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你體驗過怎樣的失敗或苦難?你愿意重新經歷它嗎?

席瑞:同學們的回答都有意識地區分了失敗與苦難。也許對年輕的朋友們來說,苦難過于沉重,這讓大家不輕易將遇到的失敗解讀為苦難,但即便如此,在短暫的成長歷程里,部分同學還是經歷了一些沉重的悲愴,比如生理的缺陷、生命的消逝……值得注意的是,很多同學回避了是否愿意再次經歷苦難這個問題,但也有部分同學覺得在苦難里有新的收獲,只是這種收獲聽起來還是有種不得不接受的味道。人是經歷的集合,究竟同學們更在意經歷的過程還是確定的結果,我們來看第二問。
姜周昊:我經歷過各種失敗,比如旅途迷路、學騎車摔傷,但我可以從中汲取教訓,提升相關的能力,因此我愿意再經歷一次。而我面對的苦難,目前只有一個——無法成為真正的自己,為了融入集體而偽裝自我。這種苦難我不愿重新經歷。
周超:中考的失敗一度讓我喪失斗志。但正因如此,我才能在現在的學校里奮發圖強,過上了超預期的新生活。因此我愿意再經歷一次。
唐可悅:我上幼兒園時被發現有斗雞眼,到小學二年級才治好。因為我一直戴眼罩,被同學欺負、取笑是常事。但也有同學為我挺身而出,真誠地幫助我。我不愿再經歷這樣倒霉的苦難,但不能否認,它讓我交到了真正的朋友,讓我如今能樂觀積極地面對生活。
凌笑笑:我經歷的最大的苦難便是得知恩師離開人世時的感傷。她讓我從一個調皮搗蛋的學生成長為現在的語文課代表。我一次次思考生命的重量,并不得不接受事實。最后我發現,人只能不停地往前走。離別是生命贊歌中最哀傷、最無奈的樂句,因此生命之歌值得我們好好吟唱。
2 做一件事,你更注重過程的體驗感,還是結果的確定性?

席瑞:非常有意思,大多數同學都認為過程中的體驗感比結果的確定性要重要,陳諾穎同學的話幽默中不失哲理。在乎結果的同學不少提到了考試,或許在中學這個特殊時期,中考和高考猶如達摩克利斯之劍,同學們沒辦法盡情綻放青春。最有趣的是唐可悅同學與凌笑笑同學的討論,她們都是學前教育專業,唐同學計劃好了自己教師編制的穩定生活,而凌同學更關注學前教育中有趣的學習體驗。一個活在對未來的期待中,一個活在當下的愉悅中。
陳諾穎:一道數學題,只有答案,沒有過程,是沒有分數的。
周婷婷:兩者都很重要,但我更偏向過程的體驗感,因為這是一個自我調整、自我溝通的過程。
唐可悅:我更注重結果的確定性。我們學習的一些知識,除了考試,將來也用不到。而有時候,考試結果能夠影響我們的人生軌跡。
凌笑笑:我們明知道坐一趟過山車也就三四分鐘,卻依然懷著激動的心情,排長隊等待,不就是想體會一剎那的快樂嗎?人生就像坐過山車,我們知道生命的盡頭是什么,也要活出更燦爛的模樣。生命不是交易,我們不能像商人一樣只講究最后的效益。成長路上的酸甜苦辣,都是我們生命中重要的組成部分。
唐可悅:我認同凌笑笑同學說的要在意體驗感,但我覺得要在穩定的基礎上才有體驗。現在的公務員考試、教師編制考試,競爭的激烈程度逐年增大,這體現了大家對穩定生活的需求。剛剛提到的坐過山車,如果是一個996 的上班族,他有時間和精力去玩嗎?只有工作壓力相對來說不大的人,才有可能去游樂園放松自己。坦率地說,我選擇學前教育專業,就是想追求一種穩定的生活,可以考教師編制,未來面臨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凌笑笑:我選擇學前教育專業的理由恰恰是因為聽說很好玩。小學時我學了一年的繪畫就放棄了。沒想到,在今天我還能重新畫畫。舞蹈也是。當初我失去興趣的東西,在后來學習的過程中,讓我有了新的感受。剛剛也提到了上班族,我們明知道終將步入社會,但還是愿意在校園里,盡可能地延長學習的時間。我們明知道青春會流逝,但愿意去珍惜當下,結果其實就無所謂了。
3 你愿意生活在楚門的世界嗎?

席瑞:幾乎所有同學都不會選擇生活在楚門的世界,在大家看來,這種選擇喪失了未知、驚喜與豐富的可能性?;仃@同學的區分很有意思,她說安穩也要是自己拼來的,而不是被規定的,但是安穩和拼本就是一組悖論。凌笑笑同學提到了《黑客帝國》里的紅藍藥丸經典選擇題。為什么人們對于未知、探索、可能性總是保有期待?即便是安穩,也必須是拼來的?因為未知、未來的不確定性本就是人本質的規定性之一。正因為不確定,人才需要勇氣,需要理性,需要籌劃,才能創造人生的價值與意義。
李幸彤:楚門的可悲在于他的人生是被別人寫好的劇本。小時候,父母希望我以后做一名教師,延續家族傳統,讓我學彈鋼琴、畫畫、跳舞,但我當時很抵觸。我想做一名醫生,治病救人很偉大。再后來我想做警察,保家衛國很勇敢。到最后兜兜轉轉,我還是選擇了幼師。這一次,不再是父母的選擇,而是我自己的選擇。因為我發現我很喜歡小孩,覺得融入孩子的生活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重拾那些小時候放棄的技能我毫無怨言,將來我也不會后悔這個決定。
徐章鑫:被全國觀眾看著長大,很“社死”的好吧?,F實世界有更多的算計、失敗和不如意,但這才是成長的必經之路。每個人的內心應該都有一顆探尋外界事物的好奇心,這顆好奇心促使我想打開通向楚門的世界之外的大門。
回闌:我是被大標題吸引來的,我會選擇安穩的生活,但不會選擇楚門的世界,因為我想要的安穩是靠自己拼搏來的,而不是被安排的。我雖然不喜歡處理事情,但也不怕處理事情。
凌笑笑:我覺得楚門很可憐,他的一切都在操控之下,而身旁的人都無動于衷。人各有志,有些人喜歡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但我不愿意被別人掌控命運。就像《黑客帝國》里象征“真相”和“謊言”的紅藍藥丸,去留全在于你。楚門無疑是勇敢的,決定挑戰未知的世界。人們總將生活里缺乏的美好品質都強加在楚門身上,只看他們想看到的,但生活總會露出馬腳。當我們敢于直視內心的懦弱,勇于嘗試,不斷激發自己隱藏的天賦時,我們的人生會無比精彩。
我們究竟希望過怎樣的生活?是充滿意外,精彩與風險同在,還是平平淡淡,也無風雨也無晴?第一個問題,是讓大家思考最壞的打算。離開安穩的庇護,也許你能看見光怪陸離的生活,但伴隨著的是十面埋伏的危機。如果生活很可能給予你沉痛的挫折,你是否還會義無反顧地選擇冒險?老實說,很多同學在這里沉默了。第二個問題,生活究竟是一種過程還是一種結果。重視經歷的同學無疑在參與一次風險投資,大起大落,但是風光處處;重視結果的同學則參與了一次銀行儲蓄,安安穩穩。有一個發現是重視經歷的同學更在乎自己的內在體驗,重視結果的同學更在乎自己所處的外部環境。第三個問題,是一個思考模型,也是一個極端:如果讓你衣食無憂,但代價是日復一日,你是否愿意停留在這樣的時空里?此時,沒有一個人妥協。因為這樣人生就徹底失去了意義。三個問題,拷問的是極端的勇氣、極端的穩定和兩者之間的權衡與拉鋸。
同學們在面臨兩難選擇時,其實可以這么思考——考量兩種事物最極端的狀況。想象最沉重的苦難,你也能接受,那就做一個人生的探險家;想象最重復的環境,若也能接受,那就安安穩穩選擇一個熟人社會。余下的選擇在兩個端點中不斷試探,同時不斷叩問自己,當我們在做選擇的時候,我們更多關注的究竟是自我還是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