 曲悅珍.翻譯軟件Trados的教學實踐案例分析[J].電子技術,
2021,50(4):178-179
[2] 中國譯學大辭典[J].上海翻譯,2011(1):82
[3] 連淑能.英漢對比研究(增訂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4] 白蘭.英語被動句的漢譯技巧[J].海外英語,2020(18):
40-41
[5] 常江,田浩.迷因理論視域下的短視頻文化——基于抖音的
個案研究[J].新聞與寫作,2018(12):32-39
[6] Science-Human Intelligence; Studies from Rutgers
University-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Jersey Yield New Data on Human Intelligence [Deja vu All Over Again: A Unitary Biological Mechanism for Intelligence Is (Probably) Untenable][J]. Science Letter,2020
[7] 王聰聰,汪立榮.專有名詞非范疇化:認知機制與英漢翻譯
策略[J].河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5(6):81-87
[8] 黎志萍.本地化與翻譯之關系初探[J].湖北開放職業學院
學報,2020,33(22):111-112
收稿日期:2021-10-08
基金項目:本文系“北京市2021年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階段性研究成果(202110009191)
作者簡介:楊陽(1999-),男,北京市房山區人,本科在讀,主要研究方向: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