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涵涵

近年來由于各級高度重視,基層的心理工作已步入快車道,在確保部隊安全穩定和履行職責使命中發揮了較好作用,但限于基層心理人才匱乏的實際,基層心理工作仍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要確保心理工作真正在基層落地見效,實現全面發展、高質量發展,必須下真功去解決。
(一)重兵輕官——基層干部的心理普及教育亟待加強。心理工作必須是全員參與,干部既是心理工作者又是被教育者,既是學生又是心理導師。尤其是基層干部與戰士朝夕相處,零距離接觸,抓住了干部這個群體,可以在部隊缺乏心理醫生的客觀情況下形成替補梯隊。但從目前現狀看,基層部隊開展心理教育往往只盯戰士這個群體,導致心理工作出現了“一頭熱一頭涼”的現象。近年來,一些基層干部暴露出面對各種人生困境疲于應對、面對各種壓力難以釋放、面對各種疑難雜癥難以為戰士提供更多幫助等問題,繼而影響內部關系和部隊士氣。因此,加強基層干部的心理普及教育迫在眉睫。
(二)重表輕里——心理工作的實質性內容還欠力度。目前,表面上熱熱鬧鬧、實質上見效甚微的問題還不同程度存在,雖然心理工作的宣教、巡診、咨詢、干預、后送各要素齊全,但工作仍在低層次徘徊。比如,心理教育脫離官兵需求,所講并非官兵所需,難以產生共鳴;心理測量操作流程不規范,準確性難以保證;心理咨詢和干預僅停留在講道理和聊聊天層面,沒有真正發揮其治愈功能;心理巡診中,心理團體輔導深受官兵喜愛,但是活動容易搞成娛樂游戲,難以觸及官兵內心。大部分單位雖在硬件設施上下了很大功夫,如建立沙盤室、宣泄室,但真正會使用的人不多,造成了資源浪費。
(三)重用輕管——心理人才培養機制還不夠完善。心理衛生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一名稱職的心理醫生的成長需要經過長期的、系統的再學習、再教育、再實踐過程。面對需求大、人才缺的實際,部隊通過軍地聯合,招聘經過學歷教育的心理專業文職人員,但心理醫生的誕生、成長、成熟,包括自身人格的成長和職業技術上的精進,都需要一個不斷的學習深造過程。基層心理工作者多為兼職,除了“醫生”身份,和來訪者之間還是“上下級關系”,容易使官兵存在更多的顧忌和阻抗。加之基層心理醫生咨詢模式基本上是一對百,面對巨大的咨詢需求容易產生心理耗竭,同時心理醫生面臨的追責壓力加大,由于缺乏科學的權責評判機制,影響了心理工作隊伍的穩定。
(四)重查輕治——開展工作的積極態度有所缺乏。目前部隊心理工作的重點仍停留在查問題上。為了查出問題,有的粗暴無情地挖掘隱私、貼標簽、輪番約談、公開私人信息,有的將心理測查視為“萬能靈藥”,頻繁地測量、斷章取義地解讀,這些消極保安全的手段不僅限制了其可靠性,也給官兵造成了更多的潛在的傷害。而對“問題”的反感情緒,使心理工作者容易出現“一棍子打死”,忽略了官兵心靈的發展潛質,難以懷著真誠、尊重、理解、支持、積極關注等基本職業態度,從積極心理學的角度去調動官兵其他的心理資源,使其獲得更好的成長;有的怕擔責任,將稍有“思想波動人員”馬上列為“重點關愛人員”,信息報給上級,包袱甩給上級,把“沒病”的嚇出了病,把真正“有病”的卻給漏了。
面對短時間內很難解決專業心理人才缺乏這一問題,要把基層心理工作真正提高到一個新水平,必須立足實際在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切實抓好干部隊伍的心理教育。只有真正掌握心理知識,才能更好地開展心理工作。機關干部要加強心理工作在部隊中的地位作用和行業規范等內容的自主學習,切實在人才隊伍建設、制定工作機制、配備場所設施、細化倫理規范中發揮指導作用。基層干部需重點掌握基礎心理學、發展心理學和管理心理學的內容,并將其運用于日常的部隊管理、密切內部關系、一人一事思想工作等打基礎管長遠的工作中,著力解決官兵睡眠、情緒、人際關系、個人成長等心理難題,為官兵心理健康成長助力。心理醫生作為單位開展心理工作的中堅力量,尤其需要發揮自主學習精神,努力拓寬學習渠道,不斷精進自身能力素質,包括加強學習心理問題的甄別能力、各類心理咨詢技術、職業倫理規范,以及運用設施場地開展工作的能力,以應對官兵一般心理問題的心理咨詢需求。
(二)著力培養本級的心理骨干力量。心理工作者需要具備較為整合的人格、樂觀的人生態度、慈悲的同理心和較強的察覺力等素質。因此,在心理骨干的選拔上,可以在自主報名的人群中,通過職業人格測試的方式進行篩選。選拔后的人員需要進行訪談,以了解其助人動機強度和責任心。同時,跟進人才培訓,包括參加各級舉辦的心理骨干培訓班,以及舉辦本級的心理培訓,努力創造心理骨干參觀見學、角色體驗、朋輩交流等學習機會。積極協調心理骨干參加心理治療師等國家認證的考試,確保其能夠學有所成、學有所用。此外,上級心理醫生要對心理骨干的工作案例定期進行督導,幫助其鑒別心理問題,并提供基本處理方法。同時成立心理骨干互助小組,便于心理骨干展開交流,獲得其他同伴給予的情緒和方法支持,確保心理骨干真正發揮好職能作用。
(三)牢牢把握開展工作的關鍵環節。一是要實現心理教育內容質量提升。在年度教育安排中加入心理教育,由本級心理醫生在充分調研基層官兵需求的基礎上,著力培養官兵心理彈性、自我接納、生命意義感等積極心理品質,精心設計出喜聞樂見且具有啟發性的內容。也可以通過心理骨干宣講微課、錄制心理劇等手段,挖掘官兵自身的主動性和創造力。二是要疏通官兵心理求助渠道。開設心理咨詢預約平臺,幫助官兵能夠直接和心理醫生進行咨詢方案的協商,便于咨詢計劃能夠長效進行;建立組織支持,基層干部需要營造理解包容的氛圍,建立消除污名化的組織文化;基層干部也要主動促成官兵的求醫行為,積極疏通因時間、地域、任務沖突產生的求醫障礙。三是要合規合理開展心理咨詢。心理醫生需要符合職業規范進行心理咨詢和心理測查,以“善行”為目的,最大程度遵守咨詢工作的倫理守則,維護好部隊和官兵利益;完善咨詢各類工作記錄,便于后續工作的開展有據可循。
(四)用活用足軍地和互聯網資源。在軍民融合的大背景下,可以在相關部門允許的前提下,積極將地方心理衛生干預力量引入基層部隊。比如,通過地方醫院的精神心理科室幫帶骨干,心理工作需要積累臨床和門診經驗,通過醫院培訓可以快速掌握技能。此外,要運用好互聯網的巨大優勢,包括獲取網絡上的海量心理學學習資源,這些資源既可以成為干部隊伍提升自身能力的教育素材,也可以成為部隊普及心理常識的資料。同時積極拓寬心理工作網絡化管理,包括建立網上心理咨詢預約平臺、生成動態電子心理檔案、實現遠程網絡心理咨詢和心理團體輔導、心理測查等,為部隊心理工作開展提供便利。