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浩遠
團級機關是貫徹上級決策、落實首長指示的重要環節,是連接黨委和基層的橋梁紐帶。團級機關的落實力、執行力是部隊戰斗力生成的關鍵,必須把提升團級機關落實力和執行力作為長遠發展的根本抓手、推進建設的實際舉措。
隨著軍隊體制編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小機關大部隊”的格局基本形成,處在改革的“陣痛期”,部分機關還存在站位提不上、能力跟不上、動作趕不上的問題。主要表現在:有的習慣于老做法、舊思路,缺少對新形勢新特點的研判,缺少對新問題新情況的研究,導致工作上被動;有的習慣于推一推、動一動,領導盯得緊的工作推進快,領導沒強調的事情則能拖就拖,缺乏干事創業的主動性、積極性;有的習慣于盲目干、機械干,下發通知喜歡當“二傳手”,聯系實際不緊密,理解上級意圖生吞活剝,落實上級要求按部就班,致使抓工作脫離實際、低層次徘徊。提升機關的落實力、執行力,首要的就是解決這些頑癥痼疾,轉變思想,提升站位。一是注重調查研究。機關工作如何主要就看是否能幫助基層實現快速建設發展,團級機關要始終緊貼基層,深入一線開展調查研究,掌握基層部隊現實情況,了解廣大官兵實際需求,制定政策、意見建議要既符合基層實際,又便于基層執行,還能達到預期目標。二是找準矛盾困難。通過深入具體的調查研究,準確掌握本單位、本層級在建設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工作中抓住主要矛盾、扭住中心任務、盯緊突出問題,把正方向、瞄準目標、持之以恒,做到關注重頭、挑戰難點、摁住細節,避免顧此失彼,造成工作上的被動。三是堅持問題導向。開展工作要始終盯著那些制約單位建設的重要環節,盯著那些影響長遠發展的關鍵因素,不能上下一般粗,要因地制宜找準發力點,要追求質效踩穩落腳點,在完成任務的同時把問題解決、把隱患消除。
抓工作落實執行的關鍵在人,但目前團級機關在選拔人才方面還普遍存在以下問題:工作壓力較以往明顯增加,年輕干部在機關工作的意愿有所降低;因編制原因,絕大部分團級單位參謀人員為剛畢業不久的中尉或上尉,工作經歷缺乏,能力素質與崗位需求差距較大;團級機關干部流動性大,大部分未接受專業培訓或者沒有機關工作經歷,往往直接使用,沒有進行超前儲備。為解決上述問題,一是合理設計成長路線。要充分考慮年輕干部的成長進步,在工作起步階段,結合崗位實際和個人特點,合理設計規劃發展路線,既有機關工作經驗,也有基層任職經歷,加快崗位交流,防止出現長時間任職一個崗位,導致疲沓應付,喪失工作積極性。二是豐富人才儲備力量。可以通過交流任職、體驗上崗、大項任務抽調等方式,多渠道、全方位選拔優秀人才,作為機關干部的后備力量。同時,對優秀的機關干部,積極推薦到上級機關或基層主官崗位任職,豐富任職履歷,實現人盡其才,形成“新干部到基層,基層干部到機關,機關干部任主官”的良性循環。三是強化能力素質培養。優秀的機關在于傳承,要特別注重機關干部的能力素質培養和傳幫帶,要求機關干部熟練掌握運用本領域本專業的知識和技能,將抽象的政策法規融會貫通到具體實踐當中,開展工作與實際融合結合,做到有安排、有檢查、有監督、有反饋,形成工作閉環,確保提升落實決策、指導基層質效。
落實力、執行力是工作作風的真實寫照,優良作風是確保各項任務高效執行的重要保證。但團級機關由于流動快、年輕化、經驗缺等原因導致一些問題逐漸突顯:從單位建設上看,執行規章制度標準下降,忙于事務性工作,對政策學習缺乏“深、嚴、透”,工作作風不扎實,在落實上級指示要求和傳導責任壓力上出現了上熱下冷中梗阻的現象;從個人層面看,精神狀態不足,工作缺乏激情,責任意識缺失,“躺平”“佛系”心態普遍,依賴慣性思維和傳統經驗辦事,執行領導指示和上級要求沒有思路、沒有想法,問題形成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好的作風沒有得到有力傳承,工作標準簡單粗放。必須從三個方面著手,用足力氣、反復落錘。一是執行規定要嚴要準。機關工作嚴謹周密,任何事情都要嚴格按照政策、制度、程序來執行,對團級機關干部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熟練掌握本部門本業務的相關法規條例,堅決杜絕“打折扣”“走過場”“擦邊球”問題發生。要堅持學中用、用中悟、悟中學,善于用制度約束工作、用政策指導落實,能夠嫻熟運用規定為黨委、首長提供意見建議,有針對性解決單位建設面臨的各種難題。二是落實任務要精要實。要精準領會上級意圖,把準把實基層實情,有的放矢開展工作,防止坐而論道、紙上談兵、不切實際,徹底糾治形式主義和官僚主義。在全面掌握情況的基礎上,執行政策眼睛要始終盯住基層實際,落實指示重心要始終放在高效實施,注重解決現實困難問題,善始善終、善作善成把各項任務抓到底、落到位。三是實踐反饋要細要恒。團級機關在落實工作中,除了周密部署、精細安排和精準實施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實時反饋促落實的機制和持之以恒抓執行的毅力。團級機關工作特點之一就是抓貫徹、抓長久、抓落實,有些工作不能一蹴而就,要精準抓實施,長效抓反饋,及時調整對策措施,確保針對性及時性,形成良好的工作閉環。
習主席指出,是否具有擔當精神,是否能夠忠誠履職、盡心盡責、勇于擔責,是檢驗每名黨員是否真正體現共產黨人先進性和純潔性的重要方面。在團級機關工作中,少數干部擔當作為不夠,不會利用崗位平臺和任務磨練使自己成長進步,不思進取、小成即滿、習慣等靠,滿足于消極保安全,不敢較真碰硬得罪人。對機關工作的評價,往往停留在上級檢查督導是否發生問題、例行工作是否完成,致使部分參謀人員工作激情不夠、主動性不高、雷厲風行養成不夠。解決擔當作為的問題可以著重從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完善選拔引導機制。機關干部的選拔使用要立起講擔當、重擔當的鮮明導向,把敢不敢扛事、愿不愿做事、能不能干事作為識別人才、評判優劣、獎懲升降的重要標準,把干了什么事、干了多少事、干的事組織和群眾認不認可作為選拔人才的根本依據,真正把那些敢于負責、勇于擔當、善于作為、實績突出的人才用起來。二是規范高效考評機制。對團級機關干部的考評應注重從被動向主動轉變,以《軍隊基層建設綱要》為指導,規范機關評估機制,定期開展機關基層雙向講評會,把基層滿意率和作用發揮作為評價機關干部的重要依據,而不是簡單地以上級檢查中出不出問題作為評判標準,客觀、公正、準確地對機關工作業績進行評判。同時要建立反饋調控機制,剖析問題原因,糾治偏差錯誤,確保機關工作始終在正確軌道運行。三是建立問責監督機制。要完善機關工作執行的程序性和落實不力的懲戒性措施,具體工作從方案制訂、任務分工、工作落實、取得實效上進行全程監督,靈活運用多層面、多渠道、多形式的督導手段,解決工作落實中存在的權責不明、有責不負問題,自覺做到心中有法、腦中有紀、行中有戒,養成按原則、按程序、按規矩辦事的好習慣,確保機關工作在制度的范圍內、在監督的框框里正規、有序、高效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