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環保工程師,一畢業就進入了方興未艾的環保行業。不知不覺,我已在這塊大眾熟悉又陌生的領域摸爬滾打了十年。
隨著環保觀念逐漸深入人心,連孩子也聽過“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宣傳語。但是,環保工程師究竟是做什么的,未必有幾個人說得上來,甚至連我們從業者自己也很難一句話描述。
所以,每當有朋友問,你們搞環保的一天天在忙什么?是上山植樹造林,還是下鄉撿垃圾啊?我都會直接告訴對方:“拯救地球。”
環保工程師并不是坐在高級寫字樓里的白領,而是需要到全國各地進行環境采樣、工廠踏勘等操作的一線技術人員。一年中,我們有不少時間都在出差考察,根據實地情況撰寫報告,提出環保建議。
以我現在從事的主要方向“土壤地下水調查與修復”為例,環境監測點大多設在郊外工廠、山野、田地、灘涂等地,環保工程師需要徒步前往這些工作點,在那里鉆探土壤和地下水問題,分析各項有害元素指標。衣服鞋子沾滿泥水、被蚊蟲蛇蟻叮咬、被化學試劑灼傷……都是出差中的家常便飯。
有時雇的采樣工人來不及完成任務,現場監督的工程師也要擼起袖子上陣。清理雜草、收拾路面,不論男孩女孩,到了這份兒上都不顧形象了,只想趕在天黑前把任務完成,不耽誤后續報告的撰寫。所以,任何一份由環保工程師撰寫的環境調查報告,都是他們爬山趕海,風吹日曬,現場勘測,并由團隊推敲商討無數遍而得出的。
環保工程師要和大量化學試劑打交道,稍有不慎衣物就會報廢,我們的褲子幾乎都經歷過“浩劫”。我剛接觸環保修復工程時,牛仔褲總是沾上各種試劑,拿回家丟進洗衣機洗完一瞧,整條褲子松脆成片,用手一捻就碎了。還有一次,有無良企業往地下水監測井添入了強氧化劑,試圖營造“水質達標”的錯覺,結果我去現場采集地下水樣品時,被摻了次氯酸鈉的水濺了一身,褲子當場褪了顏色。
講到這兒,你以為成為一名合格的環保工程師,光是掌握專業知識、學會吃苦忍耐就夠了嗎?事實上,環保工程師除了大量的實地勘察和野外作業,還需要極強的人際交往與溝通能力,并非悶頭苦干就能勝任。
就工作結果而言,我們每一份環境調查報告,都需要經過環保專家團隊的評審并得到認可,這就相當于一個小型的“論文答辯”,每一輪審核都要與專家溝通并按要求改進報告;而在工作過程中,環保工程師也要不斷與施工單位、工人、農戶乃至路邊的行人打交道。有時路過一塊檢測地,不小心壓到別人家的菜地,可能會被農民追著索賠。有時要進某個單位調研,卻被保安攔在門外,這些猝不及防的意外都在考驗環保工程師的溝通能力。
成為環保工程師,除了要有一腔熱血,還需要一副強健體魄,一顆耐受力極強的心臟,甚至需要一張能說會道的嘴。你瞧,拯救地球并不容易啊!
我與環保事業結緣純屬偶然。我并非從小就向往這份職業,在我童年時,環境保護意識尚未深入人心,我連環保工程師到底是啥都不清楚。即便到了大學選專業時,“環境工程”這個方向依舊冷門,我并不了解這個專業要學什么,畢業后具體做什么。
當時擺在我面前的,還有機械、電氣等傳統工科專業,但我覺得“環境工程”聽著最新鮮有趣,況且,對于理工類學生而言,名字里有“工程”的專業意味著實踐性更強,未來找工作也更有利。如此一來,我便選了它。
我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北京一家外企做EHS 專員。EHS 是Environment、Health、Safety(環境、健康、安全)的縮寫,這是從歐美企業引進的一套管理體系,目的是減少企業事故、環境污染的發生。當時國內的環保事業剛起步不久,大部分行業規范準則都是參考國外的——這種情況直到今天還存在,我們日常使用的理論模型、工作軟件,也大多是從國外引進并經過本土化改造的。
我在外企認識了不少外國同事,也第一次接觸到國際化的環保標準,我很快意識到中國環保事業放在全球視野下還存在巨大問題。比如當年有一樁騰格里沙漠污染事件,當地企業把未經處理的廢水沉淀物用鏟車鏟出,直接埋到沙漠里。這樣的廢污處理手法放至今日是難以想象的。與此同時,我在北京工作的幾年,正是北方霧霾最嚴重的時期。那時天空永遠是鐵灰色的,人們在灰撲撲的空氣里行走,這更讓我意識到中國環保工作的緊迫性與必要性。

圖_朱大鳳
其后近十年,我不斷挖掘環保相關的前沿信息,了解最新環保標準和可參考的模型。在外企積累足夠的工作經驗后,我轉到杭州一家環保企業,繼續擔任環保工程師的職務,也繼續深耕土壤、地下水領域。
在我成長為資歷相對豐富的“前輩”的同時,整個行業也悄然發生了變化。隨著環保問題被越來越多的人重視,國家不斷出臺各項環保法律法規,中國環保事業迎來了井噴式的發展。
我被忙碌的工作包圍,偶爾停下來回望整個環境,才發現我們已經走了那么遠。我親眼見證了環保行業的發展,看著身邊年輕血液不斷涌入。年輕一代環保人中不乏高學歷人才或海歸人才,他們擁有更寬闊的環保視野、更豐富的知識儲備、更清晰的職業認知。我相信他們也能和我一樣,和中國環保事業共同成長,直到所有的問題被我們攻破。
最初從事環保行業時,我也對這份又臟又累的工作產生過懷疑,甚至不愿在親友面前提及自己的專業與職業。我懷疑個體的努力能否改變現狀,也不確信做一名環保工程師是否真的有意義。
但隨著對職業的認識不斷加深,心中產生了情懷與羈絆,我意識到自己在做一件好事,甚至可以說是利國利民的大好事。
我的足跡遍布全國各地,我去過人數超十萬的電子產品供應廠內做環境咨詢,也到過云南山溝水電站做環境社會健康影響評估。我曾在環境審計時抓到企業將廢水直接排入雨水井,還查到黑心老板把廢油等危險物埋入地下。觸目驚心的污染場面,在我腦海中久久盤桓,我希望能通過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遏制這些行為在中國大地上發生。
個體的能量雖然渺茫,但既然有能力去做,為什么不做呢?任何一個對自己有道德要求的人,一旦從事環保行業,都會對這份職業產生一定的認同感。這種認同感會促使你不懼艱險、不斷前行。
如今,我已習慣了環保工程師的工作節奏,也很樂意跟周圍人談起自己的職業與經歷,甚至還能打趣自己是個“拯救地球”的大英雄,即便這位“英雄”經常灰頭土臉、風餐露宿,與無良企業打游擊戰,與文獻報告做斗爭,永遠做著寂寂無名的勘察與研究工作。
但如果重來一次,讓我回到十幾年前懵懂的高中時期,面對浩如煙海的志愿選項,我還是會選擇“環境工程”這一專業,還是會將環保作為我的終生事業。即便前路復雜曲折,但我們的未來勢必光明如炬。

專業面對面
進入21世紀,公眾環保意識大幅提升,中國環保行業在十年內快速發展。環境工程專業教育是第一功臣,培育出了一批優秀的中國環保工程師。在未來,懷揣理想和情懷的年輕人將會挑起中國環保事業的大梁。關于環境工程專業,讓我們來看看老師和學長學姐的分享吧。
環境工程專業
本科專業代碼:082502
環境工程專業在大學四年期間學習的課程很豐富。學科基礎課程包括有機化學、無機化學、分析化學、物理化學、環境工程CAD 基礎等;專業核心課程包括環境生態學、環境監測、環境化學、環境工程原理、水質工程學、大氣污染控制工程、固體廢物處理與處置、環境微生物學等。
本專業畢業生主要在各級環保及其他政府部門、科研機構、高等院校、企事業單位等從事環境污染治理工程項目設計與管理工作,以及環境監測分析與監理、環境規劃管理與咨詢決策、環保理論與技術創新研究等工作。
本專業課程分為理論和實踐教學,上課形式有課堂教學、實驗室內指導及室外現場參觀學習。環境工程專業作為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和技術科學于一體的交叉型學科,對個人綜合素養要求較高,學生需要掌握環境污染防治、生態環境保護、環境監測與評價、環境規劃與管理等方面知識。為了實現個人價值并順應社會發展,學生要有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以趕上整個環保行業高速發展的步伐。
中國海洋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教授、化學系副主任
中國海洋大學環境工程專業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