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林波

政治機關干部作風,往小說是行為習慣、日常養成的集中體現,往大說是品行修養、能力素質的綜合反映,不是輕而易舉能夠養成的,必須持之以恒,在實踐中經過不懈努力、反復錘煉。需要重點掌握“吃得苦、心要細、能較真、受得氣、敢擔當、善待人、有韌勁、穩得起”八條要領。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工作要出質量,不加班不行;完成突擊性任務,不熬夜不行;完成事務性工作,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也不行。對于吃苦,重要的是要懂得吃苦。沒有苦哪有甜。很多走上領導崗位的首長和同志,基本上都有過吃苦經歷,甚至經歷過生死考驗。機關往往有這樣兩種人,一種人覺得工作是苦差事,越干越苦,越干越累,越干越難熬越被動,這樣干下去,看不到希望,也不會有希望;而另一種人卻能以苦為樂,苦中作樂,越干越來勁,越干越投入,自己干得很有激情很有信心,組織和領導也很喜歡很認可。第二種人敢于吃苦、樂于吃苦,正是政治機關所要大力倡導和推崇的。關鍵的是要學會吃苦。能吃苦還要會吃苦。平時工作中,要舍得投入精力,舍得犧牲一些休息時間,遇有大任務、大材料搶著干爭著干,不放過任何一次鍛煉自己、展示自己的機會;特別是在執行作戰任務、遂行搶險救災、參加重大演訓活動時,更要抓住機遇,發揚能吃苦、敢犧牲的過硬作風,不斷磨練自己的能力素質和意志品質。
機關工作無小事,小事辦得不好就會變成大事。工作中常有這樣的情況,一個會議開得很順利,就因為某個座次沒排好、某位首長的文件沒送到,惹出大麻煩;一個材料寫得很好,就因為幾個錯別字,好像一頓美餐吃了個蒼蠅似的難受。所以說,政治機關干部干工作一定要做得細,越是領導關注不到的部位,越要給予更多關注,特別是可能影響全局的小細節、小環節、小事情、小部位,更要格外重視、格外嚴謹、格外細致,該親自看的要到現場,該直接找本人的不能通過二傳手,一絲一毫大意不得,真正做到既關注全局又關注局部,既抓大事又抓小事,既重結果又重過程。
干事不較真,工作就推不動,就落實不好。落實制度需要較真精神,如果有令不行、有禁不止,該批評的不批評,該處理的不處理,你好我好大家好,制度規定就失去了嚴肅性,再好的規定也形同虛設解決矛盾同樣需要較真精神,特別是一些棘手難辦的問題,更是需要發揚敢于碰硬、敢啃“硬骨頭”的勇氣,不解決問題不撒手、不見成效不收兵,嚴格按政策規定辦,才能取得實質性的突破和進展。
政治機關干部要具有容人容事的胸懷,正確對待批評,不驕不躁不氣餒。要正確看待領導批評,有位首長曾經說過一句話,我至今記憶猶新。“領導一旦都不批評你了,就表示對你不抱希望了。”要明白領導的批評其實是最大的關心,是有意識的培養提攜。要善于把領導的批評轉化為提升能力素質、提高工作標準的動力,不能自暴自棄,更不應該喪失信心。面對首長批評,不要作過多的解釋說明,這樣做會讓首長覺得你看不到自己的弱點、發現不了錯誤,適得其反。要虛心接受同事批評,不要當作“耳旁風”,聽不進去;不要心存反感,當場爭辯;更不要耿耿于懷,伺機報復。要明白批評幫助使人進步的道理,隨時保持從容豁達的心態,做到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有位必有責,有責必擔當。政治機關干部每人分管一攤、各守一關,責任重大,不可替代。平時工作看得出來。該是本部門職責范圍內的事情就要勇于承擔,屬于自己負責的工作就不能推卸責任,要有“責任到此、不能再推”的擔當意識。關鍵時刻頂得上去。遂行重大任務、完成重點工作、撰寫重要材料,都是檢驗勇氣決心、考驗能力水平的關鍵時刻,一定要頂得上去、豁得出去;不能平時表態挺好,到了任務最緊急、領導最需要的時候掉了鏈子。出了問題敢于承擔。有的同志干工作,一出問題首先想到的是如何置身事外,要么是想盡辦法往別人身上推,要么是一味強調、反復解釋客觀原因,生怕挨批評、擔責任,這樣的人絕不可能得到領導的信任和重用。
共事是一種緣分。戰友、同事之間的感情都是相互的,你怎么對待別人,別人就會怎么對待你。要多學別人優點,少盯別人缺點。三人行必有我師,既要向書本、向老師學習,更要向身邊的同事、戰友學習,通過學習別人的優點和長處來克服自身的缺點和不足;不要老挑剔別人,更不要把挑剔別人當成自己的優點,誤以為這是有水平的表現,總覺得別人這也不行那也不對,要懂得當你誰也看不上的時候,大家可能也會看不上你。要大事講原則,小事講諒解。涉及部隊建設、官兵利益、政策規定的事,要丁是丁、卯是卯,不能含糊;但是工作、生活中一些雞毛蒜皮的事,涉及個人利益的事,可這樣可那樣的事,多一言少一語的事,不要看得太重,更不要去斤斤計較。要學會寬以待人。每個部門、每個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難免會失誤,不能落井下石,要相互尊重、相互諒解、相互幫助,謀求共同進步;同時,還要善于吸取別人的經驗教訓,感謝他人為自己“傳經送寶”。
做人做事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和“繩鋸木斷、水滴石穿”的韌勁。干工作要有始有終,不能虎頭蛇尾,無論領導重視與否、事大事小,都要一以貫之、一抓到底。特別是對于一些短期內難見成效的工作,不能時緊時松,半途而廢,搞“半拉子”工程。做人要始終如一,不能搞短期行為,熱一陣冷一陣,東偏西倒。要知道領導都是閱人無數的,看一個部門的工作態度、一個人的能力水平,也是重在長遠、看一貫表現。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夢想,都在追求進步,但千萬不能急于求成。要善比較不計較。比較是客觀存在、在所難免的,但有的同志在比較時不夠理性,常抱怨自己職位低進步慢、工作苦待遇差,比高不比低,比上不比下,比多不比少,結果越比越失衡,越比越失落,越比越失態。這就不是比較了,而是計較。一個快樂的人,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要立志于大事,不能只想著當大官;要懂得知足常樂,珍惜已有的成功;要控制住自己的欲望,不屬于自己的不強求。要信組織講原則。不能在涉及個人提拔使用上不相信組織不相信群眾,為了個人名和利去跑、去要、去鬧,甚至詆毀、中傷他人,有失身份,有失人格,而且往往也會事與愿違。錯過一次機會,要冷靜分析原因,是機遇不好、沒有編制還是能力不夠、表現不佳?多從自身找原因,不要總是覺得組織虧欠了自己,牢騷滿腹,消極怠工。一方面,要保持進取心,堅信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功夫不負有心人,是金子總會發光。另一方面,凡事不可強求,不要一廂情愿,面對現實要保持一顆平常心,得之坦然,失之淡然,順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