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永利
習主席強調指出,要增強黨內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時代性、原則性、戰斗性。戰斗性是黨內政治生活“四性”的實踐落點,沒有戰斗性就沒有黨組織的戰斗力。增強軍隊黨內政治生活的戰斗性是需要多措并舉綜合發力的系統工程。新的時代條件下,只有抓住重點部位、關鍵環節,著力解決主要矛盾、重點問題,才能更加有效地根治沉疴、革弊鼎新,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批評和自我批評是我們黨強身治病、保持肌體健康的銳利武器,也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手段。新時代增強軍隊黨內政治生活的戰斗性,必須用好用足批評和自我批評這個有力武器,使之成為一種習慣和自覺,發揮最大程度的積極作用。一是注意運用的時機和場合。在時機的選擇上,應當注重防微杜漸,在剛剛發現問題苗頭的時候就及時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盡量把問題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止把小問題拖成大問題。在場合的選擇上,既要注意會上與會下的區分,看看哪些問題應該在會上進行批評,哪些問題放在會下解決更好;又要注意會上與會下的結合,不能把批評和自我批評只是局限在民主生活會和組織生活會上,而是要拓展到日常生活工作之中,使之能夠常態發揮作用。二是注意運用的態度和方法。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應當本著“團結—批評—團結”和“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針原則。在批評的問題上,應當分清主次,先主后次,即先抓住主要矛盾進行批評,然后兼顧過渡到次要矛盾,而不是不分輕重主次一次性和盤托出。在批評的對象上,應當因人而異、講究策略,對心理承受能力強的人批評可以激烈一些,對心理承受能力差的同志注意把握好度,不妨先輕后重、循序漸進;對領導干部的批評,在人數多的會議上點到為止不傷害其權威,在民主生活會上則應不留情面以促使其警醒。
監督是權力正確運行的根本保證,是加強和規范黨內政治生活的重要舉措。新時代增強軍隊黨內政治生活的戰斗性,要在繼續大力抓好組織監督的基礎上,強化同級相互監督和下級民主監督,建立健全上下聯動的監督網絡。一是完善上級組織監督之制。充分發揮巡視巡察的政治監督作用,將劍鋒所指從軍級以上單位黨委機關和領導干部,延伸至師旅團級單位黨委班子及其成員,并視情進一步向基層拓展,徹底消除壓力傳導和責任落實的“中梗阻”,實現巡視巡察監督全覆蓋。在用好《中央軍委巡視工作條例》明確的個別談話、受理信訪、民主測評、列席會議等“12+N”種方式方法的基礎上,探索創新提級巡察、交叉巡察等有效模式,著力破解職級相同不易監督、“熟人社會”不便監督等難題,不斷提高巡視巡察的精度銳度效度,真正打通全面從嚴管黨治軍的“最后一公里”。二是加強同級相互監督之權。借鑒我國古代御史“風聞奏事”制度的合理成分,賦予同級黨委委員、紀委委員對本級黨委和紀委的領導干部“風聞檢舉”的權力。發現本級黨委和紀委的領導干部有違反黨章黨規的行為,在批評提醒無效的情況下,可以越過本級黨委和紀委直接向上級紀委實名檢舉。只要不是出于個人目的惡意誣告,即便檢舉事實出現偏差也無須承擔責任。三是改進下級民主監督之法。依托強軍網,各單位建立網上黨內監督專欄,根據黨員所在黨組織的不同層級,分別賦予特定的入網權限,不同層級的黨員可以在相應層級的黨內監督專欄對有關黨委機關和領導干部進行監督,提出批評甚至揭發、檢舉的意見。同時,及時總結開展網絡分層監督的經驗,循序漸進,步步深入,探索建立打通各層級壁壘、上下一體貫通的軍隊黨內監督網絡。
黨紀軍規的威信和力量,不僅在于有法紀可依,更在于執行之必嚴。軍隊是要打仗的,沒有各項紀律規矩的嚴格執行,沒有對失職失責者的嚴肅追究,服從命令聽指揮、步調一致得勝利就是一句空話。因此,增強軍隊黨內政治生活的戰斗性,要特別強調從嚴執紀問責。一是從嚴執紀問責要覆蓋全面。在人員上,從嚴執紀問責必須覆蓋包括黨員領導干部在內的任何人員,確保軍隊黨內所有人員一律平等,沒有不受黨紀法規約束的黨員。在時間上,從嚴執紀問責必須是全天時、全天候的,無論部隊處于靜態還是動態,無論是平時還是戰時,無論是昨天還是今天,從嚴執紀問責都必須始終如一,不搞因時而變,不搞下不為例。在內容上,從嚴執紀問責必須是全面的而不是選擇性的,不能合意的就執行、不合意的就不執行,對自己有利的執行、對自己不利的就不執行,領導干部強調的執行、領導干部不重視的就不執行。二是從嚴執紀問責要標準統一。對任何人員、在任何時候,執紀問責的依據和標準只有一個,那就是黨紀法規。要依據《中國共產黨章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以及《軍隊實施黨內監督的規定》《軍隊實行黨的問責工作規定》《軍隊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的補充規定》等黨內軍內條例法規,對違紀失責者“一根尺子量到底”,不因違紀失責者的身份地位而有所區別,不因上級組織和領導干部的態度和看法而有所改變。三是從嚴執紀問責要精準恰當。執紀問責不能缺位也不能錯位,對違紀者的處分不是越重越好,對失責者的問責也不是越嚴越好,而應當做到精準恰當。在對違反黨紀軍規人員的處理上,既要防止出現以權壓法、以情亂法的無底線縱容,又要防止“一刀切式”從嚴從重的“上限思維”;在對失責黨組織和黨員干部的問責上,既要防止失責不問、問責不嚴,也要防止定責不準、問責失當,更不能將問責與追責混為一談,甚至舉起問責的“板子”代替日常的教育管理,以至于把問責泛化簡單化。
受客觀條件的制約,大到一個馬克思主義政黨,中到一個軍隊黨組織,小到一名普通黨員,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歷史局限性,在軍隊黨內政治生活中不可能不出現偏差和失誤。新時代增強軍隊黨內政治生活的戰斗性,必須建立健全科學完善的容錯糾錯制度機制,為激發軍隊黨組織和廣大黨員的戰斗積極性提供重要保障。一是容錯糾錯制度要完善?!吨袊伯a黨問責條例》《軍隊實行黨的問責工作規定》和《關于實施精準問責的幾個問題的通知》等條例法規中都含有容錯糾錯的內容,但總體而言略顯分散、不夠系統。應當在整合現有條例法規中有關容錯糾錯內容的基礎上,從中央軍委層面建立全軍統一、內容明晰、操作性強的容錯負面清單,劃定在軍隊黨內政治生活中行使民主權利的場合、范圍、情形等邊界,明確免責和減責的具體范圍;制定全軍統一的專項糾錯法規,明確糾錯的責任單位、具體措施、時限要求、制度保障等,為在軍隊黨內政治生活中及時糾正錯誤提供剛性的法規依據,建立起科學系統的容錯糾錯制度機制。二是容錯糾錯執行要堅決。容錯糾錯法規制度確立以后,上到中央軍委,下至連隊黨支部,都必須嚴格遵循堅決執行,不允許在落實過程中對內容做增減、搞變通、打折扣,不允許領導干部用自己的好惡標準干預法規制度執行,確實做到讓可容的錯誤全部容納、該免的責任統統減免、能糾的錯誤及時糾正。三是容錯糾錯監督要嚴格。要加強對各級貫徹落實容錯糾錯制度機制的檢查督導,將之納入上級的巡視巡察范圍,與軍隊黨組織的評先評優和黨員領導干部的提升使用掛鉤,對各單位貫徹落實容錯糾錯制度機制存在的問題及時通報,對其中負有責任的領導干部嚴加問責,對各級執行中發現的制度機制漏洞及時完善,切實為增強軍隊黨內政治生活的戰斗性提供相對寬松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